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依凝作品 | 月洒情愁醉花吟 ——赏读梅雨墨《飞雪千年》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梅雨墨香


雨后的天气微凉,夜风缭绕,吹拂着这个多情的仲夏之夜。伴着淡淡的墨香,让心灵与文字一同交融,闯入我眼眸的是雨墨老师的这部散文集——《飞雪千年》。这些跳跃着的柔美的文字,读着读着,心里不禁为之一怔。感动和震撼之余,我有一种冲动,迫切地想写点什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想法一直存在,挥之不去。而今提笔,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写,有点胆怯,有点彷徨,真的是有些害怕自己写不好。

我是用了两天时间认真品读《飞雪千年》这部散文集的。纵观整部散文集,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迷人的情韵,使人如品美味,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更是一部灵魂与灵魂碰撞的结晶,读后受益匪浅。我确信,这部有品位、有内涵、有思想的散文集,一定会深深叩响“鉴真者”的心弦。炎炎夏日,雨墨老师的文字犹如清凉的雨丝洗涤着我的心灵,使我倍感欢喜。

梅雨墨老师不仅是著名散文家,还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就在不久前,雨墨老师获得了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不仅如此,他还执编《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所以说他是一个集创作与编辑于一身的散文大家。

两个多月前就收到了雨墨老师快递给我的散文集《飞雪千年》,由于那时要参加西藏采风活动,所以没有来得及认真拜读。而之所以未能细细研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必须静下心来,才能更好地欣赏雨墨老师的大作《飞雪千年》,这样才不会辜负老师赠书之情。我觉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让自己潜下心来认真品读一部散文佳作,那的确是一件幸事!

而西藏的采风活动,机缘巧合地见到了雨墨老师,短短的几天相处,进一步地了解了他,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由于高原反应,一路上我十分难受,多亏雨墨老师不时地给予照顾与呵护,犹如邻家大哥哥一样温暖着我。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大家,参会的作者都喜欢围着他转,与他交流、探讨。雨墨老师的一堂两个多小时精彩生动的讲座《在雪域高原感受散文的美和温暖》,让所有认真聆听的我们激情澎湃、意犹未尽。

通过他的讲座,我知道了梅雨墨老师的名字,来自于柳宗元的诗《梅雨》中的两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就是说身上的白衣宁愿被江南的梅雨墨染,也不愿意被京城的尘埃所污染。表明了梅老师高洁的操守,无论社会或身边的人和事物有多么得黑暗和邪恶,都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保持自我的正直与清醒,绝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这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傲然风骨。

雨墨老师的记忆力非常好,一篇散文或者古文他都能声情并茂地背诵给我们,让我们尤为佩服。他为人热情真挚,敦厚睿智,诙谐幽默,博古通今,谦逊而不张扬,待人体贴入微,是真正的暖男一枚!

散文集《飞雪千年》,捧在手中仔细端详,淡蓝色的封面上四个银色的字——飞雪千年,独特的设计,装帧精美而不失厚重,整体视觉倍感清爽,让人乍一看就会感觉眼前一亮。186页的散文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唯美爱情篇,里边的精美散文大多是情感类的散文,我最喜欢的是开篇之作——《春天里的热爱》,“我爱你,这是多么温暖的词组,像三只美丽的蝴蝶,只有相爱的人才能感知。”这段话一下子就揪住了我的心,诗一样的语言,只能用唯美二字来解读。为什么是三只美丽的蝴蝶?而不是两只,也不是四只或者五只……这需要读者用心去揣摩。春天总是令人向往。春,种植逸想,播洒信念,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酷爱春天,便是醉心生命的律动。所有的奇迹,都分娩在阵痛的胎盘。春天的脚步轻缓,犹如跳跃的音符;春天的身影是如此的明净,令人心旷神怡。打开春天里的热爱,“思念成灾、相思泛滥”,如打开孕育千年的,极致而美丽的疼痛;让牵念绽放在梦的两端,唱响春天里缠缠绵绵的爱。

雨墨老师的文字,带着光芒,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抛除一切冗杂琐事。一杯香茗,一部散文集伴我度过那倾心阅读的静谧时光,迷醉于他柔情似水的文字里……

《桃花心事桃花酒》里有一句极妙:“这是一朵寻梦的桃花,这是一朵与我隔世相亲的桃花,我从远方赶来,不就是为了赴你的一面之约?为了看你,我不顾一切。”这句话写活了一朵带有灵魂的桃花,缓缓打开桃花的前世今生,让修炼千年的桃花与“我”一见钟情,桃花与“我”之间有剪不断的爱恨缠绵。最为痛惜的惦念,相看两不厌,醉卧花荫,化作千年的心语,下一场桃花雨……。而作为桃花源的主人,用一生浓郁的相思,酿一坛红红的桃花酒,此生饮之,浪漫旖旎,柔肠寸断。细腻的笔触,深情款款的文字汩汩流淌,隽秀、唯美的画面,相信读者和我一样都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心灵与作者同频共振。

《飞雪千年心依旧》将近结尾的时候,雨墨老师写道:“飞雪千年,我心依旧。如果你,依然迷恋在尘世间,谁拿这一瞬间,与我交换千年?如果你是那飘荡千年的飞雪,我愿是大唐的月、宋时的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拥抱你的身躯,抚慰你的心灵,与你相爱相亲”。这些文字如雪花般晶莹剔透,让尘世的风更加干净和清香,让我们感受雨墨老师心灵深处那一尘不染的纯净世界,没有污垢。我仿佛看见时光无法阻挡住的,那爱的牵绊,仿佛看见白雾茫茫中走来一个身着青衫,腰佩宝剑的书生,一笑寥寥空万古……。以把自己裹进一片雪花的女子,来装点胸中的万里江山。雨墨老师以独特的内心体验来抒写飞雪,笔下流动的爱让人倍感温暖和眷恋。他驾驭文字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此文带给读者超乎寻常的心灵震颤,彰显了他奇特沉郁的创作风格。

《飞雪千年》的第二部分是“烟火红尘”篇,《弥漫在宋词空灵的瞬间》里有曰:“白驹过隙,烟尘迷茫,弹指间,千年已过,空余幽香。”这些仿佛踏过千年的文字,仄仄平平地穿越亘古与我相会,千年相思,你的痛,只有我懂。书中那些前尘的往事,如轻抚一曲的《凤求凰》,暗香袅袅。谁能见证你我生生世世的爱恋?纵然心有灵犀,也无奈,千年往事,如梦无痕……。

在《做一个温暖的男人》里,雨墨老师把“温暖”诠释得酣畅淋漓。暖男,是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是指像煦日阳光那样,能给人以温暖感觉的男子。这正如文中所说:“温暖是一个人的天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的。做一个温暖的男人的确很不容易,我想,那必须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做一个温暖的男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也是一种情怀。之所以让人温暖,主要是来自于生活环境的熏陶,一个家境殷实,书香门第的教育世家,自然而然会培养出一个自信乐观、从容温润的男孩。饱经古典诗词熏染,高尚品格礼教的滋润,使他成为圆润、高贵,脸上时时洋溢笑容的男人。天生的浪漫元素,让他在生活中显得与众不同,固有的绅士风度,更会吸引同样优秀的异性靠近……。这些不正是雨墨老师自身的写照。

雨墨老师的作品,有着对文字的敬畏,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作品思想站位高远,同时富有哲理性。该文集语言艺术极高,或叙事或抒怀都强调感情色彩和无限的想象,意境和艺术魅力相结合。笔下情感的喷涌,想象的飞泻,艺术魅力的产生都与他开阔的思维密切相联。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尽显大气磅礴又不失婉约雅致。

第三部分是“心香一瓣”篇,《我的母亲》这篇散文,给我留下了最深印象。母亲为了能够随时接听到儿子的电话,一直拒绝用固定电话,而选用移动电话。为了不让离家在外的孩子担心,电话里都是报喜不报忧。此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母亲的楷模。作为一名出色教师的母亲,桃李满天下。曾经有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经常打架闹事成绩极差,母亲的疼惜与呵护温暖着他,使那个孩子通过努力,居然考进全班的前五名,还当上了班长。后来又考上了军校,成为一名海军军官,母亲可谓是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心血。阅读此文,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进母亲平凡的生活场景,走进了母亲丰沛的内心世界……。

《漫天荷香藏心间》中这样写道:“莲花是离佛最近的花,也最能表达佛的教义,看来,莲花天生就不是俗物,正所谓:心事无尘土,莲花自在开。”心底的荷香,离佛最近的花,好一个心事无尘土,莲花自在开,观莲悟禅没有一定的境界与缘分,怕是无法悟其内涵,看到的也只能是表象而已,可见自身的修为尤为重要。雨墨老师作为淮南市佛教协会三大顾问之一,在修禅悟道方面,我想也应该是高人一筹的吧。

雨墨老师是真性情的散文大家,内心的温润和丰盈是他创作激情经久不息、永放光芒的源泉。纵观他的散文作品,是充满正能量的,接地气的,高大上的。他的作品具有语言美,意境美和哲理性。他那空灵曼妙的文字,豪爽中不失细腻,让人误以为是落入凡尘的仙子,带着一身仙气,是那样的飘逸,意味深长,韵味悠远。一个“暖”字作为一条线,成为贯穿整部散文集的魂。雨墨老师对文学的坚守与执着,温暖着读者。他用锐利的眸光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把自己慢慢沉浸在精心营造的词语磁场和叙事氛围中,陶醉和慰藉着读者的心灵。任空灵泉涌,任躯体支离破碎,去奏响生命的礼赞,去洗涤尘世的喧嚣。

读着这部散文集,我们顺理成章地领会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实惠、隽永。我想,如果没有相当的语言功底,没有强力的词语气场,是断不能营造如此氛围的。

我所赏读的这部散文集《飞雪千年》,在不久前荣获了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的散文集奖。大家都知道,“冰心散文奖”代表了中国散文界最高、最专业的水准,是目前中国文学界散文类评奖的最高奖项。而散文集奖又无疑是对雨墨老师整部散文集所有作品的肯定。

捧在手里,更觉得这部文集的厚重。我仿佛看到了人生道路上那盏闪亮的明灯,我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我决心努力向雨墨老师学习,改变自己,重塑自己的写作人生!

杂七杂八地写了这些文字,皆因有感而发。我是一个直率而坦诚的女子,不喜欢说什么奉承的话,我所写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最为真实的感受。

这部散文集是如此之美好,我相信所有的读者读后都会有所感悟,也会对自身的创作大有收益。期待雨墨老师能奉献给读者更多、更精彩的文学作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依凝,原名孙艳波。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百姓文学》顾问、《作家文学》执行主编、《辽源大观》副主编。出版文学专著12部,在数十家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首),获征文奖五十余次。《记忆的花瓣》荣获辽源市政府首届“龙山文学奖”优秀作品奖;2014年参加吉林省文学院首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习;2014年度被评为“十佳关东诗人”;2016年在首届“中爱杯”全球华语微型诗大奖赛中被评为中国“十大微诗人”;2017年被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高峰论坛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