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征文展示】沐小木作品 | 半碗“猫耳朵”

 梅雨墨香 2020-08-20

我和我的祖国

 “不忘初心使命,建设秀美颍州”主题征文展示(44)

大海的女儿被阜阳师范学院录取,他和妻子送学的照片发在朋友圈,点赞无数。那天我一进单位大门,满脸笑成褶子的大海,朝同事们发放喜糖,接着大海讲了一个故事。

龙城九月,清爽中透着寒意,早没了热的踪迹。没料到一到颍州,热浪扑面而来,太阳炙烤着大地,人像蒸了桑拿,喘不过气来。孩子开学前,我们全家游览了颍州西湖。史料记载,阜阳古称汝阴,颍州,顺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的故里,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桑梓,“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在这里为官多年。阜阳不仅与文化名人结缘,更因历史沉淀而闻名。流连于西湖绿柳盈岸,花木扶疏间,闻清香远溢,看云水相映,整个身心沉浸在美丽的小城中。

游玩下来,身心俱乏,找一间民宿住下。颍州以面食为主,手撕面,牛筋面,格拉条,糊汤面以及花样繁多的外地面食,南北饮食的多样碰撞,丰富了小城的饮食文化。虽南北生活差异,面食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比如豆杂面,肉丝面,我和妻子尚能吃惯,并觉得无比亲切。而晓丽因长途跋涉导致晕车,千里之外又赶上拉肚子,频频去卫生间,看着女儿吃不进东西,面色苍白,我和妻子十分焦急。晓丽从小吃惯妻子的手擀面,拉着妻子的手娇嗔地说,妈,我想吃一顿家乡的“猫耳朵”。

厨房隔壁一间房里,落日的余晖柔和地洒进小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坐在窗前,鼻梁上挂着老花镜,手指翻飞穿针引线,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是那么温和和宁静。二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像停不下的陀螺,追逐打闹,喜笑颜开。说明来意,个头偏高,浓眉大眼的哥哥领我们进厨房,弟弟则像一只畏生的小老鼠躲在哥哥后面呲呲呲地咬东西,圆溜溜的脑袋,小小的嘴唇,瞪着黑葡萄眼睛看我们。

妻舀出面粉,用凉水和成比擀面条略软的面团,放在面盆里醒着。灶台上火苗突突突地窜起,油锅已经烧热,刺啦一声葱姜蒜入锅,倒入切好的番茄,大火翻炒,番茄酱很快出锅,与炒好的鸡蛋,青菜做成浇头。妻子把醒好的面团,反复轻揉使面团表面光滑均匀,按压成圆饼状平铺案板上,擀成大约5毫米厚的薄片,用刀沿着面片的边缘切成一个个大小相等四方面丁,用拇指用力压下,顺时针旋转,面丁打卷,旋即搓捻成小花疙朵,犹似小猫的耳朵。

山西人偏爱面食,种类做法五花八门,而“猫耳朵”制作简单,口感顺滑劲道,一提起它总会让人垂涎欲滴。妻子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一个个小而精巧的“猫耳朵”迅速成型,晓丽也来了精神头,学着母亲搓捏,身边的两个小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来客,少有住店的客人亲自动手,客人一搓一捻一旋转,变成有趣的“猫耳朵”。

阿姨,我能试试吗?哥哥目不转睛盯着妻子和女儿手里的面块,跃跃欲试。

可以啊,小伙子。哥哥拿在手里的面块不知如何下手,不是力道过猛,小面块整个沾着拇指上,就是面块随拇指一起滑动,很难打成卷曲状,急得哥哥抓耳挠腮,嫩白的脸儿憋得通红,紧紧闭着双唇,眼睛却骨碌碌不停地转。那真是猫耳朵吗?就像他和弟弟用泥巴捏成小狗小猫小鸡,活灵活现,兄弟俩你推我,我搡你,爽朗地咯咯咯笑着。

“猫耳朵”是第一次听说,从没见过,更没有吃过,究竟是什么味道?哥哥围在灶台前,抚弄着粘在手上的面泥,弟弟眼睛死死盯着案板上堆砌的小山,那些“猫耳朵”活蹦乱跳翻滚入锅,锅里的水沸腾着,掀着锅盖“呼啦呼啦”响,妻子攥着手柄上附着淡淡污渍的漏勺,伸向煮沸的锅壁轻轻推动,待“猫耳朵”煮熟浮在水面,用勺控水捞出。一,二,三……,连老太太一共六碗“猫耳朵”热腾腾出锅,晶莹如雪的“猫耳朵”盛在大碗里,粒粒珍珠般玲珑剔透,浇上红黄相间的鸡蛋番茄酱,调上绿莹莹的青菜,撒一圈葱花,蒜苗掩在“猫耳朵”上,光闻不吃也能把人馋倒,何况早已口舌生津,香气袭人!

祖母未谋其面先闻其香,一抹惊奇从她的眼睛里荡漾开来,哥哥的眼睛瞪大像驼铃,香喷喷的气味呲溜钻进鼻子直通五脏六腑,弟弟揩着清涕钻到祖母怀里,不一会儿又跑回哥哥身边。晓丽邀功似地对兄弟俩说,赶紧尝尝!哥哥伸出手又缩回,迅速端了大碗放在鼻子上闻一闻,疾步走向祖母,祖母注视着碗中食物,连连说道,我四十年前就吃过“猫耳朵”,俗话说,味觉是舌尖上的乡愁,再吃山西面食,余味犹存,外筋内柔,爽滑入口。

弟弟站在一旁束手无策,看着哥哥推到面前的碗,紧紧攥着手里筷子,碗里热气一下熏了眼睛,他眨巴了两下,直愣愣瞅着碗,直到祖母和哥哥发了声,他才捏着筷子,笨拙地往嘴里塞。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咂着嘴囫囵吞枣往下咽。而晓丽在异乡能吃到家乡的“猫耳朵”,真是暖心暖胃的享受。我和妻看着大伙吃饭的情景,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们碗里见底,弟弟碗里也空了,我们惊奇地发现,哥哥碗里,用筷子齐刷刷划出楚河汉界,空的那半一干二净,另一半却纹丝没动。晓丽问,不好吃?

哥哥看着弟弟,像拨浪鼓似地直摇头,又像捣蒜似地直点头。

男孩目光柔和,发出十三四岁男孩特有的重浊低沉的音质,我还有个妹妹,留给妹妹吃。

我忽然间如鲠在喉,深情地对哥哥说,你把面吃尽,让阿姨再做一碗。说完猛然间回头,看到晓丽,眼眶闪着泪花。

时光恍然间停滞。

……


作者简介:笔名沐小木,七零后,山西太原人。愿与文字共清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