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冯金林 |温馨斑马线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温馨斑马线

征文活动"2017年难忘的故事"主题活动

作者:冯金林

随着城市文明建设的推进,礼让斑马线又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每每开车经过斑马线时,我的心中总是涌动着一种感动与温馨。

那天,我从市区小石桥向北,行驶到城东医院前的那条横在工农路上的斑马线前,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正从西侧的斑马线向东走过来。小孩似乎想拉着奶奶快些通过,而老奶奶却迟疑地拉住小孩,犹豫着、张望着。我忙踩住刹车,车子在离斑马线两、三米处缓缓停下,我移下窗玻璃,示意老人小孩先通过。老人见后点头微笑,带着小孩慢慢走动起来。我的车后也相继停下几辆车来,谁也没有按响喇叭,谁也没有“见缝插针”地抢过去,静静地等待着。当老人带着小孩走到我车前时竟拉着小孩说:“快谢谢!”,小孩立马给了我一个鞠躬致谢,随后老人也向我挥手再见。我顿时被感动得眼眶有些湿润,也挥着手示谢。

类似这样的礼让,我已经历了很多次,虽不都是鞠躬挥手,但都是一种友善的表情。现在每当我开车行驶在市区道路乃至乡村道上,心中不仅多了一份谨慎,也多了一份温馨。人是互相的,我礼让了他们,他们也感激着我。“你在旅途中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风景留在你眼中,你留在别人的心里……”一条斑马线,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

斑马线即人行横道线,为道路上白色而平行的粗实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花纹而得名。斑马线是供行人横过道路使用的,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神圣不可侵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行人、机动车在行经有信号灯的斑马线时,应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机动车行经无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时,遇行人通过斑马线,必须在斑马线外停车让行。” 礼让斑马线,是对行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听朋友说,目前南通市区已安装几十处斑马线前“车不让人”的抓拍设备。不礼让斑马线将被电子警察抓拍,扣3分,罚50元。其实处罚这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希望车辆礼让行人成为司机的主观习惯,成为一种文明行为。

简洁分明的斑马线也着实让人敬佩。她外观冷峻,黑白分明,性格决绝。无论酷热严寒,风吹雨欺,都默默地坚守岗位,分分秒秒地告诫行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在上方有红绿灯的地方,它们就像天生的一对。虽然高低不同,职责各异,却能分工协作,步调一致。如果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话,一点也不为过。也许正是这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方构成了通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斑马线也像人生一大舞台,不时变幻着一张张似曾相识、未曾相识的脸,和蔼的、冷漠的、喜悦的、痛苦的。又像一枚铜镜,折射出人们深深埋藏的心路。有经心的颔首致意,有无意的冷眼斜视。有灯火阑珊处的叹息,有目光交汇时的灵犀……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红红绿绿,走走停停,急急匆匆,忙忙活活。车流如织,没有斑马线,那道路交通会是咋样呢?

南通道路设置斑马线也好多年了,只是以前并未像现在如此重视。行人走不走它,警察有时也懒得管你。有些走在上面的行人也勾肩搭背、交头接耳,像逛公园似的。如今却不行了,车辆穿行不息,行人往来不止,再由着性子过马路,可就危险了。当你望着呼啸而过的车辆,不免心生怯意。于是,先站在端头,左瞅瞅,右看看,见绿灯亮起便快速通过。即便如此,还生怕哪个二愣子司机斜刺里冲将过来,来个猝不及防。斑马线上,并不总是风和日丽,也有不测风云,也有旦夕祸福。城市的快速生活节奏让每个人都想快点儿,在斑马线上车辆与行人抢时争道,使得“生命线”屡成“夺命线”。

斑马线分得清孰是孰非吗?行人感到自己是受害者,面对那些肆无忌惮的车辆,他们有说不出的无奈、无助,甚至是恐惧。还有那“滴滴”直响的喇叭催促声,总让你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怒气。驾车人却觉得自己永远正确,他们埋怨行人的素质低,走个道也我行我素,甚至不走斑马线,穿行于车辆之间。想跟汽车抢时间、玩速度,出了事,你不负责谁负责?想想那些本不该发生的“斑马剧”,我终于明白了,无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脑海里只有自己,唯独没有斑马线,没有他人。殊不知,斑马线就是规矩,无规矩何成方圆?倘若都不遵守规矩的话,斑马线岂不成了“死亡之线”?

杨绛先生用百年岁月才有这样的真知灼见:“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竞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斑马线”,也是人生的关口,该停就停,不能强行。理智的停留,让你能更冷静地面对喧嚣的尘世,要学会放下,守住平淡,读懂了淡定,才算懂得了人生。

 礼让斑马线,感动在路上。让斑马线变得更安全、更温馨。

作者简介


冯金林,当过中学教师,做过广告策划。业余时间码点文字。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散文网创作员。作品散见《南通日报》《江苏文学》《中国水利报》《中国散文家》《现代作家文学》“当代文学艺术网”“中华散文网”等报刊网络,有作品在全国征文赛中多次奖等。著有散文集《寸草情深》。

关于我们

《作家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