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诵读巧拓展,四两拨千斤 ——一堂国学经典课的反思

 惊涛拍岸849 2020-08-20


一、 案例

先从返校复课第一节说起。这节课,老师欣喜,学生开心。可不是嘛,疫情肆虐,师生阔别数月;好容易基本控制了疫情,国家视疫情程度轻重,逐步放宽封禁,部分学校复课、部分学生返校,部分校园恢复了生机,久别重逢,能不欣喜开心吗?

这第一节课,国学经典诵读第一节课,本来可以直接接续网课讲教材,但是,总有些话语需要和学生交流,否则,会错失什么。

于是,我高兴地与学生分享欢聚的心情,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咱们这样返校复课的,全国还有多少啊!”并开诚布公地与学生述说自己宅家网课的体会和返校上课的初步规划,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时间由学生支配,他们也有孩子们的体验和情怀呀!

果然,他们一个个争着发言,“在校想家,可在家时间长点就不想在啦”“到校把宅家落下的功课补起来”“还是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好”……畅所欲言,正能量是主流。初中一二年级各班、小学高年级段各班,概莫能外。

但仅此而已。我满怀期待地听学生展示,送上由衷的掌声,然而渐渐有了些许遗憾,甚至失望——怎么没有更丰富的内容呢?似乎惨烈空前的、令人惊心动魄的、激人奋进的、催人反思的、促使国家作出重大变革的新冠疫情没有发生过。孩子们是不是只局限于“我”呢?

在小结时,我专门提出几个问题:

放寒假时宣布了开学时间,咱们却竟然宅家隔离,网课教学几个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极为特殊的学习状态呀?

在这段时间里,了解到一些疫情防控的信息没有?家庭的、周边的、国家的……

了解到的话,有无紧张?困惑?恐慌?怨怒?震撼?感动?如果有,就可以说出来分享嘛!

…………

平静湖面起微澜。

恍然悟,懵懂开,欣然笑,精彩来。

那些思维活跃的、性格开朗的、乐于观察的、嘴闲不住的学生发言了!亲见的,耳闻的,网络平台查到的,来路广,去伪存真。正面的多,去粗取精,认真积累;偶有负面的,理性剖析——提升了!

有的学生本来占有不少有效信息,第一轮发言却忽略了这些;有的学生比较“迟钝”,堵塞了源头活水;有的学生傻乎乎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腹中空空;有的学生感触深,却不知如何表述 。但是即使作为听众的,还是有所触动,收获不少。

二、反思——

1、珍惜宝贵教学情境,利于各层次学生发展

 我们常说要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2020年春天,中华民族猝然遇到了一个空前(但愿绝后)的疫情考验——暴露出人类脆弱的一面,付出数千生命的代价,集举国之力,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警示后人的教训。这是最本源最真实的情境啊,民族记忆、国家之殇、英雄符号、人格指向、文化嬗变和科学光芒交融并存的真实情境啊!

 复课第一节,撷取这个情境,不是仓促随意之举,而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职业敏感。

 从学情来看,这样的设计和实践,优生和待优生都受益。

 让优生更优,拔高最重要。优秀人才,不仅具备严谨认真、笃实坚韧的品行,更有开放广博胸怀和探究创新思维。老师要开掘这批优生的潜能,就要珍惜情境契机来组织教学。疫情防控进入课堂,使这批学生能多角度了解了战“役”的深度、厚度和温度,他们丰富了“备考”知识(战“役”——中考、高考命题概率极高极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生活的习惯,而且知道了生活是知识源头、情感源头,深化了人生体验。

 待优生呢,起码受到启蒙影响。如同一间黑屋子,墙壁上开凿了一扇窗子,屋里的他们知道了外面有光明,光明是“劳动”争取到的!我需要光明,我喜欢光明,我争取光明!他们虽然距离优生还远,但是现在起步就是进步!

 心灵不缺乏感动,只是缺乏契机。本节课,遇愤而启,见悱而发,创设共情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学生情不自禁地开启心扉。

2、诵读经典铺路,汲取营养润心

 国学经典诵读,极为有效的方式是背诵;学习国学经典内容,必须背诵;理解国学经典内涵,背诵是绕不开的手段。背熟了,终生不忘,积累多多,受益无穷。而研学经典,最重要的还是传承其精髓;吸纳承继先贤的思想——民本主张、公平理念、家国情怀、求实态度、诚信准则、坚贞品格……以及文化宝藏,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民族发展的基石;而这些仅凭诵读是无法落实的。从这个意义讲,针对学生年龄心理和认知程度,引领他们适度地汲取国学经典作品蕴含的美好情感,理解探究其中寄寓的深刻道理还是很有必要的。况且,中小学落实国学经典教育,诵读,背诵真要见效,得有初步的理解为基础。

3、我们是优秀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一段链条

  国学经典作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字载体,我国近几十年出现了“国学”热,自然也热了校园。而优秀传统文化是动态的、鲜活的,是在扬弃中发展的。21世纪初这个阶段必将有内容彪炳史册,传续下去,比如举国英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悲壮和感怀。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及千百万无名的白衣天使、执勤人员、环卫工人和“驰援、逆行、脊梁、凝聚、坚守、承诺、温度、大爱、付出、致敬”这些滚烫的字眼,成为时代的高标!每个普通中国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我们师生不仅不能回避、旁观,而且还要密切关注,深入思考。如果生活在这个背景中的学生却对此都漠然无视,那么至少可以说他们的情感世界苍白枯竭,对别人、对社会缺少起码的关注。这种状态下,为师者——灵魂的引领者就应该适时适度地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了。

 疫情折磨着,摧残着我们;也警醒着,锤炼着我们。师生共同经历着,但学生一代的来路更长,以后会比老师这一代做得更好!

 后人学国学经典会审视我们这段历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上不辜负先贤,下对得起继者。

 举一反三,国学经典教学联系社会生活,融入时代精神确实是应有之义。

4、每节课都是尝试和探索,都有遗憾与不足

      ⑴返校复课第一节,学生们第一轮出现了空白,起码说明他们没有想到会上这样的内容;那么,师生之间没有共情,开课伊始就显突兀。

 ⑵我有预设,先入为主的引领及对生成性问题的解决,还不够纯熟。

⑶成人化的思维、个性化的体验,或多或少地施与学生,有些牵强。

这些遗憾与不足,值得记取,以不断改进。

2020-6-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