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不忘本,家谱记乡愁——撰文/商国胜

 商氏资讯 2020-08-20

在浙江宁波家族活动期间,我与两位身份“特殊”宗亲相识。说特殊是因为他们一位是美籍华人,一位是某大学教授。

美籍华人,在我参加的多次宗亲活动以及走访考察商氏文化的历程上这是第一次遇见。至于大学中任职或退职教授虽有个别参加参加宗亲活动,也只是在本支系参与一下家谱文化研讨而己,因为称得起精英,大多政治思想过硬,政治敏感性很强。

当然也不能称之他们特殊,因为美籍华人也好,大学教授也罢,他们都姓商,是商氏大家庭的一份子,这是我们能结识的基础。

著名学者冯骥才说,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而家谱文化是村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瑞才宗亲把《芝山大田商氏宗谱》给我看的那一刻,我从建军宗亲脸上捕捉到了他那浓浓的乡愁。

建军宗亲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辞去了稳定的教师工作,跳入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海”,勇立潮头,生意从金融大都市上海一直做到国外。为生意上方便,他加入了美国籍,成了千千万万中美籍华人的一份子。起初在奔波忙碌的生意场上,建军宗亲与大多数人一样对家族文化都不在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年龄大了闲暇下来,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建军宗亲在看到自己支系宗谱那一刻,眼含热泪向我述说着当下的心情,他说:“因生活所迫,父亲背景离乡到上海打拼,我是上海出生的,并在那里度过少儿青春。两代上海人,离开祖地算起,如今已百年之多!特别是自己到了古稀之年,漂泊在外,尤如滴水掉入流动的沙漠,即将干沽。今天在这见到了家谱,我这一滳水又汇集到了我族大家庭里,感觉不再渺小,思想上好像又得到新生”。

商立峰宗亲老家是辽宁省西丰县,在某高校任教授,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宁波商家商氏宗谱的编修启动盛典。当看到宗亲手中的家谱时,迫不急待的翻看,却又非常遗憾的叹息:有家谱知来去,我是一个没有家的人,至今我们家也不知在哪里迁徙至辽宁,寻根一直是我的梦想,商氏文化博大精深,真是值得我们挖掘传承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