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山石 ▕ 雕刻交流 | 寿山石磨光工艺浅谈

 仰望太空生敬畏 2020-08-19

早在清康熙年间,高兆《观石录》中就曾介绍寿山石磨光术,文曰“石初刨,须琉球砺石磋之,既磋,磨以金阊官,磨竟,以水浸叶,纵横揩拭,无有遗痕。然后取麛平置几案,运石上,徐发其光。”文中详尽而贴切地描绘了寿山石磨光工艺,其材料之考究,工序之繁琐由此可见一斑。虽然贵为天谴瑰宝,但寿山石的质地、色泽只有经过打磨揩光之后才能得以充分表露,它是寿山石雕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寿山石雕区别于其他同类石雕的重要标志。

南朝寿山石雕猪

从出土的历代寿山石雕实物看,自南朝至两宋的石俑,均未经打磨揩光。元、明时期的石雕始行磨光,但工艺还比较简单、粗糙。清代以后寿山石雕进入帝王、宦官之门,成为文人墨客珍藏瑰宝,印章和文玩之类小巧雕品风靡一时,寿山石雕工艺进入成熟期,民间艺人开始讲究作品的磨光,力求使寿山石天生丽质,更加呈现灿烂夺目、流光溢彩,从而提高作品的视觉感受、审美品位与价值。

木贼草

随着行业的发展,寿山石雕为越来越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广大的爱好者所青睐,其产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磨光工艺中的金阊官、叶和麛等来源稀少,无法适应需求,渐而改用木贼草、冬稻茎等替代。一些古董商和收藏家,根据经验自制“桐油瓦灰砖”作为精磨工具,时时进行保养、磨研,使石头益加温润、莹亮。

各种型号水砂纸

磨光工艺作为寿山石雕作品最后一道工序,看似简单其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均不可忽视。由于机械日益完善,现代技术也介入到磨光工艺中,使磨光变得更为便捷,但是,工具的减省使手法上把握的分寸显得更为关键。一件作品用水砂打磨后擦干水要立即进行刷油保养,如果打磨一半应先放进水里保养,以便下次继续打磨,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容易裂伤、爆裂。

手工抛光时用不同型号的砂纸一道道打磨,步骤为:砂轮机磨好的石雕,用水砂纸240、800、2000、3000号一道一道抛光,最后用5000号慢慢打磨,这时候作品基本上就会非常光亮,抛光好搽油保养。

由粗到细水砂纸磨光

不同雕刻技法的作品在磨光中要区别对待,恰到好处的磨光对作品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则破坏了作品的艺术性。例如对磨光工艺要求极高的薄意雕,磨光中要了解作品本身线条所传递的中国传统国画韵味,线条的层次、布局的疏密等,磨光时手法要极其细腻、精微、轻灵、稍微不慎就会使原本浅刻的线条变得模糊,或者使线条的粗细变化丧失,从无法感受创作者在道法上的抑扬顿挫,影响整体的韵味和价值,因此,很多雕刻薄意的艺术家都希望能够亲手对作品进行磨光,以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其它雕刻技法的作品,磨光工艺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在不断地实践总结可行的经验。

寿山石磨光工艺中,不仅要做到点、线、面同时观照,还要对作品的艺术内涵和雕刻技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最后一道工序中完美收官。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