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对孩子有个独特的动作:看(kān),即看孩子。看孩子的意思是看守孩子,指负责守卫、照料、监视和管理。一般对监狱里监督、管理犯人的人称为“看守”。太多父母喜欢看贼一样盯着孩子,从看着别磕碰,到看着写作业,再到大一点看着别早恋,还偶尔偷看孩子日记,以及等孩子有了孩子又继续为人家“看孩子”这基本都起到了看护、看守作用。没有一个学习优秀、成就卓越的孩子是靠父母“看”出来的。《易经·小蓄卦》第一爻(初九)爻辞:复自道,何其咎?吉。上面是“”,意为朝一个方向延展;下面是“日”,指太阳;最底下是“夊(sui)”,是止、终的意思。“”“日”和“夊”,联合起来表示太阳回到东方起点上,准备再度出发。 复自道的意思是按照一种轨道自行运转,不用督促,不用提醒,更不用约定与惩罚,孩子像玩游戏一样的学习。这样一说很多家长眼睛都会发亮,老天爷呀,世界能有如此美妙的事吗?玩游戏是一种兴趣和乐趣,是进入了不玩游戏的人不了解的一种情境当中。你说不让玩游戏他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剥夺我的快乐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玩游戏的孩子只把这一种快乐当成快乐,没有其他的快乐能够置换或者替代。作为父母是不可以直接制止孩子玩游戏的,如此就会形成猫和老鼠的躲藏游戏,心里都怨着对方。只要彼此有怨就无法解决玩游戏的问题,基本上还会越陷越深——你越不让我玩我越玩! 第一步:鼓励孩子玩游戏。此刻与孩子能达成玩的共识,自然就能达成什么时间玩的共识。比如写完作业玩40分钟,不可以把手机拿进卧室、厕所、饭桌和书房,也不可以躺在沙发上玩游戏,因为样子太难看。第二步:父母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这很像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祛除敌人警惕性,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目的是与孩子找到共同话题,增进彼此亲近。第三步:另立名目,找到游戏替代品。比如踢球、打篮球、乒乓球、健身房,与朋友交流,有人喝彩,进入一个新的话题和氛围。还如发现孩子其它特长,演讲、作文、画画、书法、弹琴、跆拳道等等,人为制造一次展示机会,而后获得无数点赞,令孩子沾沾自喜,情不自禁。然后在这个兴趣上纵深或横向培养。第三步:把孩子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树立起来,奥运冠军、作家学者、民族英雄、古圣先贤,而后一家人都读他的传记,言谈话语讨论这个人物。譬如喜欢关羽、岳飞、文天祥、谭嗣同,那么就找到喜欢这个人物的微信群,或者创建一个微信群,大家在群里讨论交流。这是向圣贤出发的脚步。第四步:安排学习的事。孩子心里有了方向就会有动力,努力地去学,使劲地去考,逐渐就会远离游戏,因为之前的几项,运动、爱好、兴趣、人物、氛围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在一个新的层次。第五步:家长示弱。给孩子以充分展现和做主的空间,建立家庭责任感、生活自尊感、学习崇高感与社会交往感。这就是复自道,是个大吉之像。所以孔子说:“复自道”,其义吉也。牵,是手里的绳子,如同遛狗和放风筝。看到方向骗了或行为慢了,也有可能学习累了,就牵一把,牵回来,牵起来。大体是个提醒。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可能会分神,有可能会懈怠,父母和老师牵一牵也就过来了。但万万不是拉过来劈头盖脸地训斥,那样会令孩子的自信走失。依然不是看守,是让孩子产生内核动力,找回自己,认清方向,不再迷失,加足马力,稳健前行。孔子进一步加以说明: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