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就进入2017年。但在记忆的长河里,有些人和事不会因时间久长模糊淡化,反而更像刻在脑子里的光盘,一遍一遍永久回放,---比如我和岳父的陈年往事。
那是六年前的一天,妻哽咽着给我打电话:"我爹得的病不好,现在就想见到亲人,常常自己念叨两年没见芳爸了。我看他是想你了,你快来吧……",听到妻子沙哑声音传来的消息,我心头猛地一震。向单位领导请假后,用极高的效率交接完手头的工作,次日就心急火燎登上北行的列车。
火车单调的行进噪音和颠簸没能使我昏昏欲睡,焦灼不安的情绪中,我回忆着和岳父一家交往的点点滴滴……

我老家是山西运城,在河北宣化服役多年。和妻子相识相知确定关系后,我第一次去到她的家乡一一河北阳原一个叫芦子屯的小山村(当地人叫芦团)。
第一次登岳父家的门就差点闹出个大笑话。
我是傍晚的时候进了岳父家门,一家人热情寒暄过后,丰盛的晚饭就开始了,满桌的牛羊鸡兔肉可以看出主人的盛情厚意。刚开始我还显得矜持,慢条斯理地和全家人把酒言欢。架不住俩小舅子热情相劝,渐渐从微熏熏的话唠变成胡言乱语的大醉,最后干脆脱掉上衣直接躺在炕上睡着了。
清早酒醒懊恼不已,以准女婿身份喝成这样,轻则遭顿数落,重则招致婚事要黄。
让人意外的是,岳父非但没有给我脸色,还拉着我的手隆重向乡邻介绍:我家女婿,老实厚道不作假,好后生!听的我一阵汗颜。听家人说,岳父怕我冻醒,夜里特意进出好几次为我烧坑,着实让我感动。

由于我工作性质特殊,妻子基本上就在娘家居住。女儿出生,岳父一家更是忙前忙后没少帮衬。
有一年探亲我来到岳父家,他家里承包村里杏园,我闲来无事便到园里看护。不是怕人摘吃,是怕一些调皮孩子上树摇杏浪费。待了几天,我大致能分辨出那棵杏树的杏口感优劣。岳父见我对其中一颗树杏的味道不以为然,便站树下摘了十几颗,掰开果肉取出核砸开,放我手里说:"这是甜杏核,果肉不咋的可核好吃,你尝尝"。那浓浓的爱意,仿佛我是他自己家小孩。
有一次,我无意中说起小时候在家吃桑葚,可能向往的神情引起岳父的怜爱,岳父下地劳作回家,竟给我带来半茶缸桑葚。六十多岁的老人啊,拖着困乏的身子翻岭越沟,就是为了女婿的贪嘴,执着行为的背后是深深的情谊……

有件事现在回想起都有些尴尬。我和岳父一家掰玉米,虽说是秋天但酷热难耐,加上长期不干农活,我身体出现极度不适且内急,迫使我快速跑到邻地的一个废弃猪圈。细心的岳父察觉了我的窘境,特意找来几颗表面光滑的石头,隔着矮墙扔了过来。此情此景我虽有些难为情,但更多的却是感动,这可是老岳父啊!
妻子是最好的家庭主妇,饭菜做的可口、房间打理整洁,就有一样:不善农事。据她讲,第一次下地就在柿树下睡着了,还让岳父帮她看蛇,结果连累岳父也没干活,从此家里人就再没让她劳作农活。转业回老家时,岳父神色郑重地拉着我的手说:女儿交给你我放心,吃苦受累没事,只是别让她下地干活。 岳父上过完小,识字不多,对子女从没表现出怜惜之意。他对我浓浓的情义,固然是视我为自家人,但归根结底是爱屋及乌,用无言的行动换来女婿对女儿一生的呵护。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用力握住岳父的手,眼里写着坚定的承诺!
……

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看到两年未见面的岳父,本就显得瘦小的他越发瘦骨嶙峋。虽然病情瞒着他,但千里之外唤我到坑头,我想他一定什么都明白了。我虽然强忍着,泪水还是夺眶而出。我们爷俩就这样手拉着手凝视片刻,我安慰岳父:"没事的,等病好了到我家歇上一年半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岳父苦笑着摇摇头:"----没用了,我们郭家老人多数过不了76岁这个坎,过了也就能多活它几年。我一辈子没有干过几样大事,唯有俩儿子都娶了好媳妇,俩女儿寻了好女婿。这就是我一辈子积的福啊!赶明儿我不行了,你们打送打送我就行了……",话说到这儿,老人突然失声痛哭,这是老人对生命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啊!全家人都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大姐和俩小舅子都在当地成家,平日里非常孝敬父母。这次老人生病,他 们都轮流着在坑上陪护,给老人端屎倒尿,洗脸洗脚剪指甲挠痒痒,照料的非常周到。岳父一点都没提及自己的儿女,反而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媳女婿夸赞有加。在他看来,儿女孝敬父母理所当然,骨子里流淌着自己的血液。儿媳女婿是外人,有一丁点的好他也念念不忘。我的明理又"糊涂"的岳父啊!

因为我只请了两天假,转眼就要和岳父一家告别。临行前,老岳父又拉着我的手,说:"芳她爸,咱爷俩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有缘,我的眼光不错!你性格脾气都很好,是个正经人。光景没有多少,平平安安就行。我女儿脾气不好,你多担待些……",岳父的身体已经很虚弱,这几句话说的时断时续喘不过气来。我急忙扶他躺下,说:"您一定没事,先好好将养,等过了年我一定回来看您……", 我知道自己的话显得很苍白,却不知道怎么安慰老人。恨只恨自己回天无力,眼睁睁看着挚爱的亲人离我们而去。我赶紧转过身来,怕岳父看见我眼里饱含着的泪水……
岳父仙逝于2011年11月,时年76岁。他去世后我回到芦团为老人家送行。那天下葬时天气格外寒冷,朔风呼啸、山河呜咽,似与家人同悲。
2017年2月6日(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