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与扎实

 璇琮坑 2020-08-18
【注:微博转发的启功谈执笔,充分展现出大师如何思考。爱新觉罗家,有那个资源,从小系统的培养幼蛙。绝顶高手,基本功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教法、学法,都不同。教学大纲,只是负责脱贫的。】

  中国的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很多学科的世界排名,位于前列。但是,在艺术领域,前十的学科都罕见。中国的美院,在美术学科建设能力上,同西方比差距很大。问题出在哪里?
  神兽,美术学习方式,算是基础很扎实的。但是,他的基础训练方式,也是相对浮躁的。幼儿学习美术,第一关是色彩。正确的学法,应该有一个漫长的涂鸦过程,把孩子对色彩的理解彻底激发出来。
  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天天玩染料,在画布、画纸上乱涂,因为,家长不能理解美术的正确启蒙方式就应该是乱涂色,就会导致教学无法延续。市面上有的各种涂色书,按行家话说,就是玩,就是练练手、熟练下技巧。正经的,有针对性的,对色彩进行系统训练,我没见过一个美术机构能够做到。这就是为何,很多职业画家,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机构学习的原因。更何况,还有很多国画机构,上来就教孩子临摹,更是南辕北辙,破坏了孩子美术基础锻造过程,孩子的美学功底就不够扎实。
  神兽,学了大概一年的色彩。但是,他的色彩还是偏弱。准确的讲,没有哪个孩子的色彩不弱。上了那么多课,只有一幅画,出现大师色彩的感觉,那还是大概率瞎蒙的。正确的学法,应该是把孩子熏陶的,一出手就是色彩感染力极强。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资源去投入。这就是个权衡。
  权衡后的结果,课程体系设计,就会演变为:第一年色彩,第二年线条。在玩线条的时候,穿插着对色彩的深入推动。慢慢的迭代,慢慢的升级,慢慢的培养。这么做,跟美国的美术教育比,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美国的美术机构培养小孩子,上来就是一顿乱整,天马行空的涂鸦。因此,国内的小孩,在美术教育上,从起点就基础不扎实,这直接导致成年后平均水平很难高
  美术如此,数学、英语、语文,道理是相似的。
  基础扎实、进度快,是镜子的两面。任何学法,都是要权衡。第一年,学习加法。第二年,学习减法。这种学法,是不是有过度墨迹之嫌?
  教过孩子算数的都知道,加法是一切计算的基础。简单的加法,是最应该耗时耗力教出来的。每个孩子,一年的数学课总时长,是有限的。而且,大多数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小孩,没有那么多课外学习机会,只能把课堂时间利用好。但是,加法这种基本功,必须要练的多才能过关,就只能拉长进度条。从教学大纲的角度看,全中国都用一套大纲,必然导致发达地区跟农村一个速度要求。这种大纲速度,是针对课外学习时间很有限的孩子准备的,不适合超常学生。
  学习美术,1周1课时学习1年,其效果不如,1周2课时学习半年。因为,时间周期越短,感觉越好。美学,是非常强调感觉和持续性的。数学的道理是相似的。每天1节数学课,一个月20节课,其效果,不如每天2节数学课,半个月20节。因此,高手会把这个游戏改为,更短的时间,更高的频次,不断曝光,让孩子大脑适应加速成长的节奏
  快,才能更加扎实。快,导致在短时间内密集刺激大脑。火云邪神,说的一点都没错。天下武功,唯快不败
  你,为何那么激进?我,激进么?
  美术生,真厉害的,不是1周2课时,而是,天天2课时。你若见过那种学前就天天刷课的小孩,你就知道美术功底厉害的孩子长啥样了。美术,没有任何捷径,就是不断的画。数学,道理是一样的。刷课、刷题,不断的推进,别无他法。你刷的越快,基础就越扎实。你越激进,孩子就越接近神。因为,成长曲线,并不是想象的线性
  快,并不意味着,每一步需要的积累绝对量不足。恰恰相反,快需要更强的量的积累,否则,根本做不到。遇到色彩感觉超过神兽的小孩,我不用问他、她家长,都能猜到,这孩子霍霍过的染料、纸的绝对量肯定超过神兽。这种问题,不需要思考,答案一定是量变引发质变
  天牛,就是扯淡。纯自然成长的大牛,是没遇到科学培养的神牛。你在家把画临摹的跟画家一样,顶个毛线了。在错误的道路上努力奔跑的结果,就是错上加错,还不如原地不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