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宪权作品 | 历史深处的清明

 梅雨墨香 2020-08-20

作者简介:苏宪权,笔名雪野热风、清风,河南滑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散文学会理事,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滑县诗词学会会长。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滑州儒学》执行主编。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辽海散文》《中国报告文学》《魅力中国》《奔流》《参花》《中华风》《当代小说》《中国诗词》等百余家报刊、电台发表作品。出版有《半树槐香的抚摩》《郭万增传》等书籍。


历史深处的清明

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小鸟筑巢、春耕繁忙的季节,预示着大地又会焕发勃勃的生机。此时,生的希望在整个世界滋生着,膨胀着。

清明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节日,节气与节日吻合的,恐怕只有清明了。这也可能是我们的先人,为何选清明作为祭奠日的一个原因吧。因为生命的绿色蓬勃而出,而逝者永埋生长绿色的土里!唯有记住逝者,才能延续大地的希冀!

“晴日清明暖,长河柳丝匀”。每年的4月5日或6日,是24节气中的清明。此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代已开始有清明,原意为“平治”。指大禹治水后既清且明,天下太平。汉时成为节令之一,古称“三月节”,表示天气晴明,万物滋长。《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载曰:“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后清明成为入春后的重要节气,农家据此安排农事,进行春耕。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节成为节日,传说是为纪念春秋晋国的介子推。后来读了《史记·晋·世家》,才知道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这天门前插柳、不动烟火,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历经千辛万苦,受尽奇耻大辱,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及介子推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忽见碗中有肉,香气扑鼻,便几口吞下,回味无穷。这时他发现介子推行走跛脚,随问其故,方知碗中之肉是介子推腿肚之肉。重耳深受感动,声言:“有朝一日我重返晋国,一定要重赏介子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重耳在返回晋国过黄河时,狐偃说:“臣同君周游天下,过失多矣,愿从此与君别。”重耳说:“我返晋国,若不和您同心,河伯作证。”随即将壁玉扔于黄河,与狐偃铭誓。介子推见了笑道:“苍天助公子兴,狐偃以为己功,以此向君邀功,乃是耻辱,我不忍与他为伍,”说完,竟私自过黄河隐蔽起来。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作为每年固定的祭拜日子。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祭拜活动民间效仿,先后形成了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打秋千等民间风俗。也许,清明成为民间传统节日始于此吧。

清明,是一个灿烂的节气,也是一个诗意的节日,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歌赋,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每年的这个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日子,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祭祖、踏青,在这忧伤与欢乐并存的日子里,感受清明节悠远的诗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西湖堤岸,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带雨,惹得游人不忍归。宋代吴惟信的这首《苏真堤清明即事》,文情并茂地展现了一幅生动迷人的游春画卷,脍炙人口。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可谓妙笔生花。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春风吹着杨柳,丝丝缕缕如雾如烟。蜂蝶恋花,暗香盈袖,树荫花影摇曳多姿,描绘不尽的清明风和日丽天,良辰美景不虚设。春日的郊外,秋千翩飞,二八女郎笑声清脆,回旋山野,裙裾飘飘,似仙女下凡,更增添了几分撩人的春色!又是一幅春天的迷人画卷!

“又是一年寒食到,此时依旧雨纷纷。柳丝知暖急吐绿,桃李次第笑春风。”清明是一年中最美、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杨柳青了,桃树红了,梨花白了,小草绿了,溪水涨了,太阳暖了,天空蓝了,山花香了。伴随着暖暖的春风,满山遍野的绿树红花,轻轻摇曳的垂柳,山花烂漫的小径,泥土芬芳的田野,潺潺流动的小溪,婉转悠扬的鸟鸣,无不勾起人们对清明的钟爱之情。

人间四月,绿叶分披,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多好的清明啊,在春天将尽的日子里,它为你送来温暖的风声、细腻的雨声、燕子的呢喃,它让你看见清晨的露珠、午后的树荫、半晚的云霞以及从柳树下走过的人群,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万物的勃勃生机。

“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是雨的季节。像极了静默无语的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的雨,一点都不张扬。仿若几千年的寂寞哀思,氤氲,凝聚。天与地静静地交流,语境低沉,凝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这时的一切都寄予着哀思。阴阳两隔的遥远世界,在这一日被雨重又拉回到一个世界。于是同一种情思都化作雨的声音。在蔓延,在扩大,在濡湿着这个世界的一切。于是,一切变得厚重而润湿,一切变得缠绵而多思。自有清明以来,不知在这变换着的世界中,有多少生者纷涌而来,祭拜逝者,追思先人。而又有多少生者来了又去了,又被后人追思。一代代,一茬茬,逝者与生者,都曾奔走在这茫茫的天地间。而在这追思奔走中,往来成古今!昔人已逝,来者熙熙。唯一不变的是每年在霏霏的细雨中,姗姗而来的清明节!它静默在雨中,为我们洗去俗世的伤怀,还我们以内心的安宁!我深深地感受到古人的伟大,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些内心浮躁的现代人,清明为何而美丽。那是逝去的长辈们借助这春深的土地,送给我们的生生不息的祝福……

清明是那片被晨曦燃亮了的天空,被清脆的鸟语引向高远的湛蓝。

清明是大自然用满树的杏花桃花梨花以及遍野的油菜花,给安息的灵魂每年春天献上的花锦。

清明是在犁尖闪亮的轻吻下,黄土地掀开的层层温柔、层层浪花。

清明是温暖舒畅春光下心灵的释放和畅游。

我突然强烈地感到,眼前这清明节、清明雨,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承载着周礼的肃穆和孔孟的殷殷叮嘱,携带着杜牧的一缕诗魂,洋洋洒洒飘落于现代,还会飘洒到子子孙孙的无穷后世……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编委会

 刘志成、许辉、张继炼、张庆龙、杨海蒂、梅雨墨、小聿

 执行总编:梅雨墨   

 编辑部主任:小聿    

 编辑部副主任:彭光品

 编辑:邹辉、张梵     

 微信平台部部长:木小沐  

 通联部部长:孙辉   

 通联部成员:周岑岑、赵爱霞  

 校对:彭光品

 封面题字:陈浩金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淮南市龙湖南路舜耕书院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196/GO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7176


《木沐读书》和《初语阅读》两个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自办的选稿基地,将会陆续推出各位作家的投稿以飨读者。

作为选稿基地,我们推出各位作家的来稿,旨在扩大交流范围,深入交流层次,在以文会友的同时,通过观摩、切磋,以提高大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