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特刊】李赵忠|莫待无“佛” 空敬香(云南)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百姓文学》杂志社第二届年度选刊征文涵

文学

       
               前言
人的一生,可以碌碌无为,可以穷得一文不鸣,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千万不可没有孝道!

                               ——秋雨

   七月,是忧思、是哀伤、是缅怀已故先列的一个季节;每逢七月初一,阿昌族家家户户必做的一件事:“接亡”—— 农历,七月初一日;一大早起来,洗漱完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祖宗牌位前燃烛焚香!然后,清洗锣锅家什煮一锅“饭气”。饭煮熟了,再煮一碗荷包蛋,盛三碗刚煮好的米饭,点上三柱清香拿到大门外头摆献。在这个祭奠过程中,有的人大声念叨,有的人则默默祈祷!但不论是大声念叨的还是默默祈祷的,其内容都一样。都是向已故列祖列宗,九泉之下的亡灵发起邀请!让他们回到阳间,接受子孙后代为时半个月的侍奉。接亡仪式做完了,就把菜饭拿回堂窝祖宗牌位前摆放敬献。从此,这一祭献每天更新,共计十四天,直至“七月半"节。
   

"七月半”,是阿昌族继火把节后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活动时间从初一到十四。这是真真实实一点不假的事实。因为,自初一早上接回祖宗亡魂那一刻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每一顿饭都要首先敬献祖宗亡灵。敬献完了祖宗,还要整一碗冷水,把所有摆放着的食物每样夹一点放进碗里,然后,拨到大门口,这叫“拨浆水凉饭”。据传:这个行为是施舍那些跟随祖宗亡灵,从阴曹地府一同回到阳间,而又因绝了后裔,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的!七月,半个月里,就是如此反复,以表示对祖宗的敬仰和缅怀!

     农历,七月十四日下午,吃完晚饭接着就要进行“烧亡衣”、“送亡”事宜;首先,要割一些艾蒿将其铺开,取出挂在堂屋里那些五颜六色的"亡衣",在铺好的艾蒿上面一件一件的焚烧。本来,亡衣上面是有标签的,比如: 是孙子给已故爷爷烧的,亡衣上从右至左竖行写:"孝孙ⅹx处备冥衣一件,上奉显祖ⅹⅹ于火中收领,7月14日具。”但是,焚烧的人边烧还得边念,念完一件烧一件。同时,还要搭配一些纸钱一起焚烧。"亡衣"烧完了,剩下一堆灰烬。最后,取出十四天来祭献于祖宗牌位前的那些糖食果品,还有一碗绿油油的麦芽一并倒入灰烬中,用艾蒿包裹好拿到河边,放进河里让水冲走。这样,就算是过完了一年一度的七月半节了。

    清亮的河水,送走的只是祖宗的亡魂,留给每一位子孙的却是更多的感慨和感叹!有人感慨孝敬不周,有人感叹尽孝不足!然而,《左传·宣公二年》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天底下没有十全十满的人,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事。由此,我们没有很大的必要愤愤自责!但是,《论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才是作为人子,不得不读、不得不深思熟读的经典。

    人生,就是那么急急匆匆;日子犹如沙漏,总是不停的把每一天、每一个瞬间碾成碎末,朝着回归大地的方向抛撒。每当我们在行走的时候,它在身后均匀地填充着或深、或浅的每一个脚印;当我们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抽一支烟的时候,它就随着香烟的燃烧化为灰烬,悄然无声的掉在我们眼前;当我们睡觉了,它依然伴随着一个个美梦遨游,直至梦醍时分……千万别让余梦绕梁,空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限惆怅!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细数光阴也就那么几十个春秋而已!在这样一点有限的时光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吃、喝、拉、撒是维持生命的先决条件;奔波忙碌是因为肩上那一副担子,一头挑着生活,一头挑着责任;在生活中我们不论怎么忙碌,其实,我们都有充裕的尽孝机会。天下父母对儿女要求并不高:肚子能填饱,衣服别太烂,言谈亲切些,举止亲和些!甚至,有空时投予一个灿烂的微笑足矣!

    纵观历史长河,考任何一位名垂青史的名流志士,无一不是大孝子:看《三国》大到宋江,小到李逵;观《说唐》、阅《岳传》……一位位顶天立地的人物:他们日里万机,他们统帅千写万马。要说忙,这些人该站在“大忙人"行列里了!但他们始终没有懈怠孝敬父母的本分,始终没有放不,为人之子孝敬父母的天职,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史册中,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孝子典范。 随着人类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崇高的一种品德——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传统道德规范,似乎受到了物欲横流的冲击,弱弱的有些变质!代表一个时代繁荣背后的阴影——空巢老人不断呈现;儿女开豪车、住豪宅,父母乞讨街头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此七月,趁此缅怀先列的季节;我想说:“羊羔吃奶双膝跪,乌鸦反哺报娘恩。”飞禽走兽能有如此高尚的道德境界,何况人类乎!趁着双亲健在,拜佛求神不如孝敬爹娘。

    佛,永远在心里,爹娘终将会离我们而去,永不复返。人生在世,少留遗憾!莫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莫待无"佛"空烧香!
              

二0一八,农历七月初二

作者简介

          李赵忠,笔名秋雨(阿昌族农民);首届鲁迅文学院、云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云南省较少民族作家培训班"学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会员;大理州阿昌族学会会员;云龙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业余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内各新媒体平台及报刊杂志。

关于我们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