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云说】那茶,那人

 微国学 2020-08-20

时值深秋,朋友小聚。

三杯两盏淡酒, 正抵晚来寒意。 桌上满是笑声。 说钱、 说情、 说官、说回忆。

忽然谈起了茶。

一朋友说:有人送一款普洱,是 1985 年的。我没要。

为何?另一朋友问。

因为这茶是假的。

你又不懂茶,怎知是假?

我不识茶好坏,却知茶价格。上世纪 80 年代的普洱茶,最少10 万元。我的身份不足以让他用 10 万感情投资。所以此茶必假。

人淡了,事就淡了。人烦恼了,生活就烦恼了。人开阔了,世界就开阔了。

可以不识茶,怎能不识人?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从多年处世经验,从自己的价值来判断茶的价格是睿智。

那朋友问,万一人家送你的是真的呢?

那我就更没必要了。 茶在我手中, 为了衡量送礼人的热情程度,我还要花心思鉴别茶的真假。真茶,高兴。假茶,别扭,甚至还有隐隐被欺骗的浅恨。坏了心智,染了心情。人被茶累,岂不太亏!

听说之际,问话的朋友突然起身,掏出胸前戴的玉坠,问另一个拍卖行朋友说,你看是真是假?

拍卖行的朋友鉴定后说是高质量的和田玉籽料,也称为籽玉或璞玉,均采自和田河中。它经过长时间的河水漂洗变得细腻晶莹、如凝脂,在把玩或是佩戴过程中,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也就是说,完全变个样,越变越漂亮。它的价值自然会慢慢增长。俄罗斯玉有籽料类型的玉种,但是越变越难看。

朋友欣喜,说一直担心是俄罗斯玉,又不好判别,如今有您鉴别也就放心了。并问,能值多少钱?

此玉上乘,市场价约 5 万左右。

你的玉也是别人送的吧?酒桌上又是一阵欢笑。

人,总容易被物役,被情牵,被车、房、包、表、官、钱、名和身上的器物左右心情,考虑多少、高低、上下、荣辱,还不是分别心太重?

坐在一旁静听少语的又一朋友说,好玉与好茶是我们鉴别与衡量出来的,当你花心思或时间寻真假时,就已经败给了玉和茶。人最脆弱, 非但不能胜天, 很多时候连物都胜不了。 轻易地被情、 被色、被利打败,实际还不是败给了自己?

有人刻薄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忽视,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

酒桌上片刻安静。忽然想起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晚年修行时,老友夏丏(miǎn)尊来看他。吃饭时,见只有一道咸菜。夏丏尊忍不住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弘一法师答,咸有咸味道。

吃完饭,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给夏丏尊。

夏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答,开水淡,淡有淡味道。

原来,人淡了,事就淡了。人烦恼了,生活就烦恼了。人开阔了,世界就开阔了。

他说他的领导善于喝“坏茶”。在福建时总是喜欢到茶农家去买那些卖不掉已经发酵的铁观音,买回来晾晒、冲洗,然后用沸水沏煮,浅尝慢品。领导说这样的茶实际最好喝,经过风吹雨刷,日侵月蚀,又自己窝曲发酵,完成了其他茶叶没有经过的历程,自然醇厚、馥郁,那是一种回归的淡香。如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的月华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

不禁对他的领导肃然起敬。从“坏”中寻好,从闹中寻静,从复杂中寻简单,从微小中寻大气,从平淡中寻真知。


领导说,茶是如此,人亦如此。哪个成功者不是经历了挫折与苦痛, 不再炫耀张扬, 而是回归淳朴, 把心和事重合一起, 如影随形。

不再有分别之心,就不再有成败之感。心中无成败,自然就是胜了,不会败,是因为不知败,没有败的机会。

他倡议一杯酒,祝愿老友们都如那些老茶,发酵的老茶,历练荣辱、洗尽凡尘后还是老友,越来越淡,越来越真,越来越久。

大家一起端杯。老友,老茶,老酒。

室内充满了宁和、透彻的清香,淡泊无痕,空阔无边。


演播:胡月

作者:张建云

选自:《张建云说·中国人的良心》

出版发行: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