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个《小欢喜》,也赶不上这部印度神片

 影视资讯点评 2020-08-20

近日《小欢喜》在暑期热播,关于中国教育题材再度被推上了话题热搜。关系全国大部分家庭的高考,也成为了最近民众热议的话题。

电影从全方位的视角,展现了家长对孩子的担忧、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当下教育制度的反思,可《小欢喜》的更多着力点,依旧在两代人的亲情上,始终没能挑出原有都市剧的套路。

其实从国产影视剧的发展来看,谈论教育题材的剧作数不胜数。而大部分影视剧。并没有直面当下教育的弱点。教育对每个个体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才是教育影视中最探讨的点。

2009年圣诞节,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因为其丰富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教育制度的反思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而这部电影在网络上线之后,成为影迷口中的神作。

之后《三傻》于国内上映之后,果然在主流群体之间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和反思,教育因为这部电影,成为了热门话题。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在印度这样的男尊女卑和贫富差距过大的发展中国家,儿子成为一名工程师或者医生,才是无数印度普通家庭所期盼的梦想。

他们不惜耗尽精力和财富,让自己的子女读名校、获文凭,然后成为他们所期望的人;在长辈的期盼下,诸多印度的普通家庭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以至于活得圆滑世故、毫无锋芒。

在电影开头,法兰、杜拉和兰乔一同考上了印度最好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三人在大学中成为了至交好友、由阿米尔·汗饰演的兰乔离经叛道、思维奇特,且不服从权威的管教。

即便作为印度最好的大学,依然在电影中透露着浓浓的官僚作风,加上学业的压力,校长思维保守、只爱听话的学生,像兰乔这样思维古怪的人,自然成为了院长的眼中钉。

为了顺利毕业,进入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不得不按照院长的要求按部就班。学业的重压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和身为年轻人的活力。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兰乔依然我行我素,恶作剧至于,在学校中展现了远超众人的发明天赋,他对人性的尊重、对同学个体的尊重,也在逐渐感染院长和周围的长辈。

可阴差阳错,在一次聚会中,兰乔竟然和院长的小女儿坠入爱河,这一举动遭来了院长的极力反对;公仇私怨一起,兰乔的未来前途极其让人担忧。

不过正因为兰乔,院长女儿认识到了自己未婚夫虚伪的一面,把爱情物化、对爱情无责任心,没有同情心等缺点完全暴露了出来,或许正是在印度固化的教育体制下,才会出现这样荒唐的爱情。

反而,兰乔的热情善良,和如金子一般的心,捕获了女主的芳心。院长大女儿在临盆之际,正是以兰乔为首的同学齐心协力的帮助,婴儿顺利出生。

最终,院长和兰乔的和解,成为了全片最感人的一个片段。人性的温暖和和解,逐渐占据了全片的主基调。

而兰乔为首的三傻同学对院长女儿的倾力帮助,一次挽救了两条性命,他们特立独行,逐步得到了长辈的认同,最终成为了他们想成为的人。

当然《三傻大闹宝莱坞》只是一部电影,比起现实的困惑和矛盾,电影中的情节显然戏剧化很多。比起电影中的特例,现实中群体思维和个体意识的碰撞,无时无刻不再上演。

可贵的是,在电影结尾两代人共同对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且让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财富,才能成为一个良性的社会和健康的社会。

《三傻大闹宝莱坞》所展现的主题,在当年的中国造成了极大地轰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两国教育现状的相近,以及群体和个体间恒久的矛盾。

如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教育类型也逐渐多元化,可长辈对孩子的期盼之心并没减弱。包括家长对子女的各种学前教育班,学校对孩子作业重担等,无一不在泯灭孩子的个性。

长辈不断给学生施压之时,换来的确实学生的自我选择权逐渐缩小。教育方式的不当,则进一步限制了孩子发展的空间,加上学习成绩变差,进一步加剧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忧虑。

个性得不到释放、自由思维在学业重担面前被压垮,这何尝不是中国教育最该反思的点。应试教育之外,如何让年轻人实现成功的多样化,才是中国教育最该做的。

毕竟,教育不是只在学校中才有的,教育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在学生时代,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的意识、尊重每个个体的想法,才能让一个的人生走的更远、更长。

这部印度电影,直击亚洲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痛点,而比起浅尝辄止和隔靴搔痒的教育影视剧,《三傻大闹宝莱坞》带来的冲击力是长久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所呈现的主题,对于中国影视剧来说,极其有借鉴意义。希望在不久之后的国产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和《三傻》一样出色的作品。免费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