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爱之名征文】刘仲华 | 对孩子走点心思 学会爱(美文)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致力打造普通百姓的‘微’文学领域公众平台

莫然文学百姓作家

刘仲华 ,先后在教育系统当教师;地质系统政治处宣传干事、工会副主席;工商银行基层支行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清西陵文管处办公室主任。自七五年在"中国地质报"、"工人日报、"河北工人报"、河北文化报、"保定日报"、"晚报"、"金融队伍建设"等报刊发表消息通讯、小戏、快板书、诗歌、散文、小小说、言论 等多篇。

以爱之名征文

第五期

对孩子走点心思 学会爱

    小学的孩子,说懂事也不太懂,说不懂又懂。在这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关建时刻,家长的把控尤其重要。我认为这个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可是,个别家长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真正地动脑筋,走心思。看起来很爱孩子,其实不然。

主要表现:
     一是家长疏于陪伴,大撒把。这种现象的出现。有诸多原因。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或自认为是在培养煅练孩子。有的是忙于挣钱,没有时间去理孩子。不管哪种原因,给孩子造成的结果是一个:坏习惯增加,学习退步。这时,家长着急了,开始关注了。又是纠正坏习惯,又是请家教,找培训班。尽管如此,可能有些也是事倍功半。

     小学的孩子,因年龄段儿的决定,学习的持久性不强,最突出的表现是,多数孩子自侓性差。这就决定了必须要陪伴孩子。

     陪伴的好处很多。不仅仅能帮其解决作业中的疑难,更重要的是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心理活动,沟通情感,发现不正确的思想苗头,能及时得到纠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是个别家长重知识培养,忽略道德思想教育。

     他们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潮流影响下,两眼只顾盯着孩子的知识培养积累上,如:声乐班、器乐班、舞蹈 班、书法美术班、英语数学班、等等,五花八门,眼花撩乱。却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再加上家长溺爱,造成的结果是:这样的孩子性格偏执,唯我独尊,唯我独大,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如:我好友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品学兼优,而且绘画练的不错,班主任多次表扬并将其作品在全班展示。就因这点,强于某同学,某同学则心里不舒服,耿耿于怀,嫉妒在心。其表现就是时常总是莫名其妙欺负这个孩子。一次,还将这个孩子的绘画作品撕成碎片。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同学间的打打闹闹,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八九岁的孩子则如此的心胸狭窄,就萌发着"既生瑜何生亮"思想,将来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还怎能为人。一些因心胸狭窄,尖酸刻薄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屡见报端。典型的当属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案件了。只因生活上的一些矛盾,便疾恶如仇,走上杀人犯罪道路。断送了本来应该美好的青春。导致了人生悲剧。学习再好,知识再多,学问再深又什么用。这充分反应出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正象现代京剧红灯记李玉河唱段中的几句唱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可见,在对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的孩子的教育上是何等重要。我真城的劝劝我们这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走点儿心思。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修炼自己。用善美的言谈举止去影响熏陶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应重于先于知识教育,我认为孩子不会输在知识的起跑线上。但是,如果一些家长不警醒,担心的是孩子会输在品德的起跑线上。品德上的输,要残酷的多,到那时,想哭都没泪。

 3、参加此次有奖征文的投稿邮箱分别为:1505105907qq.com(诗歌除外)、3458527207qq.com(诗歌),主题写:以‘爱’之名,附带作者简介以及相关通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