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国学·说家风:《大学》篇】顾不上老婆、孩子和爹妈,却每天大喊“核心意识”,您觉得可靠吗?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故事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家风故事!

关注

《大学》开讲第28天。

听朋友说,他的中学班主任晚年生活很凄凉。因为年轻时把身心都投入到他们这个班里,忽视了对自家孩子的管教,致使班里的孩子成绩喜人、鹊跃枝头,自家孩子竟然吸毒,锒铛入狱。

朋友还动情地说,那年我们班有两个考上清华的。真是难为老师了!

我说只想了解两件事,一是你的老师当年得了多少荣誉和奖金,二是那两位考上清华的同学现在过得怎么样?

朋友一惊,说老师当年是市里的劳模和教育先进个人,那两位同学不太知道,据说有一位赚了很多钱,因为婚外恋,与老婆离婚的时候满城风雨。随后问我,这有什么联系吗?

教育,是心灵的语言。自己被“教育”之后才能教育别人。如若不然,就是功利的教育、虚伪的教育。你的老师把教育你们当成了他的作品、奖金和荣誉,而对你们没有进行真正的教育。因为他不会。我不相信一个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自己孩子却活成败类。

《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意思是,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但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都是从自身,从自家做起。成功的教育家和管理者都是善于过好自己日子,善于管教自己孩子,善于打扫自家门前雪,然后,或者同步服务于他人、社会和国家。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

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家长放任自流,对孩子却严加管教;老婆孩子、爹妈亲朋都不放在心上,却每天大喊着“核心意识”。

当形式主义从政治侵袭到教育,这可能是个灭顶之灾。再加上我们的好大喜功、好为人师、急功近利和明哲保身,看似红红火火的社会,实则是在静悄悄地倒退。

没有时间管孩子的人是个虚伪的托词。你的孩子早就长成你的骨子,你的血液,你的基因,你的思考模式,你的价值判断。

怎么讲?

无论你有时间还是没时间管孩子,他都已经形成了一个与你无异的复本。或者读书,或者运动,或者高雅,或者谦和。于是你的孩子与你同出一辙。假如你愤怒、自私、狭隘、从来不承认错误,你的孩子一准这样。

至于忙碌,确是客观存在。但因为工作、业务忙碌而没空回家,与喝酒、唱歌、大排档或打着开会、加班的旗号实现自己个人目的而不愿回家,是两回事。

中国人再忙几乎忙不过孔子,但孔子后代集大成者、具大德者比比皆是。您说孔子是圣人,我们如何能比?

好吧,权当是个理由,说个近一点的——梁启超。

梁先生一生办报、变法继而逃亡,在如此恶劣环境下,写了1000多万的文字。那时的文字不是键盘敲打,而是毛笔书写。一个活了56年的人,平均每天写几千字,而孩子们的学习、事业和爱情无一不关心。

梁启超创下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神话。九个儿女中,长子建筑学家梁思成、次子考古学家梁思永、五子火箭专家梁思礼均为中国院士。此外,还有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以及后来参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宁。

这是什么?

父亲的榜样,孩子的路程。

《大学》说: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啥意思?

对父母的孝敬的人,对单位,对组织,对国家,也必定会尽心竭力;对兄弟姐妹友爱的人,对老师,对领导,对客户,也必定会尊敬有加;做好一名慈爱的,有德行的,有智慧的父亲,那么你才有资格,去管理一个单位。

话说回来,一个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不是一名合格、负责的父亲,你认为与他谈工作,谈事业,谈合伙,谈爱情,谈友情,谈“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会是真的吗,会有未来?

家庭,是社会之源;家风,是家庭之本。谁也别打着为党、为国、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实现自己的私欲。那本是一叶障目、自欺欺人,最终败得很惨。

今天的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张建云

著名作家、国学学者

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

微国学创始人 

树立家风,是每一个“想明白的人”刻不容缓的任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