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人不识吴鸣霄?

 读懂财经 2020-08-19

吴鸣霄先生要出席2017NICC投资者大会暨股权嘉年华,还要发表「我的新三板投资方法论」的演讲,确定吗?

许多朋友向读懂君求证。毕竟纵横资本市场20余年,这位精明的上海人鲜有参加公众活动,此次高调出席,颇感意外。

吴鸣霄不喜欢热闹,最终接受读懂君的演讲邀请,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原因应该是:他也在新三板市场寻找机会,找到优质而估值合理的股权。

和沪深交易所一起成长起来,并且赚到巨额财富的人,看到一个新兴的边缘化的庞大股权市场,不会错过的。

“您想讲什么主题?”吴鸣霄先生回答读懂君:“我就讲我是怎么做投资的,我是怎么赚钱的,他们以前都没听过,一定会喜欢。”

吴鸣霄拥有很多个头衔,“ST大亨”、“资本大鳄”、“中国巴菲特”。但他的投资时间很长、投资品种很多,投资经历非常复杂,绝大部分的投资都并没有公开。谁才是真正的吴鸣霄呢?

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投资者

ST大亨,这是外界给吴鸣霄的称呼。他的确买过诸多ST股票,并且赚了大钱。

2009年,吴鸣霄一度同时持有过7只ST个股。ST中房、*ST筑信、ST昌鱼、ST厦华、ST东海A、*ST北生以及*ST夏新。后来,这些公司部分脱帽,部分被重组。

现在它们一部分重组,一部分摆脱ST的帽子。它们现在的名字是中房股份、海航基础、*ST昌鱼、厦华电子、*ST东海A、ST慧球、象屿股份。

吴鸣霄凭借的是对宏观深刻的理解,“金融危机之下,企业重组会加剧,ST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会凸显。”事后证明,吴鸣霄的判断是正确的,一年之后,他在这7家公司上获利1.6亿。

客观的讲,ST大亨形容吴鸣霄又是非常不准确的。ST股的投资只占他所有投资的10%,仓位并不大。因为ST公司市值较小,所以吴鸣霄的名字往往进十大股东,因而出名。

“2006年,吴鸣霄曾拥有4500万份包钢权证,占其流通量的5%,这是相当大的一笔投资。”吴鸣霄身边的人曾对外透露,“2006年万科A(000002.SZ)的前20名无限售条件的A股股东名单中就有吴鸣霄的身影,其重仓持股数量达到2400万股(按当时市值其身价超过3.7亿)。”

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成立发展至今,吴鸣霄始终站在资本浪潮的最前沿,从认购证、职工股、认购新股、B股到法人股,投资ST重组股到新兴产业公司,吴鸣霄每次都能以敏锐的眼光抓住每一次机会。

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准确总结吴鸣霄的投资风格。概括地讲,吴鸣霄是一名对于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有深刻理解的一名投资者。

即便这么讲,也不够准确,吴鸣霄也在投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最近一次他被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乐视网(SZ300104)。

不可思议的把握时点的能力

吴鸣霄投资更加过人的地方在于,他比任何人都能抓住时点。在机会发轫之前悄然布局,在风险爆发的黎明悄然离开。

2017年乐视网一季报,鑫根资本、吴鸣霄退出十大股东行列。随后,乐视网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至今仍然无解。

在赞叹吴鸣霄的逃顶技术时候,一个被忽略的重要细节是:他几乎是最早投资乐视网的个人投资者。

2011年的年报中,吴鸣霄持有156万股,占比0.71%。随后数年,乐视网几经波折,吴鸣霄一直持有乐视网股票。直到2016年,吴鸣霄以1280万股,仍然名列第十大股东。直到2017年一季报才撤出。

用前复权计算,乐视从2011年到2017年一季度,股价从60元一路上涨到600元上方,上涨幅度超过10倍。对于乐视网的投资,获利应该在3亿元以上。

从进入到退出乐视网的时间点,吴鸣霄的操作都无可挑剔。他到底是如何一眼相中了创业板上最明星的公司,又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恐怕要到9月17日2017NICC现场才能知道了。

不管投资ST股,还是创业板,吴鸣霄几乎无往不胜。但如果把他定位成一名二级市场投资人,又狭隘了。实际上,他的投资几乎无所不包。

无所不投的吴鸣霄

国鸣投资董事长秦毅曾和吴鸣霄有十年合作,称“上海像他懂这么多的人不多”

“譬如信贷违约掉期产品等金融产品,还有各种高科技前沿知识,比如苹果的APPSTORE 平台、 超导输电缆和无人飞机,他都非常了解。”

“丰富的知识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他订阅的报纸杂志更是有20多本,包括专业性很强的中科院和中国工程学院的学术院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科技评论》。”

“吴鸣霄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他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1年要和200多个企业家见面会谈。有一次,我们去参加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当时在美国呆了5天,吴鸣霄5天飞了8个城市,会见了大量的企业家和华裔科学家。”

过去20年,中国资本市场几乎每一个暴利的品种:认购证、职工股、认购新股、B股到法人股,投资ST重组股到新兴产业公司,他都参与其中并且大获其利。

2016年,媒体就已经爆出吴鸣霄在布局国内文交所市场。他的投资清单中还包括了3D打印、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一系列前沿的科技。

吴鸣霄不仅仅一名资本市场不断寻求机会的投资者,他更在关注那些可以改变人类生存状况的科技和技术。

2003年SARS时,吴鸣霄被媒体报道为上海第一个捐款的年轻人,获得国家卫生部表彰。2008年汶川地震,吴鸣霄夫妇捐赠两所希望小学。2009年春节,鸣基金派出工作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大学和火车站派发爱心礼包,鼓励大学生在金融危机下自强不息。

投资仍然是他的本职工作。对于新三板这样的新兴市场,吴鸣霄自然不会放过。他早已买入新三板公司股票,并且还在物色更多。

实际上,吴鸣霄的个人投资风格其实非常适合新三板。新三板一万多家企业,优质标的并不少,加上价格相对较低,流通性低,成长空间巨大,几乎是为吴鸣霄这样的投资者定制的。

很难用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来定义吴鸣霄,他太复杂。作为一名顶级投资者,他出现在每一个暴利的地方。

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了解这么一个复杂的、多面的、又无往不胜的投资人,就在2017NICC投资者大会暨股权嘉年华。

第一次听吴鸣霄分享投资的机会

一直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吴鸣霄,本次将特别出席由读懂新三板发起的2017NICC投资者大会暨股权嘉年华,与1000+顶级投资者、200+优质企业面对面深度交流,其对新三板的青睐之情溢于言表。

届时,吴鸣霄将会现场发表题为「我的新三板投资方法论」的演讲。新三板到底具有怎样的投资价值?投资大鳄吴鸣霄有什么令人茅塞顿开的见解?这位超级牛散的投资方法论,又对于在座的在新三板淘金的各位有何指导意义?2017NICC股权大会暨股权嘉年华,我们见分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