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鉴于短期涨幅巨大,当时决定适当调仓,逐步减少杠杆,信立泰均价38.12元出,安井食品均价134.11元出,23.12元融资买入部分仓位科伦药业,后续24日对科伦进行了加仓,成本控制在22.9元附近,目前看安井食品是卖飞了,今天最高都干到170元以上了,抱团坐庄往上拉高实在太强悍了,已经完全不考虑风险因素,就是拉高再拉高,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对该公司的认知,现在说再多也会被安井食品的粉丝认为我是酸葡萄心理,卖飞了也就只好认了,后续有大幅调整的时候,至少我没股票也就不害怕了,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还好信立泰出在相对的高位,二级市场最大的存在价值可以自由的买卖,适当的操作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按照今天的价位我相当于规避了信立泰近13%的回撤,同时在科伦药业身上还实现了8%以上的盈利,这么一算心理就平衡了,当然了后续可能信立泰大涨又抹平了这些账面收益,换股变成了不划算的操作,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正是其魅力所在吗!今天看是非常好的操作,过两天再看就变成了懊悔的拍大腿,这就是股票这就是人生,但是至少目前我的持仓都不是处在高位的风险股,都是相对需要补涨的低位股,这也许能让我安心不少吧,毕竟控制风险永远是我第一位的选择。 很多朋友对我信立泰换科伦非常不理解,认为我信立泰研究的如此透彻为何就换了基本不发言的科伦,其实这两家股票我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我认为都是好公司,都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了各自不同的困难,这里面就需要比价,在一个时期内,谁相对更不给市场看好,谁后续会有利好消息刺激,谁在某个时点能释放上涨的动力,在某个时期谁赔率更高一点。这些只要对公司有深入研究的话都算明牌,比的其实就是耐心而已。其实我夹袋里的医药股还有好多都有深入的研究,比如康缘药业和华东医药,2019年国情节前18.38卖掉康缘药业,在19.9左右补了信立泰,就是基于比价。 当时就是判断康缘药业后续没有什么能刺激股价的利好消息了,后续反倒是有一些利空消息,股价也许就处在短期顶点了,同19元信立泰对比来看,当时18元的康缘药业明显性价比非常差,如果是成熟的投资者,这时候的必然选择就是拆了“东墙”康缘药业,去补“西墙”信立泰。 今年一季度在信立泰19元的时候,都有冲动买一点同为19元的科伦,当天思考了一小时,预计几个月内科伦股价会比信立泰表现差,最后就没有动手,但是和涨到36之上的信立泰比,科伦性价比就非常突出了。 当时换股的判断很简单: 1、假设23元的科伦药业估值是合理水平(甚至高估),那么36元以上的信立泰就是严重高估,后续最好的表现也就是下一个台阶到33元横盘整理。 2、假设36元以上的信立泰估值是合理水平(甚至低估),那么23元的科伦就是严重低估,后续最差的表现也是补涨到26元一线横盘整理。 卖掉信立泰换科伦,这是一个怎么算都划得来的操作,我对股票挣钱的理解可能和大多数股民不同,如果我买回曾经持仓的股票,看的是持股数量是否增加(没有送转股票情况下),今天假设我卖出科伦药业换回信立泰,那么我的股票数量要比7月13日卖出的时候多出23%,这就是我操作的基本逻辑。如果你对一家公司研究的足够深入和透彻,并长时间跟踪,你应该能大致测算出它在什么时间点会发生什么事情,很明显后续信立泰没有什么超出预期之外的能刺激股价的重磅消息,那我为什么要拿着它横盘不动浪费时间呢?简单的动一动就能多出大几万股,难道不香吗? 至于科伦药业,和信立泰的经营风格不同,太多的信息被管理层各种吹牛给吹了出来了,所以无须我班门弄斧的去写文章发言来吹票。知道科伦为啥研发老是给大家不行的感觉吗,那是因为科学家没有拿到股份,虽然王晶翼水平没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王先生如果想要创业单干,绝对有大把的天使投资人愿意去赌一把,凭啥王先生就拿死工资窝在科伦,说白了医药企业研发靠的就是高端人才,他们有没有企业的股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我的观点一直不变,老牌仿制药企业要舍弃短期利润和二级市场的看法,拿出老本不惜代价搞研发,要舍得给足科学家和高端人才股权和激励,这次拿出博泰股权分给员工才是未来科伦腾飞真正的起点,另外2019年大家都期望的仿制药批文雨有可能在2020年姗姗来迟,每一个消息也会短期刺激股价。川宁有机会生产特色原料药,因为新疆的企业,会享受优先上市的利好政策,创业板上市股价一定很香。市场挖掘对健康元呼吸类药物,市场是否也会挖掘出科伦的肠外营养药物?是否会有大的私募来坐庄科伦?这些因素共同叠加都会刺激科伦股价走高,趋势投资者会加速其上涨。 本人觉得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大家都可以通过高低点的操作来赚钱,只不过牛市赚钱会快一些,但是回撤的风险也大一些。很多价值投资者对此不屑一顾,我要说适当的高低位操作并不妨碍价值投资,不是你研究透彻了一家股票,就无视股价不考虑短期涨跌的从一而终的死拿着,我认为这是对价值投资的死教条。选择对自身定位准确有操守有底线的公司,即使它们能力不是最优秀,但公司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坚持下去,我想这样的公司也会安稳赚钱,我们持股也会安全放心,通过适当的高抛低吸,来实现持股利润最大化,这才是股票二级市场的价值所在。 当时针对信立泰写了《困境反转的“失宠”公司才会有超额收益的机会》,同样适用于科伦药业和碧水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