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作家】陈文|让爱看得见(江苏)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作者简介

陈文,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教育专著8部,出版儿童文学《龙儿》作品集,在《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研究》《语文世界》《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教育论文100多万字,在湖南《小溪流》、吉林《参花》、《散文百家》《贵阳晚报》、《翠苑》、《常州日报》、《洮湖》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0多万字。

· 让爱看得见 ·

                        ——记常州市金坛区虹桥幼儿园李旭霞老师

文|陈文

爱如一股清泉,灌溉着孩子们成长;爱如一对翅膀,承载着孩子们飞翔;爱如一徐风帆,带领着孩子们起航。

——题记

“没有爱就没有激情,没有爱就没有热情,没有爱就无从谈责任心。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只要心中有爱,就会事事有爱,时时有爱,就能赢得孩子的喜爱。”这话虽然出自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之口,而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却给人以震撼。李旭霞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一路执着,坚定地行走在“师爱”之路上,默默地呵护着幼小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

让爱看得见,呵护是唤醒新生的希望

2013年8月26日,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安安跟随妈妈一起参加幼儿园的亲子体验活动。孩子全程关注点都在妈妈带来的平板电脑上,与小朋友和老师都没有互动交流,当时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二天妈妈来园说,安安就喜欢拿着平板电脑,除睡觉不拿,其他时间都拿着。听完妈妈的话,李旭霞老师心想:上幼儿园肯定得参加集体活动的,这样拿着肯定不方便,我一定要帮助孩子来改掉这个习惯。李老师抚摸着安安的头,指着教室里的写字板说:“安安,你把手上的平板电脑先给我,我们一起玩写字板好吗?”拿走了安安的平板电脑,谁知他开始烦躁,趴在地上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李老师琢磨:安安喜欢平板电脑,可能就是平板电脑上会出现文字和图片,如果写字板上也能出现文字图片等,是不是就可以吸引安安的注意力呢?聪慧的李旭霞老师随即在上面写了数字“1”,并说:“1”。安安马上脱口而出 “1”;李旭霞老师又写了“老师”一词,告诉他这是“老师”,安安也跟着念“老师”。李老师如释负重,心里乐开了花,终于找到了解开安安心思的钥匙。这孩子对汉字特别敏感,随后的日子里,李旭霞老师就利用这块小小的写字板和安安交流,比如去厕所、喝水、游戏等等。日复一日,一段时间的相处,安安如自己的名字一样,非常安静。可最让安安妈妈开心的还不止于此,长这么大,安安没叫过妈妈,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当李旭霞老师在写字板写下“妈妈”一词时,意想不到是安安微笑着对着李旭霞老师喊了一声“妈妈”!安安妈妈当时听了,眼泪夺眶而出。孩子5岁了,还第一次听到他叫“妈妈”。李老师就是这样,把每一个孩子视如己出,把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看成一轮崭新的太阳,把每一个生命的蓬勃迸射,凝成万丈灿烂的阳光。带着爱出发,就能把教育的阳光射进孩子的心灵,呵护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呵护是唤醒新生的希望。

师爱,不就是一种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守吗?正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所展现的那样,教育是一份特殊的责任、是一种别样的执着,虽没有什么经典的对白,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事迹,在平平凡凡中却为人们展现着人间的大爱。

让爱看得见,沟通是通往心灵的桥梁

沟通是爱意表达的彩虹,如春天的暖流,似夏天的朝阳,像冬天的炉火,是人与人之间架起的一座通往心灵的桥梁。李旭霞老师只要有时间,都要进行家访,和孩子的父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家访过程中,有的家长迫不及待地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有的拉住她就说孩子什么地方还需要老师好好管教;有的赶忙讨教教育孩子的良方……

多多,一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女孩。一双明亮的眸子里盛满了清澈、机敏,她活泼开朗,天真可爱。有一段时间,李旭霞老师发现,原本每天都穿得漂漂亮亮上幼儿园的多多,接连几天头发都乱蓬蓬的,上课时也没有以往专注,目光飘忽不定,不是不停地看着周围的同学,就是盯着一处一动不动的发呆,只要周围有一个同学动一下,她的双眼就像镜头似的迅速扫描过去。李旭霞老师看在了眼里,放在了心上。下课后,李老师把多多带到办公区间,亲切地问:“多多,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多多怯生生从李老师臂膊中抽出手来,突然哭了起来,泣不成声地说:“我要妈妈!”。多多的哭诉搞得李老师措手不及,细心的李旭霞老师觉得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然,一向开朗活泼的多多不会哭得这么伤心。李老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安慰多多说:“多多不哭,妈妈会回来的”。下班后,李旭霞老师顾不上自己的孩子,立即赶往多多的家里,问了多多爸爸才知道,原来多多妈妈好久不回家了,夫妻之间因一些琐事而吵架,闹得准备离婚。李旭霞老师把多多在幼儿园的情况告知爸爸,好心劝说,为了多多她愿意做双方的调解人。经过李旭霞老师的调解,多多父母化解了矛盾,和好如初,多多那灿烂的笑容又回到了幼儿园。

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一次真情温暖的拥抱,都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一路带着爱出发,李旭霞老师做到了,是她让沟通随着家访之路缓缓延伸。

让爱看得见,游戏是开发潜能的动力

幼儿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李旭霞老师深有感触。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户外活动,李老师都从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幼儿在做中乐学、玩中乐学,充盈游戏精神,玩转材料,玩味童年,激活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实现自然地成长。这是李旭霞老师多年来的孜孜追求,也是另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其认知是抽象、空洞、枯燥的,为了帮助幼儿多元、形象、高效地学习“图形的乐趣”,李旭霞老师先借助先进的触摸屏,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孩子认识日常较为常见的图形,其次组织开展图形匹配游戏,让孩子在触摸屏上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再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家里、教室里、超市里见过哪些图形,最后请小朋友试着讲一讲这些图形的作用。文坛巨匠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李老师这样的数学游戏课枚不胜举,不真是“爱孩子”的真实写照吗?

工作以来,李旭霞老师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们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月,阳光和煦、春暖花开,她带领孩子们去金坛体育馆的大草坪上放风筝;七月,天空蔚蓝、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她和孩子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十月,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她和孩子们一起去南州里公园的小树林里捡落叶,回来后洗洗干净,教孩子们粘贴成各种小动物;十二月,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她又在青年广场上陪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爱是教育世界里无声的语言,但它却可以传递最真挚的情感,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了爱,虽然不能解决教育里的所有难题,但如果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将会是苍白而无力的。

她,曾经坚持三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陪伴着一个“问题”儿童,让孩子体悟真正的无畏与坚强;她,曾经为关注孩子,家访无数,跟家长促膝谈心,探讨家庭教育,挽回了一个家庭的婚姻和幸福;她曾经利用假期,带领孩子参加各种丰富的体验活动,引导孩子坚定地迈开了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脚步。

任何一个教师,只要拥有无私的大爱,拥有责任心,拥有执着期待,一定会领会到教育的美丽与幸福!一路走来,李旭霞老师带着爱出发,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真诚的微笑、灼热的情怀、满腔的师爱,点点入地,这一路的爱,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李旭霞,二十年的辛勤耕耘,二十年的默默守望,二十年的桃李芬芳,二十年的初心不改,爱在路上,让爱看得见,记录了她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百姓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