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云·说家风:《孟子》篇】把家当作修行的道场,是治疗焦虑的良方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张建云国学家风课

关注


文/张建云

《孟子》142天开讲。

给孩子做饭与喂猪的区别是什么?

答:目的不同。给孩子做饭心里有爱,不求回报。喂猪不同,结果是为了吃它的肉,或者用它的肉来赚钱。中国北方有句爹妈咒骂孩子的口头语:“盯着你的肉!”意思是,你再不好好的,我就把你当猪一样卖了。

但凡喂食,求回报者便没有爱。譬如喂狗。目的是用狗博得主人欢乐。如果那只狗如何喂食都无动于衷,既不欢跳也不雀跃,还不围蹭你的身体,估计就会怨气,想赶紧把它送人吧。

还譬如厨师。目的是用自己的手艺赚钱,无论手艺多高级,技术多精湛,味道多精美,那只是一道菜。饭菜里很少有爱。没有爱就不能常吃。常吃就会“中毒”。经常吃饭店、点外卖的人亲情不足,甚至薄情寡义。

而回家吃爸妈的饭菜不同,菜里充满了温馨、思念、关切、安心、祝福与微笑。对,家里饭桌那盘菜是会笑的。春风和煦,爱意满堂。

曾经有单位食堂做调查,希望饭菜做成什么样才满意。大部分员工的回答是,做成妈妈的味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饭店打“家常菜”招牌的道理。

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真情二字。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间、朋友战友、老师学生、单位与客户,甚至朋友圈,只要不失真,就会顺畅,就会和悦,就会欢喜,就会幸福。

曾给一五星级酒店讲课,我说不用把客人当成衣食父母,只把他们当成孩子来看就行。那些做服务的大姐谁都知道怎样对孩子体贴呵护,顾客自然如沐春风。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shi)交之也。

孟子的意思是,为别人做饭、工作、干活,心里没有归属感,缺少爱,这跟养猪没啥区别。

这里的“食”不单说的是吃饭,还是糊口的问题,生计的问题,更是企业管理的问题。稻盛和夫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有方法,而是心中有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无尽的爱。他说,有爱便能生智慧,做人要始终以善念艰难险阻都在眼前,然而我自始至终心中都没有过任何不安,因为我心中怀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明确无误的利他目标。

一个局长、市长、部长、甚至董事长和校长,只要把自己当成家长就可以把事业做好了,就可以把市民、员工和学生带好了。但,往往我们的心中有太多的任务,太多的利用,太多的侥幸,太多的得过且过、明哲保身以及太多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是孟子阐述的更深一层的含义: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作为父母,我也承认你心里有爱,确实爱着自己的儿女。但对孩子没有尊敬,跟干养殖业差不多。尊敬来自于平等。有问题交流,有心愿交谈,有矛盾交涉,有隔阂交心。假若爹妈对孩子更多的是质问、呵斥与要求,那么孩子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对外人彬彬有礼,对母大呼小叫。惊奇的是夫妻也如此,在职场优雅大方,回到家原形毕露,挑剔指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人之间越来越不喜欢沟通,或者叫不会沟通。时常以沉默、怄气和顶撞代替沟通。但这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直都在,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下次又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

譬如孩子想买一个玩具汽车。妈妈说你家里一大堆汽车。儿子说我就是想买。妈妈说不行,我说不买就不买。于是,孩子开始耍脾气。妈妈说,我就不惯着你这臭脾气!

试想,这孩子的脾气从何而来?母亲不幸言中,都是父母惯出来的:没有教会孩子沟通。

假如孩子这样要求是否会好一些:

1、妈妈,你今天真漂亮。妈妈自然懂得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就开始思考孩子的要求了。孩子再说,妈妈,如果你的儿子再拥有一辆玩具汽车,你就更漂亮了。

我们先不论结果如何,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孩子懂得换位思考;二是孩子知道想要达成目的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而不是为所欲为,打滚撒泼。

2、妈妈,我怎样做才可以得到一辆我心爱的那辆小汽车呢?

这是征询,从结果向前推,把谈判对手至于责任和道德的高地。假若妈妈说,怎样都不行!这是把孩子的进取心给杀死了。

很多孩子把童年的习惯带到成人,成了家夫妻之间依然不会沟通。夫妻争吵的方式,就是童年时对待父母的方式,也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培养孩子沟通能力无比重要。我们最担心的是培育了一个会考试,会做题,会读书,而不会沟通,不会讲话,而且还爱发脾气的孩子。走到社会上几乎三招两式就会败给生活,败给对手。而且,在工作中也会失去机会,在婚姻中也过得不幸福,他的孩子会继承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不会沟通的坏习惯。

有效的沟通,能平息怒火;真诚的沟通,能解除误会。学会与爸妈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沟通,与自己沟通,以至于长大后可以和社会、领导、同事、客户沟通,可以在夫妻之间友善、温存地沟通。

想达到这样的沟通效果有个前提,就是父母与孩子要平等的彼此尊敬,而不是利令智昏的愤怒和对矛盾激化后的“爱咋咋地”。不然,我们真的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养狗,养猫,养猪,养鸡。

一个人在家里就是修行的道场,不会教育孩子,不懂夫妻宽容,不知爹妈不易,还是别往名山大川、寺院高阁去求佛问道。

孟子曰: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啥意思?

不是老板发你钱了就恭敬,不是人家给你送礼了就恭敬,不是孩子考了好成绩就恭敬,不是爹妈给你留了财产就恭敬,不是你眼前的人是个名人,是个大官就恭敬,不是车子经过市政府门前就不按喇叭显得很恭敬,回到了小区门口,保安撩杆慢一点就骂街。而是,恭敬一直在。无论做什么事,读什么书,交什么人,吃什么饭,恭敬一直在心里。

那种表面恭敬内心傲慢,人前恭敬人后诋毁,很多人就恭敬一个人就放纵,光明前就恭敬黑暗里就无耻的人是令人担心的,也是孟子他老人家的担心: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虚拘,就是以虚假的礼仪、手段、招数笼络人。这就是传说中的虚伪,您中枪了吗?

恭敬一直在心,才会得到别人的恭敬。把恭敬心植入孩子的的人生里,孩子就会一生受到别人恭敬。从做一次饭,刷一次碗,说一句话开始吧。

今天的原文是《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七节》: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shi)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

天津市青年家风研究院  院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