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懂世界格局之大国博弈:以心夺势

 9tx22v工人 2020-08-19
看懂世界格局之大国博弈:以心夺势

一方面,冀中平原最大限度地支持了西南地区国民党的抗战,另一方面,对于北方山地的革命抗日根据地而言,冀中又是一个战略纵深。如果没有冀中平原,那么晋察冀的山峦地带就会被日军的交通线彻底割裂开,就成了一块一块的孤岛。如果这样的话,显然困守是守不住的。

与上述两点相比,敌后抗战最核心的任务则是粉碎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敌后抗战迫使日军在8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地区需长期维持1.8万多兵力,多时要超过2万,每年消耗各种物资折合当时币值需2亿日元。与之对应的,在冀中地区日军大据点一共是180多个,平均算下来,每个据点一年能掠夺差不多10万上下的物资。180个加在一起也就是2000万。从数据就可以看到,每年只能拿到不到2000万的回报,而投入则是2亿,显然是无法长期维持的。这就是整个敌后抗战的精髓所在:不在于打死多少敌人,打了几场战役,更不在于被人家打死多少,而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投入2亿,回报不过2000万的局面。无论有没有大的决战,无论给日军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大是小。在这种极不平衡的收支状况下,长期来说,日本人肯定是消耗不下去的。

那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国民党军在当时其实也搞敌后游击战。在主力部队撤退前,有不少游击队潜伏了下来,可是这些国家游击队坚持不了几年,就被日本人彻底消灭了。

华北平原没有山峦、深谷,但是有1亿多的人口。正是这1亿多的老百姓,构成了八路军的“高山”“深谷”。是不是中国农民们天然就有这个觉悟,老百姓早就是同仇敌忾?很遗憾,并不是——汤恩伯部在河南对当地百姓大肆欺压,以至于当地有“水、旱、蝗、汤”四大灾的说法,最终忍无可忍的老百姓竟然帮着日本人打国民党,因为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对老百姓的侵害比日本人更厉害。

国共的区别,从口号上就可以看出来奥妙在哪里:国民党抗战的口号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人人皆为岳武穆”……听着一个个都很高大上,实际上并没有发动起多少老百姓。细品就会发现,这些口号都只是反复在喊老百姓有义务保国,却只字不说“国”对老百姓有什么义务。这恰恰是民国时期精英层的典型思路——当时文化主流常常批判李自成,而且核心观点就是“西北老百姓不知礼义廉耻,竟然为了自己不被饿死,就起来造反”……一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无论你文化素养多高,显然都不可能发动起老百姓。

八路的口号又是什么呢?非常简单的三句话:打走鬼子吃饱饭、打走鬼子享太平、打走鬼子得安康。自国以来,国民之间,利心互换,国予民利,民还国心。敌后抗战的核心在于农村基层,基层的根本在于民心,而民心则于民生。

包括华北地区,八路军每到一处,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先去打鬼子,而是先解决了当地的民生问题——看病、识字、吃饭。所以,在反应敌后抗战的文艺作品里,识字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情节,白求恩也并不只给伤病员看病,还负责驻地的平民。

而由于河北地区土地兼并严重,八路军的土地政策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此外,根据地还取消大量苛捐杂税。八路军来之前,冀中地区农村的税种通常是20多种,而且是提前收取。八路军来了之后,把税的种类减到了个位数,只留下必要的税种,这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猪肉税,为什么要拿猪肉征税呢?因为那个年代并不是人人都能吃上肉的。能买得起肉的,通常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是富农,或者是地主。拿这个来征税,就等于是把征税的群体定位在整个社会收入当中中高层的阶层,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杀贫济富的问题。首先通过税制,公平了社会的财富分配。

再次,河北大地主多,所以雇工也就多,给地主家扛长工的,还有在县城里给作坊做工的。当时的冀中政府通过各种法令,最大限度地保证这些雇工的权利。首先就是要给他加薪,不能劳而无得;其次,还给雇工大量的权益保障,比如像一年之中必须要保证有放假休息,必须给适当数量的布匹、鞋子;同时不能无理由地解雇雇工;有病呢,雇主必须得负责医疗。除了政府法令之外,当时还把这些农民组织起来,有了雇工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这些都真正凝聚了当地老百姓的人心。

正是凭借着这些,在1938年以后的情报战上,八路军开始反过来占了上风,战场上的态势也随之大大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