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台改编的中篇小说《扶 贫》一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百姓文学》杂志社第二届年度选刊征文涵

文学

辽彬和牛进蓝关在村办公室,商量具体怎么运作。辽彬说:这是2月份了,我们一切工作得抓紧做,莫错过了时间和季节。

牛进蓝说:是啊,我们先想个大概,再村委讨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表决,做总动员,落实在行动中。

辽彬看着笔记本,说:好。按毛行事提供的销售价格表,我的想法是,一、在前天我们望的那一片土地种生姜,这一项保证人平增收800元以上;二、把临近水库的几块大田挖深做鱼塘,养花鲢,土的,保证人平增收600元以上;三、村上组织几个养土鸡土鸭和土兔子的小组,保证人平增收1500元以上;四、成片种高粱、大豆、绿豆,这些杂粮有一定的市场,保证人平增收300元以上;五、所有田种上水稻,除自己吃外,全部卖给村上喂畜禽,保证人平增收800元以上;六、栽好红苕,保证人平增收500元以上;七、培植后续致富源,到西南大学买来优质枇杷、李子、桃子、梨子苗各1500株,成片栽种,精心施肥管理,力争三年内挂果见效益。县上规定人均收入达到4000以上的脱贫目标,我们就超额完成了。

牛进蓝说:七点增收见效益的点子都很好,我完全赞同。只是有些事不大好做。

辽彬说:有哪些事不好做,你说出来,我们研究消化。不管多硬的骨头,我们都得啃下来,否则,精准扶贫就是空话。

牛进蓝说:生姜苗要不少钱的;大规模喂养禽畜,要护栏等工具,成本高;水果苗多,这不是小资金可以解决的;鱼苗要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这么多钱在哪里出?这些,我大致有所了解。

辽彬问:估计要多少钱?

牛进蓝拿出手机,计算几分钟,说:我也不大说得准。大概水果苗要6万元,其他幼苗和护栏之类的要3万元。

辽彬说:总共要9万元。我是这么想的,一、我回去给田局长汇报,争取县局赞助;二、县委、政府有专项扶贫款,我们可以合情合理使用。

牛进蓝说:专业户富的是少数,全部脱贫说不上,不平均。

辽彬说:不是专业户,是分成几个小组,统一由村上组建管理。组长由村上任命,当然得由懂行的村民来担任。收益归全村所有,年底给村民平分。组里的工人都请本村农民,他们得工资,也是收入。

牛进蓝说:这么做比较平均,当然好。占用农民的土地怎么补偿?

辽彬说:从村里的收益中拿钱补偿。

牛进蓝说:没销售前,每个月的工资在哪里出?

辽彬说:到时我来想办法解决。

牛进蓝说:好,你说这些可行。各个组的幼苗买回来了,就是后续管理的事情,不难。万事开头难,谁也不知道要遇到啥子棘手问题,我们摸索着做。

辽彬说:那是当然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解决嘛,没有过不去的坎。你就按我们俩讨论的思路写一份详细报告,打印十几份,我们召开村委会讨论,三天内行不行?他惊了一下,说:莫忙,我们给张副镇长汇报,看他怎么说。

两位书记走进张副镇长办公室,汇报了精准扶贫的七点构想,请他指示。张副镇长说:大好事情,就按你们的思路做,我一点不反对,还大力支持。

回村的路上,辽彬说:张副镇长支持,减少了一些我的顾虑,一切按照我们的思路开展工作。

过了三天,一阵春雨后,阳光明媚起来,枝头的新芽长成大片的绿叶。鲜花露放,争奇斗艳。村委会在村办公室召开。牛进蓝把报告发给每一位委员,主持会议,说:同志们,好不容易把你们通知来开会,是有重要事情研究讨论。县委、政府下大决心攻坚精准扶贫,为我们摘掉穷帽子,不是喊空口号,而是具体在行动,给我们派来辽书记,他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领头人。我和辽书记设想一年内,人平增收4000元以上的七条措施、做法,已经拟成报告,发到你们手中,请你们认真学习,反复领会,有啥子意见建议,就在这个会上提出来,我们共同商讨对策。

大家脸色惊讶,嗡嗡议论。

辽彬说:这还不够,还召开村民大会,听他们有啥子要求,有啥子想法,再修改完善执行。牛书记说得很明确了,我就不重复,请你们解读这个报告,我要听你们每个人的发言。

村委们停止议论,都低头看报告,有的还念念有声。约半小时后,方万富说:我来谈一点看法。这个报告写得比较详细,就连发展各项产业的启动资金哪些渠道出都说得清楚明白,我放心。不放心的是产品生产出来了,销路的问题。销不出去,后果就严重了,得不偿失不说,还失去民心,再要大家做脱贫致富的事情,就难上加难了,农民是很现实的。

赵奔前说:看报告很鼓舞人心,我都想大干一场了,但是,销路不畅,的确会前功尽弃。我赞同村长的意见。

李山力说:农民的工资问题应该明确,是每月领全额工资,还是每月发一部分,或者等收益出来再兑现。大家本来就不富裕,这个肯定看得重。

其他委员发言大同小异。辽彬边听他们发言边做记录,等最后一位委员说完,他说:我虽然不是农村土生土长出来的,但是对农村还是很关注的,这几天对农民了解不少,对农业也在思考。你们说的我都懂,也知道关键所在是销路。这个问题我不敢完全保证轻而易举解决,我可以在这里说到明处,会找各种关系渠道解决的。几天前,我和牛书记去了一趟重庆,就是找开农贸公司的老同学说这些事的,他很乐意帮助我们,对我们脱贫致富有信心,我也有决心。告诉你们是让你们心里有底,底气十足,我们就好放手大干了。这个消息在报告里面没有写出来,就是防说早了节外生枝,给我的老同学造成压力,对他不利,对我们更不利。你们关心销路问题,这里不得不告诉你们实情,请你们莫把我们有销售渠道这一关键点说出去。

方万富说:说出去更好,可以鼓舞士气。辽书记过虑了。

其他村委附和说:对头,农民就要这个效果,才有干劲脱贫致富。

辽彬说:这和单位不一样,单位就注意保密,不到时候不露面。你们说的这一点我还不了解。好吧,听大家的。至于农民的工资问题,我想等收益出来再支付,毕竟村上的资金太紧张了,最终确定看村民会上大家怎么说;

今天这个讨论会后,我们就召开村民大会,把脱贫致富的每样要做的工作都拿出来热烈细致地讨论,让村民自己说怎么办,然后,我就找我这个铁哥们同学签产销合同。

赵奔前说:要签产销合同就比较放心了,可以放手大干了。

其他村委七嘴八舌也这么表态。

辽彬亲自整理村委员讨论意见和建议,打印若干份,打电话给牛进蓝说:明天召开村民大会,你通知大家都来开会,不能缺席。

牛进蓝有点为难地说:明天肯定不行。春天来了,有些村民要做春天的耕种准备工作,我也在忙着做生意,至少要三到五天后才确定得下来。

牛进蓝在乡场卖猪肉,空闲时还赶转角场。辽彬才想到,农村和县局不一样,不是喊开会大家就立即来了,农民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决定趁机回县局,向田局长汇报这几天开展工作的进展情况。

坐在回县局的客车上,到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风和煦。好多农民在挖土、种苗、做秧田。辽彬欣赏着,心里说:这一年在农村扎下根来,会学到很多农事经验,更加懂得农村、农民、农业,算人生的一大收获。

走进田局长的办公室,他正在低头审阅一份文件。辽彬轻声说:田局长好。田局长抬头见是他,把文件移开,热情招呼他坐,直说辛苦了。

辽彬坐下来,说:田局长,特地赶回来向您汇报这几天我的工作开展情况。他把和牛进蓝商量的内容,去重庆联系销售渠道,拟脱贫致富计划,村委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和启动资金如何筹集等事宜和盘托出,做了详细汇报,请田局长指示。

田局长说:做得不错,开局有利。启动资金我这样安排:一、家禽家畜苗、生姜苗、鱼苗,还有养禽畜的护栏、工具等基础设施由我们县局赞助;二、果木苗贵,由县委、政府的扶贫资金解决。这些用费要专款专用,账目清楚,不能混淆甚至挪用,有关部门要来检查的,财经纪律要严格遵守。农民把这些看得很重,你们就自律做给他们看,经得起检验。农民每个月的工资不是小数,你要征求大家的意愿,想办法落实。你今天回来是为了工作,不算休假。回家看一下,就赶回村里去,不然,被县政府督察到不好说。农村条件比较艰苦,你要坚持住。

得到田局长的指示,辽彬心里愉快放心。他没有回家,给妻子发去短信:回县局汇报工作,马不停蹄,回村去了,村里等着要做的工作很多。没看你及其他家人,惭愧。

贾倩回信:公事在身,理解为上。做好工作,我就心放。贾倩喜欢诗歌和抒情散文,感情丰富。辽彬吻一下手机,微微一笑。

客车在柏油路上跑得欢畅,辽彬思索起开村民大会的事来。是不是像村委会那么有向心力,没阻力,很顺利,说不准。

开村民大会前的四天,辽彬心情是不平静的,天天想的是如何把七项脱贫致富举措落实好。尽管蒋大娘做的饭菜很对他的胃口,他吃起来也不是那么香甜。他总是在山前山后到处转,走得最远的地方出了村界。农民还不认识他,他们在田间劳作,辽彬很有兴趣地看,还不时问一问其中的奥妙。农民总是憨笑着给他解释一番,他听得入神,懂起了惊奇了感叹了就深深地噢一声,心里说:农村的秘密多,城里人是不知道的,看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到农村中去,融合到农民一起了,才会享受到他们带来的乐趣。农村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一年下来,肯定对农村更有感情,更加热爱。农民肯定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姐妹,好亲戚。

开村民大会这天上午,阳光灿烂。牛进蓝早早叫来村委,在村办公室附近院内,找各家各户借凳子,摆在村办公室外面的空坝上,供村民坐。辽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牛进蓝对他说:好几年没开村民大会了,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有点像过年过节。

辽彬说:既然像过年过节,又是说脱贫致富的大事,就喜庆一点。我自己出300元钱,你叫人买些瓜果大家吃,当于我请乡亲们的客。

等到上午十点多钟,在家的老弱病残村民基本上到齐。一个个坐下来就吃瓜果,说着家长里短,对要他们讨论的脱贫致富问题不关心。牛进蓝使劲清了清嗓子,两次对麦克风大声说:大家静一静,现在开始开会了,秩序才有所好转。

刺头出名的胡三娘恶声一句:有屁就放,废话少说。又引得几个村民嬉笑。

离她坐得不远的辽彬听得明白,心里一沉。牛进蓝给他递个眼色,说:首先,我介绍一下,坐我身边这位就是县国税局派来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的驻村第一书记辽彬同志。

辽彬站起来,给大家鞠躬。

几个村民拍起了巴掌,有些夸张。胡三娘又是一句:脱个锤子,有钱就大吃大喝,脱啥子贫?脱奶瓶。今天这些瓜果又是用的老子们的血汗钱。

辽彬后悔出钱买瓜果,想发作。牛进蓝给他摇几下手,对他轻声说:请你无论如何要忍住,农民就这样,不给面子的。他转头对村民大声说:我知道大家事情多,不便开会时间过长,就说主要的。辽彬书记很重视大家一年内脱贫致富,他是有目标任务和责任的。几天前,他就苦心理出七条脱贫致富措施,还有村委的讨论意见,我一并向大家解释一下,请大家听后有啥子想法说出来,我们研究完善。

牛进蓝刚解释完,胡三娘嗓门特大地说:废话连篇。每个人增收4000元以上?就那么容易?放卫星夸海口?这些措施纸上谈兵,实际上差十万八千里。莫唱高调,做点实事为好。

牛进蓝说:请胡三娘说具体点。

胡三娘问:启动资金没有几万十几万的拿不下来,你说那计划,可不可行?兑不兑得到现?

辽彬答:我负责落实这个钱,不要村民出一分钱。

胡三娘问:好。说起销售似乎包了,有不有那么硬的销售渠道?

辽彬答:我可以保证。

胡三娘问:各个组的工人是请外面的,还是本村的?既然是我们村的脱贫致富,我的意见是全部请本村村民。

辽彬答:村民是主人,当然所有工人是本村村民。报告写得匆忙,忘记说这一点,请大家理解。

胡三娘继续质问:大家本来就穷,在村上工作,工资一定按月兑现,不能拖欠,做不做得到?

辽彬答:每月工资数额巨大,村上资金紧张,卖鱼和畜禽第一次出栏前,每月发百分之五十,剩余部分在卖鱼和出栏后全额补发,此后,每月按时发工资,绝不拖欠。如果村上没钱,我借钱来发。

胡三娘问:占用我们的田土多,怎么补偿?

辽彬答:刚才牛书记说了这一点,你没有听清楚。我重申,用村里的收益补偿,决不亏欠大家,年底兑现。

胡三娘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是这样,我就支持。但是,希望你们村干部珍惜来之不易的钱,这些是摊在我们村民头上的,也就是我们的钱,莫让我们背黑锅。今天这些瓜果要不少钱吧,我吃着心痛,味如嚼蜡。

牛进蓝说:请胡三娘放心,我们用钱一个钉子一个眼,完全记账,定期向大家公布,接受大家监督。三娘,你不知道,今天的瓜果是哪个出钱买的吧?是多情多意的辽彬书记私人请客,他视大家为亲人啊。

胡三娘显然没有意料到,吃一惊,嘴里说:啊,还有这事,搞错没有喔。这……

其他村民交头接耳,把惊诧感谢的目光投向辽彬。

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大家提出一个条件:如果销路不畅,村干部有责任,要赔偿。无论如何,不能拖欠村民一分钱工资。

辽彬沉思一会儿,说:行。我来负完全责任。

牛进蓝说:辽书记拍了板,大家尽管放心。村上决定,成立养鸡组、养鸭组、养鱼组、养兔组、生姜组和水果组。挑选有相关经验的村民任组长。下面,我宣布各组组长人选。养鸡组长付槐香;养鸭组长李山力;养鱼组长赵奔前;养兔组长费力神;水果组长苗力央;生姜组长邓麦惠。

大家又是一番交头接耳,商谈议论。辽彬说:请大家发言,谈一下我们这么安排合不合理。

一个老农说:这几个组长都是懂行的好把式,村领导找这样的人领头,我放心。

其他村民赞同。

有一个中年女村民说:我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组工作,这个怎么确定?

牛进蓝说:你提得好。大家会后根据自己自愿,到我这里来申请在哪个组工作,我们统筹安排。

会议继续开下去,大家发言越来越放得开,越来越说出心里话,切实可行。大家情绪高涨,夸辽彬书记是难得的好心肠人,是真心实意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他们想大干一场,改变自己的贫穷状况,摘掉穷帽子。

辽彬没想到自己请大家吃瓜果一波三折,最终起了不小的积极促进作用,心情先是苦涩的,后是欣慰甜蜜的。被人误解难受,被人夸奖享受。

散会后,他对牛进蓝说:胡三娘明显对我们村干部有成见,心里窝着气和火。

牛进蓝叹口气,说:理解她吧。她难哪。

辽彬问:是吗,里面还有故事?说给我听听。

牛进蓝说:老实说,胡三娘是一个通情达理的难得贤惠农妇,促成她性格完全转变是她儿子出事后。她儿子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十多年前,她儿媳妇生了两个女儿,乡计划生育小分队强行把她儿子拉去做了结扎手术。由于手术没做好,留下病根,卧床不起两年多去世。媳妇丢下两个才几岁的女儿,远嫁他人。胡三娘一个人拉扯两个孙女儿艰难度日,对政府心生怨怼,见到乡村干部说话就冷嘲热讽,没有好脸色看。大家很同情她,让着她。

辽彬说:是啊,将心比心,哪个遇到这种揪心事也难解心头疙瘩。又关心地问:她的两个孙女儿多大了,在做啥?

牛进蓝说: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高中。

辽彬说:负担够重的了。牛书记,等我们村富裕了,留一笔资金,专门资助胡三娘这种弱势群体,也算尽到我们干部的责任。他想了想,又说:想起胡三娘,我心里堵得慌,想去看一下她,你给我带路吧。

胡三娘家在水库大坝的左边山梁上,是三间低矮茅房。辽彬和牛进蓝走过水库大坝,看见胡三娘正在院坝晒东西。他们走上去,牛进蓝说:三娘,辽书记看你来了。

胡三娘没听见似的,做着她的事,几秒钟后才幽幽地说:我有那么重要,值得大书记来看?

牛进蓝说:三娘,你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从头再来。

胡三娘眼角滚出豆大的泪珠,转过身去。辽彬给牛进蓝示意一下,摸出400元钱,牛进蓝接过去,放在院坝的一根凳子上,两个人悄然往回走。

第二天,辽彬和牛进蓝又下重庆,和毛行事签订了代销家禽家畜、生姜和鱼的合同。

辽彬又一次回县局,找田局长落实启动资金事宜。田局长说:局里经费紧张,能够拿出来的钱不多,3万元吧。再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捐款。县委、政府的扶贫资金我和你去找分管的尹副县长落实。

很快,县局在局域网挂出捐款通知,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捐款,捐多捐少自己决定。捐款由党办收起来,转交辽彬,有2万多元。辽彬已经从牛进蓝那里要来村里的资金账户,把这些钱存了进去。两项加起来已经超过5万元了,买畜禽鱼苗和护栏之类的足够了。

和田局长一起找到尹副县长。尹副县长客气地接待他们,说:考虑到春耕春播春种在即,急需启动资金,昨天,县委常委会已经研究通过,扶贫资金就在这两天内全部到账,你们尽管放心回去开展扶贫工作。

辽彬忍不住问:有多少扶贫资金?我们村要买畜禽鱼幼苗和果树苗,需要不少资金,正愁没出处呢。

尹副县长说:可能有近10万元吧。

辽彬心里一喜。

辽彬特地去县富达土建有限公司,说明租挖掘机挖鱼塘的事,公司答应尽快开两台挖掘机来作业。

   资金到了账,就是落实的事情。辽彬对牛进蓝说:通知各小组长到村办公室开会,对下一步工作做出安排。

小组长来到村办公室,一脸春风,谈笑风生。辽彬说:你们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是干事创业的第一批人,是敢闯敢干的实在人,希望拿出你们的看家本领,甩开膀子大干,稳扎稳打推进,早出成果,早见实效。前期投入启动资金村上已经筹集好了,该买护栏的就买好,该买种苗的尽快买。鱼塘挖深工程大,耗资多,我已经联系县富达土建有限公司开两台挖掘机进场作业,可能五天左右完工,赵奔前做好抽水蓄水和购买鱼苗准备。牛书记和赵奔前到县城买两台小型抽水机回来,供养鱼专用。在各个组工作的村民村上已经定下来了,牛书记那里有清单,你们找他要。所有准备工作在半个月内完成,大家有不有信心?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

牛进蓝说:生姜计划种800亩,姜苗要得多,邓麦惠和我一起找辆四轮卡车,去三十里外的烈面镇拉姜苗,听说每个村都在搞脱贫项目,种生姜的很多。去晚了也许买不到,附近又没有第二家卖种姜,麻烦就大了。

辽彬说:说得也是。那你带他们马上出发,去把种姜买回来。买不到就只有另想办法,增加成本了。

牛进蓝他们赶到烈面镇,买种姜的排起了长队。牛进蓝向旁边一位买到种姜的农民打听:库里种姜多不多?

农民说:不是很多。你前面的人不多,去买应该没有问题。

牛进蓝松了一口气。

买好种姜,牛进蓝给辽彬打电话,说:辽书记放心,种姜买好了。

辽彬说:太好了。赶快拉回来,叫邓麦惠和村民早时把种姜种下去,莫误了农日。这么大的面积,肯定要种好多天呢。

辽彬把工作重心放在挖鱼塘上。他电话催促公司开挖掘机到场。老师傅听他说钱充足,不欠费用,很是高兴。老师傅经常在外面作业,就担心收不到钱,成三角债多角债,牵肠挂肚,心病一块。老师傅对他说:你放心嘛,我明天一早就和兄弟伙开挖掘机来挖鱼塘。

辽彬说:两位师傅帮我大忙,我一定全程陪同。

老师傅不食言。第二天早晨七时多,辽彬刚起床,两台挖掘机的突突声在屋后村级公路响起。辽彬跑过去,说:师傅早啊,我刚起床呢。老师傅说:好几家等我们去挖。我们早点来,早做完早收工,好去下一家作业,忙得很呢。

辽彬电话通知赵奔前,说:师傅来挖鱼塘了,挖掘机马上开到场地,你去张落一下,我很快就来。

草草吃过早饭,辽彬赶到场地,挖掘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挖掘机冒着粗大的黑烟,挖过去,就是一条深壕沟。一些村民站周围田埂上观看,议论挖掘机的马力足,速度快,挖土多,效果好。

两台挖掘机挖到中午,第一个大鱼塘就挖出来了。蒋大娘把饭送到田埂上,他们席地而坐,吃起来。老师傅说:下午可以挖一个鱼塘出来,上面那三块田用四、五天挖出来没有问题。

赵奔前是养鱼高手。鱼塘全部挖出来后,他进城买来石灰,和几个农民下去撒,对站在鱼塘边看的辽彬说:辽书记也许不知,蓄水喂鱼前,一定要撒石灰消毒,不然,泥土里有细菌,会毒死鱼的。

辽彬说:这个我还不懂,你说我就知道了。

赵奔前说:喂鱼不是乱喂,要讲密度,鱼多了,密度大了,长得慢,收成低,甚至缺氧死掉。

辽彬说:你懂行,就按密度购买鱼苗吧。这几个堰塘养花鲢鱼。我问你,明年春节前,鱼能不能够上市?

赵奔前停止撒石灰,说:这是2月份,距明年春节还有11个月,让花鲢鱼自由生长,每条重量可能在1.5斤左右,上市没有问题。

辽彬说:足够了。花鲢鱼主要是喝汤,大家对肉不大感兴趣。土生花鲢鱼头汤味道更浓醇,城里人就喜欢这种原汁原味土的。

赵奔前说:辽书记,水库没人养鱼,多宽的水面莫浪费了,让我养一些鲢鱼、鲶鱼之类的,当然喂饲料,收入肯定可观,我们养鱼组对村里的贡献就大了。

辽彬说:行,你是组长你安排,愿怎么养就怎么养,我支持你。又有点担心地问:那鲶鱼和鲢鱼养多久才能卖呢?

赵奔前说:两三斤最好吃,一般两个多月就可以卖了,全年卖四次没有问题。我叫村民抓紧时间抽水到堰塘,我去临乡的鱼苗养殖场联系花鲢鱼苗,尽快放入鱼塘养起来。养鲶鱼和鲢鱼的网箱我尽快去县城买,我们镇大石坝村有这两种鱼苗卖,我去采购,争取早点喂养起来。

进入3月天,气温有些高了,花草树木也睡醒了,争相伸展腰肢,展示自己,满山遍野绿油油的,蝴蝶蜜蜂在各色花朵上忙碌,做起了说媒授粉的工作。辽彬守着把鱼塘挖好,没有停歇,又天天守在生姜栽种现场,看大家种姜,很快,他就看出其中的窍门。掏好壕沟,把种姜放进去,芽向上,撒上一层拌有肥料的泥土,盖上泥土,浇水,姜就种好了。辽彬主动加入进去,一起和大家栽种,很有兴致。大家说说笑笑,夸他是新时代的焦裕禄,他慌忙劝阻,说:打住,打住,莫乱说,我这点工作哪敢和他老人家比呢,传出去笑掉大牙。

几天前,牛进蓝和辽彬分了工,他负责落实几户家禽家畜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平场地,买护栏,做必需的畜禽栖息架子等,辽彬负责请师傅挖鱼塘,督促种生姜。村民们觉得有了领路人,有了致富奔头,有公家的补贴费用做启动资金,不要他们为难出钱,真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都兴高采烈地参与行动,干劲十足,欢声笑语不时从他们嘴里蹦出来,好远都听得见。

种生姜接近尾声,畜禽组的基础准备工作也快完成了。牛进蓝给辽彬打电话汇报,辽彬说:进展顺利,好事情。我要来看一看,分享你们的劳动成果。

牛进蓝陪辽彬查看鸡舍鸭舍,边走边介绍说:鸡舍适于建在通风效果好的地方,避免发生瘟疫。周围用铁丝网拦住,黄鼠狼进不去,鸡也跑不出来,用青草和粮食喂养,一年出四栏没有问题。每个鸡舍不适于太大,养三两百只就够了,密度大了鸡长得慢;

鸭舍适于建在临水田的地方,最好靠在一块大田或堰塘。鸭子喜欢水,在干地上生活不久,就喜欢在水里游玩,吃田螺之类的水生物,生长快,三个月就可以出栏。田或堰塘要用塑料网围起来,鸭子跑不出去,便于管理;

兔子适于在屋里喂养。给兔子建房舍,是铁丝编的笼子,有小孔,利于干燥通风,一排一排成列,每排可以放几轮兔舍,每个兔舍养几只兔子,主要是吃青草,长得快,三四个月就是大兔子了。春天来了,青草水嫩,营养丰富,兔子吃草过多,营养过剩,或吃了有露水的草料,就要肚子气胀,拉稀死亡。兔子小气,还容易生其他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要经常喂药,就可以预防。

辽彬听得认真,直点头说:好。牛书记懂得多,敬佩。准备工作做好了,就赶快落实买禽畜苗,早点到位。要是村民家里的粮食不够喂,就在市场上买来喂。买陈年老粮食,便宜些,尽量降低成本。

牛进蓝说:这个自然。每种禽畜都有它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我叫组长和饲养员都注意,把好这个关。

辽彬说:这些事情拜托你了。等做完了,我们得去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走一趟,把买几种果苗的事情落实下来。

辽彬已经和牛进蓝商量好,果木成片分开栽,梨子、李子、桃子、枇杷各栽1500株,有特色。

辽彬、牛进蓝和苗力央走进西南大学,学校太大,找不到在哪个部门买果苗,有些着急。问了几位大学生,才搞清楚方向位置,在林果学院教授办公楼。

来到这栋办公楼,辽彬问一位下楼的中年女士:老师您好。我们来买优质果苗,请问找哪个?

中年女士用手扶一下厚厚的眼镜片,很有风度地微笑着说:找三楼果疏培植办公室,他们在负责卖果苗。

果蔬培植办公室里面坐一男一女,都盯着电脑看。辽彬他们走进去,他们也没有抬头。辽彬问:我们来买优质果苗,是找你们吗?

女同志抬起头来,说:就找我。优质果苗种类多,你们想买哪些?数量多少?

辽彬说:梨子、李子、桃子和枇杷苗,各买1500株。

女同志说:好,苗圃里有现成的,你们付款后,我们给你们运来,负责指导栽培。

辽彬说:那太感谢了。我带有信用卡,马上付款。

女同志很快算出价款,和辽彬办了付款手续,她问:你们是哪里的?远不远?

辽彬说:不远,在你们重庆市合川区附近的武胜县。

女同志说:我去过武胜,很近的。我带你们去苗圃。

苗圃真大,足有上百亩,成片种着各种果蔬幼苗。女同志打了两个电话,一辆大卡车开过来,从车上跳下来好几个工人。女同志给他们安排一番,分工明确,几个工人挖果苗,几个工人往车上搬,没要多长时间,就把6000株果苗搬上了卡车。

辽彬、牛进蓝、苗力央和随车来的技术人员坐上驾驶室,卡车唱着豪放的歌谣,往翻山村奔来。

村民听说优质果苗运到了,高兴的心情不亚于过节。他们纷纷来到车旁,动手搬运果苗到指定栽种地块,在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技术人员指导下,挖坑的挖坑,放苗的放苗,浇水的浇水,培土的培土,干得热火朝天。技术人员大声给他们说:好好培养果苗,三年内挂果没有问题。

一位老农笑哈哈地说:这种实惠的大好事我几十年没遇到过,要是产量高,一年几十万斤,按市场价卖出去,我们就是守着这些果树也可以发财了。

辽彬和大家忙活着,听到议论的这些话,心里盘算起来:是啊,摇钱树啊,金山银山啊,效益是很可观的。果树主要是管理的问题,如杀虫,施肥,剪枝之类的,不费多少成本的。管理也得懂技术。问技术人员有不有这方面的技术书籍,买一些发给大家看,科技致富嘛。

辽彬来到技术人员身边,客气地问:管理果树要技术,你们大学有不有这方面的书籍卖?

技术人员答:有啊,讲得很清楚详细,还配有彩色图片,很好懂的,比照做就是了。

辽彬说:我们买20本吧。

技术人员说:行,回去我就给你们寄过来。

脱贫致富的最后基础工作就是购买禽畜幼苗。辽彬早已在网上百度查看了,重庆市璧山区就有专门的供给公司。辽彬打电话问公司:我们想买2000只兔子,1000只鸡,3000只鸭子幼苗,怎么供货?

一位女子脆生生的声音传过来:欢迎您来购买。我们的幼苗种类多,不知道您是买哪些品种。建议您来实地查看了解后,按照您的需要购买。

辽彬问:包送吗?

女子回答:不包送。我们的业务量很大,莫法包送。

辽彬和牛进蓝商量,6000只幼苗占的空间大,去一辆大卡车可能不够,去两辆为好。

清晨,田野间飘着薄雾,似轻舞的白色绸缎。鸡鸣声彼此相闻,狗吠声不时传来,空气清新得像进入了氧吧。辽彬、牛进蓝和畜禽组三位组长各坐一辆大卡车,去璧山区买畜禽幼苗。

路好,一个多小时就到。按照导航地图找到苗圃,出乎他们想象的大。苗圃如工厂的厂房,一栋接着一栋,整齐排列,望不到边。他们兴趣很浓地参观起来。各种鸡苗发出的唧唧声似错落有致的音符,很是动听;各种鸭苗的呀呀声像弹奏的轻音乐,令人陶醉;小兔子安静得很,从不发声,乖乖地蹲在温暖舒适的小房子里,眼睛好奇地看着外面,等待人们挑选它们到新的家里去居住生活成长。

畜禽苗的每一品种就占一栋大厂房。工人在里面分数量,装箱,上车,有序地忙碌着。这辆运苗车开走,又一辆运苗车开进来。

牛进蓝说:我活到五十多岁,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畜禽苗圃,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种类的畜禽幼苗。

辽彬说:我也是啊。

他们发着感叹,来到办公室,工作人员递给他们宣传资料,全是彩色配图,介绍各种畜禽幼苗的特性,生长周期,成年后的重量,肉质口感等,供他们挑选。他们选好满意的品种,要买的三种幼苗数量,付过款,工作人员就带他们到苗圃领幼苗,办理交接手续。

卡车在位于山坡处的养鸡场停下来,几个工人已经在翘首等待了。大家像对待心肝宝贝似的,用背篼、箩筐之类的农家工具小心翼翼地往养鸡场运送,生怕碰伤惊吓了它们。

养鸭场在两块大水田边,距上面的村级公路有几十米。卡车拉去鸭苗,到不了场边,大家用箩筐一筐一筐地往场里搬,脚步欢快,汗水浸湿了衣背,也浑然不觉。

养兔场在山梁子上,村级公路从旁边经过,卡车停在那里,大家把用铁丝网箱装着的兔子往场里抬。一位看热闹的小学生说出的几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说:小乖乖,享福拜,长大了,卖钱来,穿新衣,吃好的,幸福生活乐开怀。

忙完搬运畜禽幼苗,辽彬关心起养鱼的事情来,他给赵奔前打电话,问:几个鱼塘的水蓄好没有?

赵奔前说:蓄好了。

辽彬问:水库里养鱼的网箱买好了吗?

赵奔前答:前天就买好了。卖家派人在水库安放好了我才付的款。

辽彬问:鱼苗买好没有?养鱼莫出安全问题。

赵奔前响亮地回答:附近鱼种场供货紧张,已经买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正在和其他鱼种场联系,很快就买好放入鱼塘和网箱。辽书记尽管放心,我是养鱼老把式,懂养鱼规律和鱼的习性,不会出安全问题的。

辽彬问:一共多少尾鱼?

赵奔前说:花鲢、鲢鱼和鲶鱼共8万尾。

辽彬做好养殖种类报表,写好相关解释材料和年内养殖计划,和牛进蓝去镇政府,找张副镇长汇报。张副镇长热情地接待他们。

张副镇长认真看了报表和材料,笑得胖脸成了弥勒佛,他翘起大拇指夸道:有头脑,做得好,数量多,要是产量高,收益大,估计年内脱贫致富没有问题。看得出来,辽书记是一位很有头脑和方法的好领导,是翻山村村民的大恩人。

送他们出门,张副镇长说:今后,你们尽管放开大干,我不指手画脚干涉你们的内政。

作者简介          

    秦刚,男,生于1966年,四川省武胜县人,现在武胜县国家税务局工作。爱好广泛,已出版小说集五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创作心得:越写越快乐,为大家提供精神食粮。

关于我们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