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说家风·致良知篇】我们愿意花钱为孩子补课,却忘记了将自己塑造成一尊和悦、温润的父母(第78篇·总第2447篇)

 微国学 2020-08-20

文/张建云

《致良知·说家风》开讲第78天。

多年以来越发明白,教育孩子、过好日子没什么复杂,做好四个字大致可成:戒慎恐惧。

1、戒

佛家有个公案。

一位武士问禅师,果真有天堂和地狱吗?

这是我们很多人思考过的问题,包括曾经的我。假如确实存在,就行善积德,如若没有,就为所欲为。

禅师一见武士的样子笑了,说不用问,你不配!

武士威震一方,却遭禅师如此轻蔑,立马怒火中烧,拔出剑来指着禅师,你给我说,为什么这样对我?

禅师说静静地说,此时便是地狱。

武士拿剑的手抖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自己的鲁莽,马上觉醒,赶忙收起剑来恭敬地行礼道歉。禅师说,此时便是天堂。

愤怒与短视是家我们日子里的大病。家风教育中,家长最基本的要有两戒:一戒愤怒,二戒短视。

愤怒,是地狱。短视,是走向地狱。很多孩子都有飞向天堂的翅膀,是父母硬生生将孩子拉向地狱。

动辄愤怒的家庭孩子会软弱、自私、偏激、冷漠和继续愤怒。家长的大声讲话、严厉指责、目光凶狠会遗传到孩子身上。于是,孩子的交的朋友、长大后谈恋爱的对象,基本都是愤怒类型。而且,这孩子怎么打扮,只要一开口讲话,或者稍微遇到一点情绪的波澜,立马皱眉、瞪眼、面目狰狞。

很多年以来,我们愿意花钱为孩子补课,但忘记了将自己塑造成一尊美丽、和悦、温润的父母,从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这就是短视。

一言以蔽之:家长脸色不好、脾气不好、语言不好,孩子的学业、友情、爱情、婚姻和未来都不会好。

2、慎

东汉时期,山东潍坊昌邑县长叫王密迎来了曾经推举他做县令、有知遇之恩的人:名士杨震。

遂,深夜,怀揣一些金子来赠送给杨震。

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

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深感愧疚,后悔此行。

深夜,这里深夜静悄悄。不知道王密怀揣多少钱,但估算应该不太多,但也不会太少。重要的是,杨震把二人当作多人,将“无人知”看作天下知。这便是良知。

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私下的请求。他的孩子们吃穿简洁,出门步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官吏子孙,将这些留下,不也是十分丰厚的吗?

这便是家风遗产。作为父母能否为孩子留下一份“无人监督下的自觉”吗?

无人监督下的自觉,就是一个人、黑夜中,依然文明,依然儒雅,依然读书,依然有德行。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文明,也会儒雅,也会读书,也会有德行。

3、恐惧

做了什么事,就会成为什么人;读了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就会成为什么人;想了什么念,就会成为什么人。甚至,做了什么梦,就会成为什么人。

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做梦。做梦如同喝酒。酒醉失言,虽然自己不知道,但确实做了。

每个父母的心中都该怀着一份恐惧。这恐惧不是孩子考不好试、得不高分、成不了名、赚不到钱、娶不上好媳妇、嫁不到好人家,而是恐惧于人格缺失、性格缺陷、体格缺位。

人格、性格和体格是我的“三格”教育。有此“三格”,考试、高分、成名、赚钱、成家立业就都在其中了。“三格”特别像我们买了一套别墅,考试、高分、成名、赚钱、成家立业如同装修,是开发商赠的。

戒慎恐惧,是善美家风,是良知的光明,是家庭幸福稳健的法宝,是我们内心的那束光,照耀我们走得更远,而不会迷路。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传习录·卷中·陆原静书(二)·第5节》: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

天津市青年家风研究院  院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