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闫根生|品读秋天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百姓文学》杂志社第二届年度选刊征文涵

文学

白露的前两天,上午八时出门时,惊讶地发现秋天真的来了。昨天晚上,秋风加了一夜的班,一下子把天长高了不少,天地之间感觉更空旷、更辽阔、更高远。秋风擦洗过的天幕瓦蓝明净,无意或有意留下的那几抹云彩,也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反倒多了几分生趣和生动,吸引着人们纷纷仰望天空,为碧空如洗的珍贵“蓝”而喜形于色,赞不绝口。这一仰望姿势,成了街头一道风景线,相对于一个颈椎不适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有益锻炼,如果这样的天再多一些,喊颈椎痛的人就会少一些,这是秋天的功劳啊。功劳何止这些,“蓝天效应”更在网上广而扩大。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纷纷拍下这珍贵“蓝”,争先恐后地晒到朋友圈里,你一拔他一拔,他点赞你点赞,简直刷爆了屏。

今年夏天较往年热的异常,三十多度的天气轮番上场,比赛似的将最高温度指数刷新到三十五六度,像桑拿浴一般,热的人们苦不堪言。让经营空调的商家很赚了一把,更累坏了那些安装空调的师傅们。即使立秋后,秋老虎还是威猛不减,好像一些高烧病人,一般的退烧药根本拿不下。一场秋风一场凉,这次的退烧药真管用,一粒见效,凉爽的让人惬意。

太阳已不再那么滚烫辣毒,没有了白炽炙热的光焰,金黄的光线里多了温柔绵软,走在阳光下有种被母亲抚爱的感觉。这是沐浴秋天的阳光独有的享受,夏日的阳光无论怎样也没有这样的感觉,每每照在身上,都像背着一个火炉,烤的皮肤像针扎般灼痛,仿佛要撕裂你的皮肤。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一边烤你,一边让你出汗,而且是大汗淋漓,要不这样,人在烈日下一定会燃烧起来。大自然懂得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啥事情都在掌控之中,在夏天达到一个极致时,迅速将秋天派来降温消暑,让阳光变得温柔、温润,使人不再受烈日的煎熬,使身体中的各个器官由沸腾趋于平和,回归平静,进而达到一张一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一个季节猛然跳跃到另一个季节,尽管在预料之中,但又甚感意外,着实让人猝不及防。这不是日历上的季节排序意义的更新,而是现实中实质性的切肤感受的反差,绝对的清凉、清爽,昨天的酷热不知跑哪里去了。秋天就这么不动声色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正如同不动声色地改变着草木的命运。尽管眼下还是万物葱笼,百草苍绿,但骨子里已被秋风浸透,固本的精气悄然退化,生命之源行将枯竭,开始退出繁华的舞台,走向静美的谢幕。漫步在人行道上,头顶上的梧桐树叶在清风里不停地舞动着,发出娑娑的呢喃声,仿佛也在为这秋天的莅临而欢欣鼓舞。当我发现地上几片发黄的树叶在风中流浪时,莫名地抬起头朝树上看了一眼,瞬间,我为我的猜测误解而恍惚不安起来。我又猜想它们一定是在为昨晚秋风来临时,有的小伙伴们不小心失足,离开了它们而悲泣。是啊,离别总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实,这不是秋风的过,这是自然法则,谁都不可抗拒和改变。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所以,不要说你喜欢哪个季节,或诅咒哪个季节,哪一个季节都是上苍的恩赐。春之萌动,夏之燥热,秋之萧杀,冬之凛冽,每一个季节各有其优点和益处,也许我们站在此处看到的缺点,如果换一个角度,正是其优点。正如,没有春天的孕育,哪来夏天的繁盛,更没有秋天的收获;没有秋天的萧杀,哪有冬天的静养,更没有春天的萌动。每个季节都有存在的必要,要不怎会万物生生不息,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亘古不变。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不必患得患失,不为花开而欣喜,不为叶落而伤心,静观云卷云舒,淡看花开花落,坦然面对风霜雨雪,认真迎接四季变化,与每个季节和谐共处,无论冷暖,勇于放下,心向阳光,精彩生活。

作者简介                 

    闫根生,男,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晋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在《火花》《西部散文选刊》《金融时报》《中国城市金融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山西农民报》《天涯诗刊》《作家在线》《长江诗歌》《岭南作家》《大西北诗人》《太行日报》《吐月》《首都文学》等报刊(平台)发表,著有小说散文集《命运的交响》(中国文联出版社)。

关于我们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