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梦想天使/致五一劳动者(专栏作家)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致力打造普通百姓的‘微’文学领域公众平台

【专栏】梦想天使 | 风(散文)

【专栏】梦想天使/为了一个字,毫无留情

世上最深情的誓言,是我等你

致五一劳动者

作者:梦想天使

亲爱的同胞们:
      五一节快乐!
      2017年5月1日我们将迎来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国际劳动节。
      回顾中外历史,我又想起了芝加哥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几十万工人为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经过工人们艰苦的浴血拼战,最终取得了游行的胜利,1889年恩格斯在第二次国际会议上重申工人示威游行活动,正式把1890年5月1日定为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了纪念不怕牺牲的工人们,每年的五月一日规定为法定节假日。
      共产国际的积极思想影响了落后的中国,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压榨剥削时刻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官僚资产阶级滋生蔓延,不忍负辱的中国工农联盟开始反抗,上海、广州等地的工人阶级响应党的领导,进行了罢工,农民阶级成为了后盾力量,有的地区出现了学校停课、罢课,为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而示威游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党中央召开会议,拟定5月1日也为新中国的劳动节,一直延续至今。
       既然,劳动节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去珍惜。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十几亿同胞齐乐助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代表着万事昌盛,这意味着劳动的收获。
       劳动者的范围逐渐扩大,不单针对工人阶级,还包括农民阶级、自由劳动者和行政司法领域内的工作者,尤其,从事文学创作、文体活动、医学和教师等脑力劳动的工作者,五一劳动节是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者值得庆贺的节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国家,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艰苦创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我们的国家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我们有自己象征性的国旗和国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也称五星红旗,旗面上有一颗大五角星,周围是四颗相同的小五角星,每一颗小五角星都有一角端直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第一颗星和第四颗星相齐,第二颗星和第三颗星相齐,五颗黄色的五角星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徽章,我国的国徽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国旗与天安门代表国家,齿轮代表工人阶级,谷穗代表农民阶级,整个国徽就代表“五四”青年运动后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诞生,国徽象征着新中国的金色光芒,标志着中国的权力日益生辉,人民当家做主,中国的国徽是党中央集体领导下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自己描绘繁荣祥和生活的图案纹章。
      我们迎接新时代的曙光,迈入小康社会,我们滋润着新时代的雨露,健康茁壮的成长,我们在劳动后收获劳动的喜悦,庆祝劳动的成果,感受劳动的快乐,同胞们,为了这欢天喜地的劳动节,放下你的矜持,干杯吧,让面包盛进篮子里,让饮料装进罐子里,美好的生活向我们招手,难忘五一。
      四季轮回中,我们自食其力创造了先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丰衣足食中我们看到了遥远前途的光芒,沧桑坎坷间阗满了风调雨顺,改革,这一不竭动力推移着古今乾坤运转,日新月异的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一颗耀眼灿星。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劳动中我们忘记了寂寞,减掉了恶习,摘除了贫困,友善和良好归功于劳动,富裕和民安归功于劳动,我们洒下了汗水,付出了劳动,肯定会得到回报,勤奋和劳动是检验绩效的一个尺度,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从劳动中获取想实现的价值,无愧于中国优秀的一位公民。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并且,我们要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我们为五一劳动节的到来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激励子孙后代中让这一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留下国人最精粹的美德!

    一个文学畅谈者的肺腑之言

作家风采

梦想天使,原名苑玉先,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人,函授毕业于平顶山学院语文专业,大专学历,业余喜爱写作散文、诗歌,曾在当地刊物《凤台诗苑》及《凤凰台》发表,任过教师、公司职员,一生积极认真。

社长:金罡

总编:鑫雨

主编:莫然

副会长:云朵
嘉宾:郭进拴、陈沛富(书画家)
特邀评委:刘顺洪、程奋只、、薛翠珍、杨晨
特邀主播:幸福、念、一生有悔

责任编辑:朱进钢、若兰、曹思

百姓作家联盟欢迎您!

作者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请附带作者简介)。投稿题材不限。投稿五天若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为便于及时处理稿件,请作者将稿件投到投稿邮箱,微信、QQ对话框不收任何稿件。投稿作品推送后若涉及纠纷,文责自负。投稿邮箱:1505105907@qq.com(诗歌除外)、3458527207@qq.com(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