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中80万国民党军,被歼灭55万,剩余的20余万最终下场如何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08-19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西至河南商丘,北起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与国民党徐州集团展开了一场大决战,史称“淮海战役”,又称“徐(州)蚌(埠)会战”。

▲北线集团覆灭,总指挥杜聿明被俘

淮海战役中,南线20余万部队逃脱覆灭命运

在1948年11月6日战争开始到次年1月10日战争结束的几个月里,解放军方面共伤亡13万余人,共消灭或改编徐州“剿总”总司令长官刘峙麾下4个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黄维第1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李弥第13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1个绥靖区(冯治安第3绥靖区),共计22个军55.5万人。

但据统计,当时在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实际上共计80万人马,那么除了被消灭的55万余人外,另外20余万人的下场如何呢?首先说说这些部队的组成情况。早在1948年10月上旬淮海战役爆发前夕,徐州“剿总”就在淮河边的蚌埠成立南线指挥所,由“剿总”副司令长官李延年兼任指挥所主任,负责指挥撤退至此的部队。

▲徐州“剿总”司令也逃往南线

南线部队编制庞大,但士气低落、战力不强

当时,该指挥所下辖的部队相当多,包括刘汝明第4绥靖区的第55、68两个军,还有1948年4月被歼灭后在此重建的第96军,原属孙元良兵团的第99军和从塔山前线海运回来的第39、54军。后来,刘汝明部被改编为第8兵团,另外4个军被整编为第6兵团,由李延年兼任兵团司令。

这6个军和驻扎蚌埠的交警第9总队等虽然编制庞大,人数也不少,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刘汝明部的两个军是西北军杂牌,常年装备和兵力补充不足,靠着消极避战,才得以长期保全。李延年虽然是中央军嫡系将领,但其麾下的第96军、第99军都是重建的“二茬货”,第39军、第54军在辽沈战役期间为了增援锦州而伤亡惨重,又从东北一路坐船过来,尚未休整、士气低落。

▲李延年、刘汝明在前线指挥

在淮海战场逃脱,但最后还是覆灭

但是,这些部队的运气还不错,他们处于淮海战场的最南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仅60万人,从一开始就把北线的黄百韬兵团和徐州杜聿明集团当作主要打击目标,对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则一直以阻击为主,迟迟没有派主力部队围歼,当淮海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这两个兵团见势不妙,慌忙南撤,令刚刚经历连番大战、非常疲惫的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追之不及。

不过,随着全国的解放,这些部队并未逃脱覆灭的命运。其中,李延年第6兵团:第99军所属3个师中,第92师、第268师在渡江战役中被歼灭,第99师在上海战役中遭重创,残部撤至台湾。

第96军所属2个师中,第141师在渡江战役中被歼灭,第212师一路逃至福建,先在福州、厦门等地被歼灭大部,残部在福建永泰县投诚。

▲上海战役中第6兵团余部遭重创

第54军作为陈诚“土木系”硕果仅存的部队之一,奉命驻防上海,并在上海解放后第一批撤至台湾,是国民党军中极少数建制完整撤至台湾的部队之一。

第39军原本隶属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因此淮海战役后被调往广东,1949年10月在广东战役中被全歼。

刘汝明第8兵团在淮海战役后退守长江防线,但渡江战役一开始就脚底抹油,从长江边一直跑到福建厦门的海边,最终被华东野战军追上,将其全歼。

▲渡江战役中刘汝明兵团抢先逃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