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面的三秋是多久?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沧海一粟1951 2020-08-19
情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面的三秋是多久?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开始遗失,有可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于密切,反而导致了一些本应该有的浓厚感情的变淡。在我国的古代,恋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少,而饱受中国传统礼教约束的人们是不会很容易的当面表达情感的,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互送情书。

和其他的书信文件不同,情书中的用词可以极尽缠绵,而其他的书信往往都是要遵循着正式的格式约束,这也是因为情书实际上是恋人最为直接的内心沟通,里面的文字也多是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在情书中,想必分离的二人都会有一种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而这句话也被我们用来表达自己对恋人的思念。


“三秋”二字,这两个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呢?是真的三个秋天的意思,那样的话便是三年的时间,但是我国古代对于年的表达往往是用“岁”这个字,究竟有什么讲究?虽然被使用了很多次,但是相信大部分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最困扰大家的想必便是

其实讨论任何的诗句,都要将其放回到原来的语境下进行探讨,这句话也不例外。此句的出处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诗经》,在诗经中有很多表达恋人之间关系的诗句,其中大多是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原句的内容是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而在原文段中,出现了“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

这三句话的关系层层递进,想必熟悉中国古文学的朋友们已经能够看出是从月到年的过度,而其中的岁便是表示年的意思,而夹在中间的三秋实际上是在月和年之间的时间长度,根据我们的理解,应该是三个季度的意思。


诗句要讲究自己的语感,而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正好能够将语感提高到极为流畅的程度,一天没有见到,相隔如同三月之久,此后更是十分相互思念,甚至成为了三年的感觉。这种从三个月到九个月再到三十六个月的思念可见有多浓厚。

当时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能够充分理解诗句的含义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在诸多专家的眼中都对这句诗词抱有疑惑。疑惑点便是这首诗词的思念对象真的是自己的恋人吗?

诗词从采葛入手,描述的对象究竟是自己的恋人还是朋友都不得而知,而且还有一种较为大胆的想法,这首诗词只是为了描述采葛这个活动,这些就不是我们能够张窝的内容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之间的距离被逐渐的缩短,在很多人眼中,距离已经不成问题,如果想念了,可以一个电话或者一个视频过去,我们无法理解古人因为分隔两地,只能通过书信联系的苦楚,不过不管怎么样,正是因为当时的情感无法得到即时的宣泄,才会诞生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