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作家】金希同|我面对着爷爷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年度选刊纸刊目

爷爷和枣树(之一)

我爷爷是个干干瘦瘦的小老头,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了。可爷爷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我的心中和眼前闪现,使我更加怀念起他老人家。作为晚辈总觉的很对不起他老人家。爷爷临终时,由于我忙工作,又离家远没有看到我,后来听父亲说还不断地喊着我是小名。

清明,我怀着惭愧的心情回到了家乡,来给爷爷上坟。站在他的坟前,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记的我八岁那年,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爷爷把从食堂领来的一点点可怜的干草饼子省给我,而他自己饿的去撸枣树叶吃。爷爷很爱这片枣林,这片枣树不知救过多少人的性命。这片枣树是爷爷小时候栽种的,每到八月枣儿红了的时候;整个枣树林翠绿的枝叶间密密麻麻地挤着一串串红玛瑙似的脆枣。我很是嘴馋的,经常跑到枣树林里拿着小棍跳着脚打。由于个子矮,怎么也够不着,每到这时爷爷就会捋着花白胡子,细眯着眼睛看着我笑。我急于吃到那脆甜的枣儿,馋的嘴里流口水。可我觉的自己长大了,赌气就是不向爷爷求救,趁爷爷不注意拾起砖头向枣树打去。随着砖头落地,哗啦啦通红的脆枣刷啦啦撒下一片。我如同一只撒欢的小兔一蹦一跳地扑过去;一边向嘴里塞一边向兜里装。这时爷爷会立刻走过来摸着我的头温和的说:“宝宝听话,下次别打它了,喊一声爷爷会给你摘的,你看打下了这么一片树叶,还不到打它的时候,要不树会哭的。”

“树也会哭?”我眨着眼睛笑了,“嘿嘿,爷爷你在骗人。”

“宝宝,爷爷怎么会骗你,树也是有灵气的,它懂得人情啊。”

我看着爷爷认真的样子,心里感到很惭愧。因为我爱吃脆枣,听爷爷这么一说,我可不敢再打了。

爷爷望着地下的枣叶,脸色是那么的难看。这使他老人家想起了割尾巴的年月。那时爷爷是队里的看枣员,村革委会主任领着一伙人来枣林要砍树,这下惹火了爷爷;他抢过一把板斧高高举过头,大声地吼着:“小子们,谁敢动;就先劈了谁,我老头子还能活几年,大不了偿命……”

人他妈的再混蛋,到了生死关头,谁也不会拿性命去开玩笑。于是一个个专政队员夹起尾巴灰溜溜的走了。他们说和这不开缝的枣木疙瘩脑袋的老头生气不值的。他们走了,只剩下爷爷和那一颗颗枣树。爷爷呆呆地望着,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接着又大笑起来……

后来,爷爷被调走了,挨批斗,蹲牛棚,成了资本主义的技术权威的黑帮凶。责任制后,爷爷又恢复了职务和职称,再次下到村里承包了这片枣树,爷爷写信告诉我说:他又培育出了新品种,并要我回家吃上一颗。可由于工作的关系,一直没能回家满足爷爷这个小小的心愿。如今站在坟前,望着这片枣树林,心里产生了一股说不出的情感。仿佛又看到了他老人家的身影;那甜甜的脆枣映着爷爷多皱的脸颊,爷爷笑了……

“回来了。”从枣林深处传来一声亲切的声音。我回过身,见是我的小叔;他今年四十多岁了,省林业学院毕业,爷爷去世后,他辞掉了铁饭碗,主动回村又承包了这片枣林。他不但继承了爷爷的全部经验,而且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去管理枣林,使这片枣林更繁茂,也比从前扩大了一倍。

我望着小叔,从他那被风吹日晒的脸和深邃的目光 里,我看到了往日爷爷的固执、自信。我相信再过几年家乡的枣儿,一定会运到北京上海,让北京的人尝尝那又脆又甜的小枣。从叔叔的言谈话语中,我更相信叔叔不会辜负了爷爷的一颗心。

爷爷(之二)

“爷爷”,小时候我这样亲热的喊你,长大了,我也这样亲热的喊你。

你是一颗松树,有皱裂的皮肤,粗糙的手指。从你黝黑的肤色上,我寻找到了自己的根系。

我说,我是土地的后代,农民的子孙。从你那厚厚的老茧上,我读懂了你人生的历史。

我毕业了,迈出了农大的校门。

你笑了,拍着我厚实的肩膀。我说:我不再沿着你的足迹,伴着老牛蹒跚的步履。决心把知识栽种在祖辈耕耘过的土地上。我满以为你会像以前说我淘气,然而从你那双深深的充满了慈爱的目光里读到了你对我的鼓励和信任。

“我要栽花,栽遍村村岗岗”我说。

你点头,笑了。并大声地夸我:“好!这才是我的好孙孙。”

我也点头,在祖辈为我们垒起来的巢上,我要翻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现代化的农民。

爷爷……

爷爷(之三)

在村边的田野里,站着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个子不高,干干瘦瘦,一双细长的眼睛炯炯有神。他七岁给地主扛活,吃的是猪狗食,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后来他参加了回民支队,他的身影在这一片土地上晃动;他的双枪在这一带村村庄庄,田间地头,渠沟路旁响起。解放后他回到了养育他的小村,成了小村第一任支部书记------他就是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为人正直,办事果断,人前背后从不乱说乱动。他养成了起五更睡半夜的习惯,等到人们在钟声之后来到地头的时候,他如同一头老黄牛,早已锄了两圈地了。更多的时间他跑到那片枣树林里翻地,栽树、浇树、剪枝、刮皮。他只知道干活,从不说累。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很尊敬他;见面不是喊叔就是喊爷;每到这时爷爷那张多皱的脸上就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这片枣林,是爷爷当支部书记时栽种的。那时全是他自己育苗、挖坑、浇树,就是为了这片枣林,爷爷成了走资派、叛徒,被批斗、挂牌。那时的爷爷把他的全部情和爱都给了小村,给了小村的人们;给了这片长满刺儿的枣林。枣林很大,方圆五亩,那时我还很小,不懂的爷爷,每到枣儿红透了,压弯了枝头;我们一群儿孙瞪着一双双贪婪的小眼睛望着,趁爷爷午睡的时候便偷偷地爬进枣林,我们小心地猫似地爬上树,一只只圆鼓鼓的,红通通的枣儿飞进嘴里,好甜,好脆;有时我们高兴了竟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大呼小叫,这下惊动了爷爷。

爷爷看枣时会搭起一顶高高的窝棚。爷爷有十多个铜铃,每个铜铃会远远的分散在枣树的四周,一根长长的细细的很难被人发现的铁丝挂在树枝上,另一头牢牢地系在窝棚的一块木板上。他躺在窝棚里,听着收音机里的梆子戏,只要手脚一动,铜铃就会叮叮当当响起来,这样偷摘枣儿的人便逃之夭夭了。

爷爷离开我们好几年了,可那片枣林留给了我们。我没有负他老人家的心,林学院毕业后,我拒绝分配毅然回到了这片枣林,我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认认真真地看护着;每到枣儿红透压弯枝头,我就各家各户去招呼孩子们来拾枣,我学着爷爷的样子,用一根长长的木棍向枣树上打去。压弯了枝头的红红的枣儿,冰雹似的落下来,落在孩子们的头上、身上;孩子们捂着脑袋,嘻嘻哈哈地抢着还时不时地放进嘴里脆生生地嚼着。最后孩子们把肚子填的鼓鼓地,每人装满尖尖的小筐,心满意足地走了。

爷爷出殡那天,村里人们请来了一伙戏班,爷爷很爱听戏,特别是梆子,有时自个儿也哼唱那么两句,听起来也真有那么点儿味。村里人们又请来一伙狮子队来引灵,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地把爷爷送到枣林。那天全村大人孩子都哭了。纸钱烧了足足一大车,把天空都染成了灰色,纸灰也飞满了天空……

爷爷走了,可他的灵魂始终在枣林,每到夜深人静时,我就会看到爷爷站在枣林里,促使我对这片枣林投入深深的情,静静的思 ……

   

爷爷(之四)

我的爷爷,个子不高,干干瘦瘦,一双细长的眼睛,炯炯有神。他七岁给地主扛活,17岁参加回民支队。解放后,他回到家乡,当了村上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当干部,从不指手画脚 ;大事小事 都要带头干在群众前头。从在部队上的时候,爷爷就养成了一个早起的习惯,每天,当人们在上工钟响后走到地头时,爷爷就已经锄了两遭地了。更多的时候,爷爷呆在那片枣林里。枣林是爷爷亲手种下的,他非常喜欢。整天钻进枣林里翻地、浇水、剪枝、刮皮,天天都是披着星星进去,戴着月亮出来。人们都说爷爷是一头老黄牛,只讲干活,不讲回报。

文革时,爷爷被打成了走资派。戴高帽、挂牌子、挨批斗,说他搞资本主义。可是不管造反派怎么批,怎么斗,他还是忘不了那片枣林,一有空,就往枣林里跑。

后来,枣林结枣了。爷爷怕枣还不熟,就遭孩子们的祸害,便就在枣林里搭了个窝棚。在枣林周围,挂了十多个铜铃铛,每一个铜铃铛都用细铁丝系到窝棚的墙上。他躺在窝棚里,只要手脚一动,铜铃就叮叮当当的响起来。这样,人们就不敢到枣林偷枣了。

可是,到了枣熟透的时候,爷爷却各家各户地招呼孩子们去打枣儿。孩子们边打边吃,直到孩子们嘻嘻哈哈地把肚子填的鼓鼓的,最后,再给他们每人装上满满的一篮子。前几年爷爷故去了。他在临终的时候,再三叮嘱我,要我把他送进枣林里。我照爷爷的话办了。在出殡的那一天,全村的人都哭了,哭的最痛的就是那些孩子。

枣林越长越茂盛,人们都以为爷爷还在枣林里翻地、浇水、剪枝、刮皮,不停地忙活着,还不时听到孩子们打枣吃枣的欢笑声。

 爷爷对我说(之五)

十一月一日,每到这个时候,爷爷就会向我走来。那古铜色人的 脸上,沟沟坎坎的皱纹里淌着硝烟和腥风血雨的日子。

我说:“爷爷你说吧!”作为他老人家的孙儿,我理解他的心情 。

爷爷双手捧着一张发黄的照片,紧紧地贴在胸前。我迎着他老人家远远地伸出双手。

爷爷说:“孩子,要记住啊……”这是爷爷讲述的第一句话。我知道峥嵘岁月的往事,常常引起他老人家的回忆。

那年爷爷在农民讲习所,亲自听到那位湖南教书先生讲解的真理;黄埔军校又结识了大胡子主任。在无数热血男儿血洒疆场中,爷爷的双眼与他的双枪一样喷着怒火。

大革命失败后,爷爷接到湖南先生的指示,在那位大胡子主任的布置下,回到家乡。

在家乡弯弯流淌的运河边,在黄沙飞扬的千顷洼,在村与村,户与户的平原小村里,爷爷的战友在爷爷面前一个个倒下了……

我接过爷爷手中的照片,照片上爷爷站在一位伟人旁边,我觉的他是那么伟大。

 五

爷爷流泪了,我也流泪了。

“孩子,你是文化人,这张照片……”望着他老人家的目光,我接过他的话:“这张照片,我收下了,我会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来珍惜……”

 六

如今,我来到爷爷的墓前,双手捧着那张发黄的照片,向他老人家述说着如今的变化,述说着祖国飞速发展的今天。

作者简介          

金秋,男,原名金希同,省市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散文诗《爷爷对我说》获中国鲁迅奖。出版诗集《土地上长出的叶片》。荣获首届雁翼诗歌奖大雁奖,短篇小说2篇获《小说选刊》三等奖,中篇《古墓幽魂》获三等奖。杂文《享受孤独》获“祖国好”华语文学一等奖。散文《诗苑漫步》获散文论坛征文一等奖等。散文《西安纪行》在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中获最佳城市散文奖。纪实散文《我的老师》获“感恩人生”全国纪实诗歌散文大赛中一等奖。组诗《我走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当代百名诗词格言家作品集》一书中获一等奖。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2--3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