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届“龙腾杯”2020年征文大赛(小说)单斐:小仲和老仲(45号)

 龙溪文学驿站 2020-08-19

   龙  溪  文  学      

第 385 期

来稿须知

没在其他微信公众号首发的文字均可。拒接一稿多投!


小仲和老仲

单斐

老仲家的小儿子得了神经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最早发现小仲不对头的是羊倌马老三。
马老三老光棍一个,陪伴他的就是这一群羊。马老三原来也有过老婆,就因为他好喝酒爱美食,整天泡在酒缸里,家里养的羊几天就被他烤一只,久而久之练就了烤全羊独一无二的绝活。结局就是家里的羊全被他烤光了,媳妇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再无音讯。马老三从此变成孤家寡人,被村民戏言好吃好喝跑了老婆。
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带上酒葫芦干粮咸菜,赶着他心爱的羊群来到村东南不长庄稼只长草的荒草地,羊悠哉的啃草他悠闲的躺在高坡上,在这个被当地村民称为“不毛之地”的荒滩野岭上一呆就是一天。
这是三水交汇之处,荒草丛生沟壑交错,没有半点平地。这里人迹罕至,简直就是马老三的独有天堂。就在这几天,马老三发现村西老仲家大学刚毕业的小儿子会经常出现在这里。马老三心生纳闷,他怎么会跑到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马老三不动声色的观察了好几天,发现有点不对劲儿,小仲面对这荒滩野岭,时而大笑时而深思,有时候坐在水边一动不动,一坐就是一上午,还有时疯了一样上跳下窜,围着河沟从东跑到西,又从西跑到东,反反复复神神叨叨,见了马老三也不打招呼,总是自言自语,着实有些吓人。
神经病啊!一个不祥的预兆涌上马老三心头。这上学上傻了的不再少数,邻村就出现过学痴呆了的。
要知道,小仲是这个祖祖辈辈刨土为生的小村庄走出去的唯一一个大学生啊!村里的老人都对他投来惋惜的目光。
“哎!好好的孩子得上这个病,怪可怜人的。”
“小时候多么听话招人喜欢的个小孩,哎!”
人们七嘴八舌的带着对小仲的怜惜低声议论着。
消息传到老仲的耳朵里,老仲先是一惊,随即反驳道,“不可能,我自己的孩子还不清楚,我看是你得了神经病了。”老仲没好气的愤愤的和来送消息的马老三说。
“真是好心当了驴肝肺,不信拉倒!你注意看看你儿子的表现就知道了。真是狗咬吕洞宾........”马老三骂骂咧咧气呼呼的离开老仲家。
这无风不起浪,老仲回想这几天自己走在路上,乡亲们看他的眼神也是怪怪的。不觉眉头紧皱,一种不祥的预兆涌上心头。
老仲开始注意观察小儿子的一举一动,这不注意观察则以,这一观察还真就有些不对劲。原来多语健谈的小儿子变的沉默寡言,吃饭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走神,还不是的自己略有肯定的不断点头。吃完饭就钻进自己的屋子,老仲偷偷在窗外观望,发现他在一张纸一张纸的画画。这个老仲倒不怀疑,因为儿子就是学习的园林设计专业,画画就是他的老本行。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就让老仲不能淡定了。只见儿子越画越来劲,一边画还一边笑,笑完了又面无表情凝视一会儿,又摇头又叹息,最后干脆一头扎到床上一动不动。
现在,老仲开始回忆马老三和他说的话,此时此刻儿子的表现如出一辙。这是哪辈子做了孽啊!老仲一拍大腿,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儿子照旧一天不着家的疯癫着,病情大有加剧之势。村里人不断地向老仲反应,“你儿子的病情更厉害了,赶紧送精神病院吧!”这几天老仲跟踪着儿子,发现他在村里围着废弃的石磨、石碾发呆。这是石神上身,病根找到了,老仲心里有了底,打定主意找邻村牛神婆给驱邪。

老仲小儿子失踪的消息在小村再一次成为爆炸新闻,本来是小仲给老仲留下一张纸条说是暂时离开几天,回来必有惊喜。被传成了“小仲神神叨叨的离开了家,也不知道痴到哪去了。”

就在老仲顶着压力和风言风语度过的第六天,儿子兴冲冲的回来了。看着满面红光带回资金的儿子,老仲坚信儿子根本就没有神经病。

小仲把自己的计划和老仲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老仲听完更加坚信儿子不但没有神经病,而且还是绝对的精明创业者。老仲打心眼里佩服小儿子,还是年轻人有眼光,有魄力!老仲决定跟儿子一起干。

小仲和老仲要承包村东南野地的事又成了村里的一大新闻,村里人又开始嘀咕上了,这是老仲也跟着被传染上神经病了。那片荒坡野岭,白给都没要的地方,这爷俩还要承包。这不是笑话吗?往后有好景看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全成了这个。

说干就干,工程图纸小仲早就设计成功,建筑队到达后依势而建,不出三月的工夫如同魔法般的冒出些亭台栏阁,茅屋草垛,小桥流水,卵道交错,村里废弃的石磨、石碾点缀其中,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久一座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的民俗观光园建成了。

村民们看的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开始对小仲父子投来羡慕的眼光。

惭愧的自嘲,原来我们才是神经病啊!

小仲占了马老三的放羊牧场,他可不乐意了,来和小仲理论。小仲笑嘻嘻的早有准备的告诉马老三,“马叔,我早就给你物色好工作了,往后就到我这里发挥你的特长,到咱观光园里烤全羊,月工资给你五千,管吃住还有酒喝,怎么样!”马老三像在梦里一样,不敢相信又确认了一次后,滋儿的围着村子宣传了三圈半。
马老三这一宣传不要紧,满村的大爷大娘们都来找小仲要工作。这些早就在小仲的运筹帷幄之中,告诉他们尽管在家中等好消息。
民俗观光园开业后,游人如织接踵而至。全村的留守老人都派上了用场,闲置的老人妇女平日擀单饼,春天包荠菜饺子、做菜窝窝头,夏天蒸地瓜叶,秋天冬天烤红薯。大老爷们儿则表演古法碾米和磨面,套上毛驴表演压麦场,各负其责好不热闹。
昔日无人问津的荒滩野岭沸腾了,这些习惯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老农民,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跟着小仲富裕了的村民们感慨道,我们守了几辈子的荒地谁能想到会变成聚宝盆。知识改变生活,一点都不假啊!
偏僻的小村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正在陆续的赶回村里,他们要和小仲一起把村庄建成人人向往的小康村......

(校编:肖桂芳)

作者简介

单斐,山东高密人,现供职于孚日集团,《孚日报》通讯员,中国家纺协会注册设计师,高密红高粱文学社会员。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红高粱文化》、《渤海文学》、《作家驿站》、《乡韵文学》、《龙溪文学》、《九州作家》、《潍坊日报》、《故事会》等各类平台报刊,多发表于文章阅读网。

顾   问:申平(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

主   编:毛小玟(龙溪文学会会长)

副主编:金文发(龙溪文学会副会长)

编   委:钟子阳、梁汉林、枫叶、黄嘉兰

主   播:叶志平、青春、葛奎兵、长安

               玉兰、李淑转、姜敏 

排   版:李修鹏、肖桂芳、侯荣玉


关于福利

欢迎来稿 !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投稿类型为美文、诗词、小说、历史、音画、娱乐、摄影,书画,文学评论等。

请自选原创作品,最好已经在纸刊发表且未在公号发过的文稿,百字内个人简介,直接粘贴。长篇小说可以附件形式。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请主动加微信13103357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