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室大逃脱之高空吊桥,团魂高燃的背后,管理者看到的却是TM

 营销与管理专栏 2020-08-20

第2季的密室大逃脱,《创业陷阱(下)》,密逃团5位成员完成了高空吊桥的挑战。尽管起初,在面对几乎不可能通过的灯光检修通道(高空吊桥)时,人人变怂,相互推脱,但凭借集体的智慧和各自的努力,伴随爆笑的言行,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恐惧,完成了过桥的挑战。

这一期高空吊桥挑战,再一次让密逃团团魂高燃,挑战成功后人情激昂,群心激动。作为观看者,尤其是团队管理者,相必在这个环节上感想多多。因为管理者看到的却是TM(Team Management)团队管理带给我们的管理启发。我们一起来回顾和反思,以获得管理的感悟和成长。

【剧情回顾】

整个高空吊桥挑战可划分4个回顾:

第一,心理反应。面对一项新的挑战任务,尤其是明确看到,以及大多数人可以自我估计到过程的任务时,你和我的心理反应是相同或相似的。

因此,这项智力与体力的高空吊桥挑战,注定一开始让大家人人认怂。只不过,不同性格的人表达方式不同,有些人直接说出来,比如:大张伟、郭麒麟、杨幂,而有些人表面淡定,嘴上没说,却心里没底。

第二,解密安全衣。面对挑战,寻找提示,发现安全衣,但需要密码解锁。这个环节属于密逃节目的常规解密题目,很快破解。熟门熟路的环节,对于密逃团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第三,挑战探索阶段。这一部分包含两次探索,第一阶段探索失败,第二阶段成功。

第一阶段主要包含邓伦和黄明昊的两次探索。在讨论谁先第一个上,大家互相推脱时,作为密逃老将的邓伦主动请缨,勇于承担第一棒。

邓伦的第一次探索,在心理恐惧,探索没底,关键是发现第一步迈出时腿不够长时,探索失败。于是,在他的探索结果基础上,认为可以解决腿不够长,身高不够的黄明昊进行了第二次探索。

黄明昊尽管迈出了第一步,但在迈出第二步时遭遇更大的心理挑战,难度陡增,不得已返回,探索失败。

第二阶段的探索,仍然由邓伦发起。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以及观察黄明昊的探索过程后,邓伦再次出击。这一次,他调整了出发策略,改迈出第一步为双手吊绳出发,成功完成了前三步的探索。体力的消耗,让邓伦暂停前进,遇到第2个困难——如何在体力已消耗下继续前进。

此时此刻,大张伟根据其参加过去探险节目学到的经验,向邓伦提出建议:释放双手,相信安全保护绳索的保护。在此,这个挑战项目的关键算是真正找到了。邓伦也因此成功完成了第二次的探索,为密逃团其他成员成功打样。

第四,顺次挑战阶段。这一部分就是在邓伦成功过关的激励下,郭麒麟、杨幂、大张伟、黄明昊依次在前一人完成的基础上,不断吸取经验,超越自己,完成挑战。其中有以下几个看点,需要备注:

郭麒麟过关的过程中,虽然仍经历心理恐惧,但没有了最开始看到吊桥时的完全恐惧感。出发这一头有大张伟指点思路,蹲下来,信任安全绳索,利用高低距离差,悠过去,顺利抵达吊桥中点。另一头有邓伦指点他如何克服距离问题,迈向终点。

杨幂借鉴郭麒麟的经验,顺畅出发,悠向中点,速度很快,也很轻松。在中点遇到距离问题时,自我克服找到方法,跨越距离问题,完成通关挑战。令密逃男生纷纷点赞。

大张伟的过关过程,就是一次属于他个人的人生突破过程。真实,充满泪水和笑声,也感受到突破成功的喜悦。

黄明昊最后一个通关挑战,可谓是吸收前辈的经验,发挥自身所长后的一次快速、完美的人生经历。90秒完成通关,刷新通关的最快记录。

【管理反思】

高空吊桥的挑战项目,有很多类似的线下拓展培训项目。拓展培训项目比较适合团队的建设,所以,常常用来训练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成员融合度。

每一个拓展项目的完成,关键部分来自体验后的感受和分享,以及最终思想认知的突破。同理,密逃高空吊桥挑战给各位团队管理者至少能带来4大反思,指导团队管理,并提供相应的借鉴。

反思1:吊桥的难度设计类似于工作中的任务。

整个吊桥的结构设计中,仅三块窄幅踏板,位于前段,中间,后段,可供休息调整。类似于工作任务中,三个时间检讨节点。告诉管理者,每个项目任务,有效管理的过程需要设定相应的回顾节点,以考察完成进度和达标进度。

整个吊桥的难点设计中,包含三个难点,分别是出发前的心理恐惧,前三步,中点后的最长距离跨度。告诉管理者,万事开头难,开好头是第一个关键。走好任务的前三步,快速发现问题,搜集经验是顺畅实现任务的第二个关键。成功前还会经历挑战,所以不要高兴太早,持之以恒,才能迎来最终胜利。

反思2:团队挑战的过程,也是团队学习成长的过程。

总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挑战第一棒。然后,过程中所有人参与,参与的过程不是七嘴八舌,互相埋怨、推诿,发布负面信息。其关键是大家观摩学习,发现成功的机会,互相鼓励。每个人学会并懂得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成长和进步。管理者要懂得总结经验,推广经验,超越经验。

反思3:团队搭建时要注意能力互补,经验互补。

密逃的5位成员选择,节目组也是做了一番思索和挑选,确保出题的导演项目组难度不能太低,也要确保答题的密逃成员挑战一定的难度。其实,在我们的管理工作实践中,团队的搭建仍然如此,最优秀的组队不一定是最强大的团队,只有能力互补、经验互补、角色互补、性别互补等互补型团队,才有可能发挥最强的战斗力。

反思4:如何看团队队长及其发挥的作用。

如果单从本次高空吊桥挑战的角度看,刚开始环节,身为队长的大张伟,一定算不上称职的队长。所有不该由队长说的负面话,不该是队长的负面行为,全都在其身上展现无遗。

但有时候,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用常规的眼光看人,就会有看走眼的时候,貌似不胜任的队长或管理者,由于我们缺乏耐心,眼光短浅,往往会毁掉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本次团队挑战成功的关键,恰恰是由大张伟提出的关键思想和策略:释放你的双手,相信你的安全绳索。

同时,也给管理者一个提醒,也许管理者并不是能力每样拔尖,当遇到你不擅长的能力时,如何发挥管理者的指挥和指导作用,扬长避短,实现突破,值得每一名管理者思索。有时候,知道整个道理很容易,践行这个道理的真谛却极不简单。

有人说,人生如游戏,游戏似人生。无论生活与工作,对于每一名管理者而言,借用一句古人名言警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理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最终回到实践,这就是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