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说家风】一个人学会了找自己毛病,看别人毛病就少了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故事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家风故事!

关注



文/张建云

《道德经》开讲140天。

近些年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是学会了自省。一个人学会了找自己毛病,看别人毛病就少了。因为别人毛病,很大程度来自于自己的毛病。

看别人不顺眼,就是该自省了。别人看你不顺眼,也是该自省了。实际,这是一个事:你看别人不顺眼,别人必定看你不顺眼。

不自省的人不会批评人,会自省的人不用批评人。我曾严厉批评妻子不自省。后来想,逼着人家自省,还是因为自己的心力不强,心胸不宽,心智不大。

前两天儿子说,同学邀请打篮球,他没答应,并随后甩出一句话:自己玩去!那同学急了,嘴里不三不四骂街足够10分钟。儿子自省言语太过仓惶,没有照顾同学感受,就俩人打球,让人家一个人玩,难怪同学出口不逊。

没有跟同学争执,相让为怀,我已经很满意了,又自省言语过失,真大气,好儿子!

女儿说晚上在学校的播音群里打卡,有个水平不是很高的同学点评得驴唇不对马嘴,这不成心刷存在感嘛!

她反省,说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虚荣,容不得别人批评是小气。

我甚至有些感动,一个17岁的女孩,能识别自己的虚荣和小气,没哭鼻子,没耍脾气,还娓娓道来,顺其自然,虚心接受,分明是心里的那束光越来越亮,越来越美。当这束光照亮整个内心世界,就是照亮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了。女儿,加油!

我曾经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容不得别人的半点微词。尤其与妻子之间,她与我距离最近,言行思想、起心动念都逃不过她的洞悉,往往一针见血,毫不留情,从不拐弯。于是,愤怒。以怒治错。心想,怎么娶个这样的媳妇,专挑人错!

如今想起来,没有妻子的挑错早就破绽百出、一无是处。为曾经的激愤、发火而自责,而道歉。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怨你、骂你、恨你。我估计,早些年妻子也恨的我牙根痒痒吧。

按照一个人自然年龄,到了六十岁就没有什么争斗、辩驳之气了。所以,孔子说六十耳顺。耳顺,就是能听进去两种声音,一种批判的,不急;一种赞美的,不喜。

我觉得有些晚。将耳顺境界最少提前20年。这样对家风重建、孩子教育、夫妻情感都有最直接的帮助。

有些孩子听不进去家长的批评,只喜欢听好话。家长一批评,孩子有时非但不能接受,小的时候捂耳朵,大一点就反唇相讥,说出爸妈一堆不是。

这是两个问题。听不进批评是从小惯的。很多孩子在“鼓励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无论做了多小的事都会招致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邻居大妈、甚至卖煎饼果子的一通夸奖,到了幼儿园依然是如沐春风,哪个老师敢得罪你哈。太多孩子没有免疫力,只能听得好,不能听进坏。所以,长大了很容易与父母红脸、闹别扭。

至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挑剔父母错误来保护自己,这是遗传。孩子的爹妈必定有最少一方具备这样的恶习。不愿意承认错误,当被人指出时,考虑的不是自己对错,而是先找出对方的不足,用犀利的语言指责。意思是,你还不如我呢,我比你强多了!

这样的交流是卑劣的家风。把夫妻、父母、子女之间都看成了对手,只要让自己不舒服就是所有人的错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对错还是要说的,不然夫妻与孩子都挣扎在错误的泥潭里,没有谁会高尚,没有哪个能清白。

老子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高尚,是高明,是高级。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知道,这就太麻烦,太糟糕,太卑贱,太鄙俗了。

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想有个好未来,过上好日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自己的不足改掉。每天都找,每天都改。与那些从来不懂得自省的人,从来不愿意认错的人就拉开了距离。

老子曰: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为什么有的父母错误少、缺点少?因为家风好。经常自省,找自己的错,真心把自己的缺点当作缺点,将错误当错误。于是,也就没了缺点,少了错误。

对孩子的教育很简单,每天找到自己一个错误将其改正;每天找到别人一个优点,将其学习。坚持20年。这是培养圣人的节奏!

但前提,父母要以身作则,认清自己的错误,勇敢地向自己开刀,毫不留情,绝不手软,将隐藏的和当下的错逐个击破,步步为营,家里的大人孩子就都好了。此乃: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教育真没那么难。

假若,有错不认,有错不改,就是你的不是了!

今天的原文是《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中国家风》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