
经历疫情冲击后,北京诚轩2020年第一场拍卖会将于8月13日到8月19日在昆仑饭店拉开帷幕,推出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 《瓷器工艺品专场》共一百三十余件拍品,不乏品种独特之佳器,可堪赏玩,今日古玩元素网为大家带来本专场中部分精品瓷器成交价格,以飨藏友! 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碗,外壁辅助纹饰带全部置于主体纹饰下方,布局特殊,与习见的清代瓷器构图样式有别,品种极为少见,彩料配方融合粉彩技法,色彩丰富而亮丽,成交价(人民币): 2,472,500 清雍正斗彩鸳鸯荷塘图卧足盘一对,敷色淡雅柔和,为雍正官窑中的名贵品种,成交价(人民币): 1,782,500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莲子碗,胎壁较薄,碗内绘缠枝四季花卉纹和折枝枇杷,外壁饰双层菊瓣,青花发色纯正而浓艳,成交价(人民币): 1,207,500
「 瓷器工艺品 」
拍卖时间 | 8月17日(周一)19:30 地点 | 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 估价(人民币):1,200,000-1,600,000《中国陶瓷雅集》,香港市政局,1980年,图147《赵从衍家族藏重要中国瓷器和玉雕专场·第一部分》,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编号137《中国瓷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导览》,(英国)泰晤士河赫德逊出版社,1996年,页294,图607拍品外壁上腹部绘主体纹饰,下腹部辅助纹饰呈条带状集中分布,与习见的清代官窑瓷器主、辅纹饰的布局不同。相同品种存世不多,所知仅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一件、香港收藏家赵从衍旧藏一对、1980年敏求精舍展览一对,为珍贵而特殊之斗彩新品。碗形规整,内外皆以斗彩为饰,外壁绘缠枝花卉纹和三组辅助纹饰,碗心绘折枝花卉。纹饰描绘细致,填色精准,绿彩深浅浓淡过渡自然,其中黄彩为柠檬黄釉,较传统黄彩色泽更为鲜亮柔和,为雍正时期斗彩之创新品种。估价(人民币):800,000-1,000,000《赵从衍家族藏重要中国瓷器和玉雕专场(第二部分)》,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编号296《中国瓷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导览》,(英国)泰晤士河赫德逊出版社,1996年,页294,图604《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8、29,图4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相同(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页28、29,图4),为雍正时期名贵的斗彩品种。卧足盘盘心与外壁均绘斗彩鸳鸯荷塘图,池塘之中漪波微漾,荷叶田田,荷花盛放正妍,水草丰茂,鸳鸯成对嬉戏水面,一派宁静祥和之景,外口沿饰六组云龙赶珠,分别涂饰紫、绿、黄彩。胎釉洁白,纹饰描绘细致,青花发色淡雅,敷彩色泽柔和,以不同深浅绿彩表现荷叶之正背,为雍正朝斗彩之代表作。鸳鸯荷塘图彩瓷肇始于明代宣德时期,成化一朝渐臻成熟,其后沿袭烧造,成为明清瓷器的经典纹样。拍品纹饰疏密有致,为清代官窑仿成窑斗彩鸳鸯图中构图最为复杂规整、描绘最为精工的品种,仅雍正一朝烧造,存世不多。 估价(人民币):1,500,000-2,000,000《明代成化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上册,故宫出版社,2016年,页66、67,图15;页100、101,图30;页102、103,图31;页158、159,图59;页196、197,图77《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故宫出版社,2019年,页58,图22;页182、183,图115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官窑瓷器因不署年款,面貌模糊难辨,在陶瓷史上被称为空白期。2018至2019年间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相继举办展览,披露近年景德镇在珠山遗址关于这一时期的考古挖掘成果,将诸多历来被归类为宣德、成化、弘治甚或永乐、正德等时期的无款器,重新确定属于正统至天顺三朝的御窑制品。从造型、纹饰、画工、胎釉特征来看,此类瓷器上承宣德遗韵,下启成化新风,为明代早中期无款瓷器的鉴定提供了新标准和线索。青花瑞狮戏球图为明代官窑流行的纹饰,自宣德始历久不衰,拍品墩式碗、外壁绘四狮戏绣球图,此一品种未见任何公私收藏著录,极为稀有。经过详细比对新的出土资料,发现拍品与正统至成化时期官窑制品有诸多相符特征:墩式碗之造型、尺寸,与景德镇正统至天顺地层出土的青花海水翼龙纹碗和成化青花天马纹墩式碗相近(参见附图二);结带绣球所绘六边形锦纹和密集小点,分别见于正统至天顺青花双狮戏球图盘(参见附图三)和成化青花双狮戏绣球纹盘(参见附图四)。此外,拍品口沿下弦纹偶现疏散的青花点,是鉴定成化青花的不二法门;圈足外的双弦纹与足线等距,为正统至成化青花瓷器典型特征;釉色微泛青灰,润如凝脂,亦具有清晰的时代风貌。拍品外壁绘四狮戏绣球,两只腾跃向上,两只侧身追逐,纹饰以青花勾边再加渲染,描绘清晰精致,生动鲜活,对于陶瓷史的拾遗补阙,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明代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同时期烧造的官窑瓷器都有独特的成就,尤其永乐、宣德和成化时期历来极受推崇,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巅峰。然而介于其间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瓷器烧造面貌难辨,文献与实物资料不足,以致陶瓷学界将此二十九年称为空白期。继1988年景德镇珠山遗址发现少量正统官窑遗存之后,2014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又系统发掘了介于宣德与成化之间的地层,揭示出数量空前的御窑瓷器标本,品种丰富,工艺精良,填补了传统认知的空白,引发学界震撼。在此之前,由于文献记载匮乏,传世器中亦不见署有正统、景泰、天顺正规年款者,导致一直以来的共识都认为此时期的御窑瓷器数量稀少。新的考古资料显示,正统至天顺三朝御窑有青花云龙纹大缸、各式绣墩、花盆等传世少见的厚重大器,亦有不少原被认为是属于宣德、成化,乃至永乐、弘治、正德时期的无款品种,如青花婴戏纹碗、青花矾红海水瑞兽纹碗、斗彩鸳鸯荷塘纹碗等,得以回归至正确的年代,彰显此一时期与前后朝明显的衔接过渡关系,从而使得所谓的空白期有无御窑瓷器、烧造情况如何之类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学者结合两岸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所藏传世器,通过类型学比较研究,将出土遗物分为前后两期,前者接近宣德特征,后者则与成化相似。从器形、纹饰来看,有相当数量的品种直接承袭自宣德御窑,并向成化时期过渡。如正统至天顺地层出土的青花凤穿花纹金钟碗,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宣德款青花穿花凤凰纹仰钟式碗器形和外壁纹饰相同,尺寸亦相差不大,仅碗心纹饰有别,至成化时期则易为相同纹饰的大尺寸撇口碗。另有御窑遗址正统至天顺地层、成化地层分别出土的各一件青花双狮戏球图盘,尺寸、纹饰布局完全相同,除后者底署“大明成化年制”款外,二者差异甚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宣德款青花双狮戏球纹盘,虽尺寸较小且内壁留白,但显为此一品种之来源。如此种种,可为正统至天顺御窑与前后朝传承之证。在继承前朝遗绪的同时,此时期御窑也力求突破,釉上彩与青花相结合的制瓷工艺得到极大推进。前述青花双狮戏球图盘,同一纹样另有釉上红彩、釉上绿彩制品,此种以不同釉彩描绘相同纹饰的尝试,极富创新精神。斗彩莲池鸳鸯纹碗、盘类,以青花勾描轮廓,再填饰釉上彩,取代宣德时期采青花和暗刻相结合的装饰工艺,使青花与釉上彩的对比更加明显,图案更具表现力,除不署款外,构图、青花发色、釉彩的运用等方面,已非常接近成化斗彩制品。据此可知,代表成化最高艺术成就的斗彩工艺,并非一蹴而就,早在此前便已得到系统发展,走向成熟。新的证据表明,正统、景泰、天顺两帝三朝期间,御窑瓷器烧造不仅从未停滞,反而持续探索多元发展,充满活力,为后朝御窑的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绝非一段空白。估价(人民币):800,000-1,000,000(据载)由美军文职官员在1945至1946年间购于亚洲,后于家族中流传《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147,图184《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下册,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页164,图4《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至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252,图4-8《哥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窑瓷器荟萃》,故宫出版社,2017年,页318、319,图154琮式瓶之器形源自新石器时代玉琮,作为瓷器造型则最早见于南宋。清代雍乾年间,官窑多取法宋器,此类琮式瓶即为一例,其后各朝延烧不衰,为清宫经典陈设用器。拍品与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参见《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下册,页164,图4),器形规整,胎体厚重,四方形器身设圆形口和圈足,象征天圆地方。瓶身饰凸起八卦纹,线条挺括,满施粉青色仿官釉,釉面布满大小开片,更添古雅气韵。估价(人民币):800,000-1,000,000《明瓷名品图录—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图20《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页78,图75《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1,图1-8此一品种为明代永乐官窑名品,见有大、中、小三种尺寸,拍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藏品器形、纹饰、尺寸均同,珍贵难得。大碗胎体较薄,内外均以青花为饰,碗心绘折枝枇杷,内壁饰缠枝山茶和菊花,口沿内绘海浪纹,外壁则以青花涂绘整齐的菊瓣,口沿外饰回纹。釉面光亮润泽,纹饰线条纤细而流畅,青花浓艳,色深处呈现铁黑色斑点,具有永乐青花典型特征。 估价(人民币):800,000-1,000,000《中国历代陶瓷选集》,(台北)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1990年,页282、283,图122《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34、135、136,图35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清康熙五彩龙凤纹盘,见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网站,藏品编号:C.99-1967五彩龙凤纹盘、碗类始见于明万历,清康熙时期据以仿烧并调整纹饰布局,其中龙凤纹碗成为其后历朝沿烧的经典品种,而龙凤纹盘则仅康熙一朝独有,存世较少。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品品种相同,纹饰满密,独具特色。五彩盘尺寸较大,内外均以青花五彩为饰,盘心和内壁各绘两组龙凤穿行于各色牡丹之间,外壁饰龙凤翱翔缠枝菊花、牵牛花丛中,构图繁复,彩釉设色丰富,鲜艳明快。康熙时期是继明代嘉靖万历之后五彩瓷器发展的另一高峰,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共存,大多绘画精细,一扫嘉靖、万历时只重色彩而不细究形貌的粗率画风,以色彩绚丽、画工精湛、品类丰富著称。官民窑制品争奇斗艳,大放异彩,拍品以五彩描绘繁密的龙凤纹,属于康熙官窑中为数不多的五彩品种。《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324,图210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郎窑红釉细颈瓶,见故宫博物院网站,文物号:故00147029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腹部圆鼓,颈部细长,外壁红釉鲜艳,釉面呈玻璃光泽,瓶口露白色“灯草边”,垂釉近足,肥厚而凝腻,足际无釉,即所谓“脱口垂足郎不流”。胎质细腻坚实,底釉呈米汤色开片,具有康熙郎窑红的典型特征。郎窑红以其色如初凝牛血般浓艳为特征,乃康熙时期仿明代宣德宝石红釉之作,因传为郎廷极督陶时所烧而得名,近来虽已易其说,却仍为海内外藏家珍重,堪称康熙单色釉名贵品种。《望星楼藏瓷—清代康雍乾瓷器》,香港Sing's Antique Gallery,2004年,页186、187,图69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款碎瓷六角带耳花瓶,见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藏品编号:故瓷010649N清代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好慕宋瓷之雅,据清宫档案记载,经常下旨烧造各类仿宋釉瓷器,其中仿汝釉为雍正年间唐英督陶时的成就之一,称为“仿铜骨鱼子纹汝釉”,乾隆也曾赋诗咏叹:“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拍品造型独特,相同器形者仅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仿官釉等一二例,不为多见。瓶身呈六瓣瓜棱形,棱线凸起,各面下凹,颈部对称饰双耳,圈足设两处方形穿孔,整体造型新颖秀丽。通身施仿汝釉,釉色如雨后微蓝的天空,纯净而淡雅,釉面肥厚温润,满布细密开片。《东洋陶瓷》第八卷吉美博物馆,(日本)株式会社讲谈社,1974年,图53《赵从衍家族藏重要中国瓷器和玉雕专场(第二部分)》,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编号230《青花釉里红》,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87年,页68,图55《故宫藏瓷大系·宣德之部(上)》,台北故宫博物院,2000年,页276、页277,图108《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84、85,图44拍品以青花和釉下模印缠枝花卉纹为饰,技法独特,相同品种见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赵从衍旧藏等国内外公私收藏著录。宣德时期釉下模印纹饰者,以云龙纹为常见,缠枝花卉较少。斗笠碗器形规整,外壁以青花绘六朵缠枝花卉,花朵硕大饱满,画意生动,碗心饰团花纹,内壁模印缠枝花卉,纹饰清晰,线条纤细流畅。青花颜色深沉浓艳,局部微微晕散,具有宣德时期青花典型特征。尺寸:20.7×10.8cm.(2) Wide×High尺寸:18.7×11.5cm.(2) Diam.×High
* Lot 870 清康熙 五彩玉堂富贵锦绣图碗 估价(人民币):20,000-28,000 成交价(人民币):218,500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尺寸:19.3cm. Diam. 尺寸:18.6×15.5cm. Diam.×Hi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