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于雪玲|我的新家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年度选刊纸刊目录

文|于雪玲


    在两年前的10月18日这一天,我和女儿告别了住了很多年的平房,搬进了属于我们的楼房。
    新家离江边和公园很近,楼下有市场,超市,离车站也很近,在环城地铁规划內,只是楼层太高,是七楼,这也是当时买房时,让我犹豫的原因,因为女儿喜欢,说了地理环境等的优点,房价也不贵,我也就同意买下了。房子是贷款买的二手房,东西向,通透型的,上午东屋有阳光,下午西屋是西照日,这样屋子很干爽,亮堂,我和女儿一人一个房间,我们都很喜欢。
    住了好多年平房,开门就是院子,出来进去从来没有觉得累过。搬进新家就不同了,我一阶一阶上楼的时候,认真的数了一下,一共有一百零九级台阶。刚开始每天上楼,走到四楼腿就酸了,心跳的特别快,必须要歇一下,埋怨女儿,买这么高的楼,女儿还振振有词的说,让我锻炼一下身体,等我年纪大了,就给我买一个有电梯的,唉,我真希望我年纪快点大,好不用爬楼梯了,可是,我又不想老那么快,真是矛盾啊。没有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吧,生活还要继续,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和女儿努力工作的成果,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

   很快就到冬天了,哈尔滨的冬天特别的冷,最冷的时候,零下三十多度,现在我和女儿每天下班回到家,屋子里是温暖的,可以穿睡衣,都不觉得冷,真的感觉好幸福啊。
    住在温暖的楼房里,让我常常想起住平房的时候,冬天家里特别冷,我白天要上班,女儿上学,下班回到家也很晚了,没有多少时间烧暖气,屋子里还没有热,就到休息的时间了,后来暖气回水不好,冻坏了,屋子里没有了取暖设备,更冷了,我就把炉子改了一下,让烧的火只走小炕,这样虽然屋子冷,至少炕还是热的,我们盖了两双被子,特别沉,翻身都费劲,家里一直是零下十多度,所有的花都冻死了,让我很心疼,没有办法。我习惯睡前床头放杯水,早晨都冻成冰了。在最冷的三九天,早晨醒来,先试一下女儿是否有呼吸,因为我们露在外面的皮肤都是冰凉的。家里冷的女儿写字都冻手,每天早早的就去学校了,学校里要比家里暖和多了。女儿对我说“妈妈,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个很小的,很暖和的屋子就好了”,我对女儿说“,只要有这个愿望,你好好上学,毕业了,有了工作,我们不断的去努力,就一定会实现的”。一直到要过年的时候,我才买了一个电热器,我和女儿住的房间才有点热乎气。我是女儿的精神支柱,虽然家里冷,有我对她的爱,她宁愿住在寒冷,内心却是温暖的家,也不去他爸爸家里住。

    供女儿上学的那个时期,是我们最艰苦的时候,是真正的节衣缩食,盼着女儿毕业,上班,一个希望接着一个希望的实现,有辛苦的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是苦尽甘来,我们终于不用再挨冻了。艰难的岁月会让人慢慢成长,学会坚强,更让人自信,那个冬天,是我所经历的最冷的冬天,是女儿一直陪着我,给我生活的动力,让我可以坚持下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两年过去了。慢慢的适应了爬楼梯,现在可以一口气上到七楼,也不觉得怎么累了。上晚班或者休息的时候,就去公园转一圈,公园有很多品种的树,从春到秋,开花不断,繁花似锦,香气袭人,空气非常的清新,树上有喜鹊,还有不知道名字的小鸟的鸣叫声,让人流连忘返。
    从开始对陌生的新环境的好奇,到现在的习惯和喜欢,让我感慨良多。感受最大的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路是我自己选择的,越是艰难,越不会给谁添麻烦。我不会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差,忽略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孝道,在兄弟姐妹面前,我们是平等的,我努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谁说女人一定要依靠男人?靠自己一样会活的很好,活出一份从容,一份自信。

     我喜欢温暖的新家,这是我和女儿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虽然每个月都要还贷款,相比于之前,我一个人上班,要供女儿上高中,大学,经济方面要宽裕许多了。生活会越来越好,可以买喜欢的衣服,可以把饮食起居安排的很好,真的很知足了。
    平时喜欢听歌曲,最喜欢那首《做最好的我》,喜欢其中的几句歌词:
“也许不是最美的花朵,
要做就做最最好的我,
追逐自己想要的快乐,
丢掉悲伤结的果,
就算开在无人的角落,
笑着绽放最灿烂的我,
告诉自己为美丽而活。

作者简介               

     于雪玲,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出生地黑龙江省富裕县,普通工人,爱好文学。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2--3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