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蔡先进作品 | 以个体命运凸显时代印痕 ——读魏丽饶散文集《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魏丽饶散文集《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9月版)出版了。该书由著名作家周明和王宗仁分别作序、跋,在文坛引起极大反响。己亥年中秋时节,我收到了她的签名赠书,甚是为她欣慰。

与丽饶相识于2015年秋天在青岛举行的一次笔会。她身着一袭红色长裙,头戴一顶素雅可折叠的钟型帽。她为人低调,说话和言细语,一看就是秀外慧中的女作家。

大家都知道:散文最适合裸露人的心灵,它要求表达真情实感,来不得一丝虚情假意。女性散文作者,往往容易流于华美唯美,殊不知朴实的写作更需要考量散文家的深厚功力。打开书卷,我不禁眼前一亮,该书没有小女子的吟风弄月,丽饶没有沉溺于儿女情长的一隅,没承想外表看似柔弱的丽饶笔下的人物鲜活生动、栩栩如生,就像灵动传神的人物水彩画,传神得要从画面上走出来。该书行文细腻而不乏温婉,刻画人物注重人生底蕴的挖掘,选取典型细节,具有深沉厚重的质地,有大气磅礴的气象。我感觉她写散文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追求,她是用小说笔墨去写散文人物,力图塑造典型人物形象,通过个体人物命运凸显时代印痕,宛如奏响了一曲曲悲欢命运的交响乐。

《父亲还缺一双鞋》是一曲乡村赤脚医生的盛情赞歌,文章浓墨重彩地勾勒了父亲选择乡医后的悲壮命运。《舒平》描写患有先天羊痫风的二姑舒平悲苦的命运,尤其是二姑舒平在相继失去母亲和大哥,她成为孤儿时的那种悲恸,读来让人不由热泪盈眶,颇有艺术感染力。还有《喂牛大爹》中响当当放屁、坦坦荡荡做人的喂牛大爹,通过几个生动丰满的细节,喂牛大爹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母亲进城》和《疼痛的母爱》两篇散文写的是母亲与我的情感疏离,母亲的客气读来让人心疼,当读到母亲窸窸窣窣去拿墙角木箱包袱里的钱,悄悄地塞在“我”的背包底下,还“我”垫付做无痛胃镜的医疗费,而“我”却要假装酣睡时,让人揪心不已。

《佛性跃刚》真实地再现了丽饶五岁经历的一场劫难。但看到两个小女孩命悬一线,跃刚不假思索出手相救,跃刚勤劳淳朴的品性和善良慈悲的心肠,让丽饶懂得了感恩与仁慈。但跃刚自始至终把助人看作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那份淡然处之的心境值得称颂。当初尚且年幼的丽饶萌发“给跃刚做媳妇”的念头,这个想象发自肺腑而又合情合理,可惜这只是小说中才出现的场景。而面对秋秋的冷漠无情,丽饶报以理性的宽容,她的善解人意和豁达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见屈原《离骚》)《暖泉里的冰》这篇散文写得非常感人,弥漫着深厚的悲悯情怀。该文讲述的是作者回家过年赶集的故事。在市集上,丽饶遇到一位年老的菜农,菜卖得很便宜,动了恻隐之心,先是觉得自己轻贱了老人,给他补了钱;后来想到老农没有吃饭,骂自己粗心,又折回身来请他吃了一顿饭。读到这两个细节,让我倍感温馨,不觉感叹道:“谁娶了丽饶,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掩卷沉思,一个温柔体贴、通情达理的丽饶仿佛历历在目。

丽饶这本书写了许多家乡的亲人和乡亲们,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乡愁。她还刻画了许多打工者的悲欢离合。《康寅还是康寅》写了外出务工汉的无奈辛酸的处境。康寅的爱情婚姻并不算顺利,他喜欢厂里一个女孩,可严酷的厂规将他俩拆散;后来,他在家乡找到了一个当高中老师的媳妇,却因两地分居而导致短暂的婚姻夭折。康寅对作者似兄长般的呵护,读来令人感佩。康寅的担当精神也值得点赞:非要等亲爱的妹妹大学毕业,才肯考虑个人婚恋。《康寅还是康寅》写出了外出务工者逐梦时失落、彷徨、孤独的心绪。《买个妈妈》写的是外出务工父母难言的酸楚;散文《宛平路上的“孙少平”们》关乎底层大众的悲欢,充满悲悯情结。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孩子》写剪不断的乡愁,当她在异乡看到的四个贫苦乡亲在小饭馆庆祝的寒碜样,陡然萌生怜悯之心,作为性情中人的她没有一丝顾虑与防备,跑到附近便利店买了酒,毫不客气加入他们的聚会,她的“拳拳赤子之心”如大江之水倾泻于笔端。一个作家到底为谁而创作,决定他(她)创作价值的大小。丽饶心系人民,情系底层劳苦大众,这使得她的散文获得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为她深谙——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扎根人民,才有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通读全书,你会发现丽饶的散文大多呈现悲壮沉郁的基调,但也有部分讴歌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热情奔放之作。《同心路的十间铺子》弥漫着世外桃源般的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其中大方、善良的水果摊夫妇令人难以忘怀。《龙临路上的小太阳》用传神的笔墨描摹了快递店里懂事而有担当的小哥俩,成功营造了“吉祥菜场”这个普通集贸市场和谐温馨场景,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丽饶的散文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擅于通过浪漫抒情,追求诗性哲思。譬如《锁住麻糊村》结尾:

“……我真诚而坦然的邀请时光,在我的容颜上镌刻下纹理纵横,好将麻糊村深深锁住。

我有义务安置过往,同时也有责任让未来新生。”(见该书P17页)

还有《暖泉里的冰》开头和第三自然段结尾:

“风不知道,这是一个善良的下午,太阳也不知道。”(见该书P176页)

“从一把扫帚里,就能看出这个人一辈子能有多大的天地。”(见该书P177页)

《康寅还是康寅》结尾也有两句诗意的警语:

“唯有背着故乡行走在路上,内心方得安宁。”(见该书P305页)

“一个人的青春奋斗在哪里,他最深情的回忆就在哪里。”(见该书P305页)

读完全书,我对丽饶不得不心悦诚服,她的散文的确名不虚传,难怪她先后荣获首届浩然奖和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难怪其作品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难怪周明老师和王宗仁老师为她的书写序、作跋,因为她用手中的妙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成功塑造了父亲、母亲、舒平、铁卯、喂牛大爹、跃刚、康寅等一系列血肉丰满、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形象的悲苦命运,凸显了时代的深刻印痕。她实现了独具个性的审美追求。在此,向丽饶表示祝贺,并祝愿她在散文天地催马扬鞭,走向更广阔的文学舞台!

作者简介:蔡先进,笔名纳寒,自号淡朴斋主,20世纪70年代出生,武汉新洲人,系第七届冰心散文理论奖获得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武汉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武汉作协第十一届签约作家,新洲区作协副主席,《问津文艺》编委。著有散文集《灵魂劲歌》、文学评论集《怀揣月光上路》和散文评论集《淡朴斋琐话》。现供职于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农村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