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得多自然看得穿,一切问题都是见识太少!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20-08-20

当你经历过了,你才明白,当初那些你以为很重要的事,根本不那么重要。当时那些让你苦恼,甚至让你痛不欲生的问题,等你走出来了,你会觉得不过如此。这个现象,应该人人都经历过。用好这个规律,你的烦恼自然减少很多。

这是什么规律呢,就是你经过、见过、体验过,知道怎么回事,了解相关规律,就会比较客观的去看待,不会主观去强化这件事的影响。我在《你能战胜多少恐惧,就可以增加多少能量》一文里写到了,经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你见识过,经历过,你才能获得相关经验。

你看那些见过大世面的人,为人处世波澜不惊,再大的事,也能够显得风轻云淡。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到哪里都容易局促不安。经验和见识很重要。这个道理很简单的,人人都能理解。那问题在于,这世界这么大,我们不可能把世界走遍,来获取自己的经验和见识吧。

首先,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不要轻易否定这个可能性。云游四方,走遍世界,这样的人并不少,古往今来都有。说不定哪一天,你也会到处去游历呢。不要以为,你是个普通人,是个俗人,干不出这样的事,你这是限制自己。永远不要限制自己。

其次,即便我们不去游历世界,我们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游历世界,这个叫行万里路。除了行万里路之外,还有读万卷书。书本上的见识,也是见识。现在是信息社会,增加书面的见识很简单。你少看点新闻、八卦、电视,少玩点游戏,利用碎片化时间,挑选一些好文章来读,自然可以成长。

第三,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非常方便。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增加自己的见识,在古人来说很难,但对我们来说,则比较简单,但是我们的烦恼,却根本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这不跟本文的标题矛盾吗?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帮助我们增加见识的工具和方法,工具还是那个工具,但是效果不好,这说明使用工具的人不对,工具没有被正确使用。我写过一篇文章,《能量信息的消化不良,是最大的消化不良!》,也就是说,当你是消化不良的状态,你行万里路,你读万卷书,作用不大,甚至还有反作用。少则得,多则惑。

所有见识的根本,是意识。这个叫意见。用你的意识去看见,用你的心意去观察。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见识,改进自己的意识,提升自己的意识能力。这个是根本。掌握了这个根本,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也可以完全不需要任何工具,或者说任何事物,这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工具。

未必要读万卷书,也未必要行万里路,只需要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意识到,都能察觉到,我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就足够了。这个就是在增加见识。我们的见识,之所以太少,是因为我们见识的能力不够。对于眼前的事,当下的人,总是视而不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花中,你可以见识到整个世界,在叶中,你可以见识到菩提智慧。这需要你有很强的见识能力。你的见识能力,决定了你见识到什么样的世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为了见万识一,从万中找到那个根本的一。但也可以反过来,我们可以见一识万。在根本的一中,见识到包罗万象。

增加见识,从看见路边的花草树木,从听见林中的鸟语蝉鸣,从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察觉到自己的呼吸开始。在察觉中,去思考好坏、对错,去贴上各种标签,那就是多了。没有察觉,察觉不到,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那就是少了。凡事讲分寸适度,那么这个分寸,就只是去观察,这样才是不多也不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