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读78】自便诗人自选诗:彭晓杨(10首)

 李侃likan 2020-08-20

彭晓杨,1996年生于安徽颍上。合著《2015唾沫诗选》、《2016唾沫诗选》。

《有儿有孙》

除了冥币

根据爷爷生前的喜好

又买了烟酒

毛笔墨汁白纸

心满意足

独自去给爷爷上坟

结束后

奶奶嘀咕

有儿有孙却上了一个

哑巴坟

咋没买盘炮

《醉》

喝完酒

路过一家小店

正要打烊

老板在擦桌子

老板娘蹲在一旁

对着手机在k歌

她醉了

比我还醉

可惜没听清歌词

不知道她唱的

是不是闷酒

《怎样的景》

女同事问

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怎样的景

众口纷纷

描述修饰

只有一个男同事

言简意赅

“去嫖妓”

《绿皮车》

发现座位的高度降低了

一个女人的行李箱

塞不进去

想起三年前在绿皮车上

遇见两个胖子

他们自带铺盖卷

在座位底下

呼呼大睡

空出的位子

成了别人的幸运

他们醒来后

我问他们

是做什么工作的

:进了城再说

住处还没着落

《麦地》

老家的麦地

不像宣传片里的

那么平整

头一次独自去上坟的我

拎着祭品

停在连片的麦地前

感慨:绿油油的麦苗

替光秃秃的白杨树吐氧

别感慨了

有人来了

赶紧猜哪座坟

是爷爷的

让他新年里

继续保佑儿孙

《安全感》

只有两个人

我在这头坐着

大爷默默从那头

走过来

在我身旁坐下

这会儿

让我感到有安全感的是

站台的摄影头

《语言单薄》

一个写诗的

骂一个评诗的

他妈的

他妈的

他妈的

没想到

写诗的人

语言这么

单薄

《写在冬夜》

所有树

被涂成了白色

有人认为

不保护好下半身

春天就没了

《为此写诗》

强哥下班后

迟迟不走

他说钥匙

在老婆那

她还没下班

这很平常

但我依然会

为此写诗

以后有机会

还会把它印在

白纸上

黑字让我

为此平常

《幸福之家》

镇上一排排楼房

被涂成一种颜色

所有门面的招牌

统一制作成红色

有几家不做生意

招牌上刻大写的

“幸福之家”

————诗歌随笔一篇

关于独立出版

2015年年底,15位90后诗人合著了一本《2015唾沫诗选》。在宣传的时候,遇到两位还在校园读书的诗歌爱好者,各问了一个问题:哪家出版社;在书店能买到吗。

我答:没有出版社,书号太贵;在书店买不到,可以在我这买。

也有朋友没有(不知道)问这两个问题,夸我出诗集了很厉害。我答:有钱就能印刷。

随后他们也没跟我多聊什么,我也并没有多卖出几本唾沫诗选。

之所以谈这个话题,是因现在有很多独立出版的诗刊物。《自便诗年选》《橡皮》等都是独立出版,发行量大,收录诗人、诗的量更是庞大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一些所谓的正规刊物。

有意思的一点是,大部分所谓的正规刊物与独立出版的刊物,给予作者的稿酬都是一样的——一本样刊。然而独立出版表现个性,我想更多人愿意收藏独立出版的刊物。

提到个性,不得不提个人诗集。不要出版社不要书号,真的是有钱就能印。写过几年(或者还没写几年)诗的人,大部分都有出诗集的想法。我个人当然也印刷过,在此感谢有独立出版这个玩意,不然钱就亏大了。提到稿酬,又要扯出一些话题。

除了官刊,绝大数诗刊物的稿酬只是样刊。是不是很多人认为,有刊物能刊发自己的诗就不错了。反之,作为刊物主办方来想,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维持一个刊物,能给作者发一本样刊就不错了,也算是对中国诗歌有了贡献。独立出版的诗刊物更是贡献吧。

那么,诗到底值不值钱?我个人是缺钱的,但我写诗不是为了钱——但我这想法是正确的吗,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产生的这个想法?在刊物发表诗,不为金钱,但是不是应该理所当然的得到钱?这应该是原则或本质的问题了吧。

大部分写诗的人,水平不够,得不到稿费。但诗终归到底,是值钱的。我们在微博博客上发诗、在朋友圈公众号上发诗,在传播着自己和他人的诗作,只是所带来的金钱价值供养了媒体运营商。

在此,感谢独立出版的诗刊物,为中国诗坛“破费”了。

愿唾沫诗选能继续走下去。

在火车上比较疲倦,也不想回头再修改。至此结束。

——2017.2.7凌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