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马卫民作品丨弯弯的“丝带”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她像一条弯来弯去的丝带,穿峡谷,越峰峦,挂在家乡的黄土塬上,记录着家乡人的生活和命运……

——题记

汽车行进在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

这时,天上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如丝如麻。这是一条通向黄土塬上老家的路,百十里地,一个小时就到了,它拉近了城市和乡村的距离,缩小了城乡差别,由此牵出了我这个归乡人的缕缕情思……

村里人进进出出走水泥路,在儿时,这是连想都不敢想、做梦也梦不到的事情。

往事如烟,历历在目,如一幅发黄褪色的画布,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家乡位于豫西卢氏的丘岭土塬上,那里土层深厚,地广人稀。小时候,村里的小土路圪圪塔塔,坑坑洼洼,遇到雨天,行走时需低头看路,不然,时刻都会有绊你个趔趄或踒了脚脖的潜在危险在前边等着你。久而久之,山里人便养成了雨天走路时低着头,脚抬老高的习惯,源于此,这个特殊的“记号”也就成了山里人形象的“标配”。

这黄土路,只要落雨,便会泥泞不堪,举步维艰。为解决这一难题,聪慧精明的村民自有办法——打草鞋,做泥屐。每逢此时,我和村里的小娃们显得比过年还要高兴,好奇地围在一起看大人们打草鞋,做泥屐,禁不住为大人们的制作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村人做成的草鞋穿着轻巧,走在泥路上不易沾泥,比布鞋强多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省去了奇缺的布料和女人们穿针引线的艰辛。做泥屐的工序相对复杂一些:先刮刨好一块比鞋大一些的木板和两块一样宽的小木板,然后在大木板下面适当位置剔出两个横槽,各竖进两块小板,从上面用钉子钉死,鞋板平面前部钉一帆布带子,作为这鞋子的“抓手”,便大功告成。

这泥屐两腿着地,触地面积极小,走在泥路上自然粘不上多少泥,实用又不花钱。于是草鞋和泥屐便成了村人雨天的最爱,其“别致”而“靓丽”的身影,在山雨和黄泥的映衬下,频频于乡野之间粉墨登场,成为村民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这句老话仿佛就是老祖先专为我们村而发明的。雨过天晴,风起时,黃尘滚滚,遮天蔽日,人们头上、身上、鞋上,落一层黄土是正常现象,故此村民灰头土脸是为常态,长此以往,相互看着够顺眼够舒服够自然。相反,如在村中偶见衣服鞋帽干净光鲜的外乡人,好奇之心油然而生,一杆小娃们就会呼咙围成一圈,瞪着眼,张着嘴,如看耍猴、耍把戏般新鲜稀奇。

斗转星移,时代的脚步踩踏出铿锵有力的变奏曲,仿佛一夜之间,无论大人小娃一律都有了筒子鞋、黄胶鞋,村里人统称“油鞋”。油鞋着实好,它不进水,也不会踒脚,但也有它致命的缺点,走不多远鞋上的黄泥巴便会粘结成一大坨,抠之不掉,沉重难行。这时就需要手拿一根木棍,走一截刮一回,才可继续前行。

最苦恼是鞋子成了泥坨子,走不动,被黄泥巴吸住了。这时你不能急,只有慢慢往出拽,或脱掉鞋子用手把鞋慢慢抠出来,如果用力过猛,鞋子就会帮底分离,这时,你就只有光脚行走了。

最倒霉是骑自行车遇到雨,你别说骑了,推着走不了几步,车胎就会被黄泥糊满,把泥瓦填实,车轮暴死,寸步难行。要么你扛起车子走,要么弃车而行。此时此刻,你肯定没有了骑车的潇洒和得意,心情一定坏到了极点。故此村人对骑自行车戏虐为:远看是条龙,近看铁丝拧,晴天龙驮鳖,下雨鳖驮龙。

这些都是小事,塬上人最怕的是过红白事或遇急事时碰上雨天。雨后的村路经过反复的牛踏猪踹人踩后,便如和匀醒好的面团子,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谁家过事要遇到雨天便徒添几分烦恼,不但客人不便,帮忙干活的人泥里来,水里去,甚是艰辛,或抽仰八叉,或坐屁股墩不是稀罕事,弄不好就成了“泥猪”。

喜事还好些,要是埋人遇上雨天泥路,麻烦可就大了。路本来泥泞难走,肩上再抬着沉重的棺材就更难了,常常是走不了多远,抬棺人便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时孝子们便会回头下跪磕头不止,以表感谢。这样反反复复多次才能够把亡人送到坟上。亡人入土为安,帮忙的人全变成了泥橛子。

遇到急事更糟糕。那年秋,后村本家婶子肚子疼得乱打滚,村里的医生看了说是肠梗阻,治不了,让到乡医院做手术。不巧正遇连阴雨,村里人找了个耙,用绳子网了网,抬着大骨架的婶子往医院送。在上南场坡的时候,后边的人脚下一滑摔倒了,耙的一头猛然着地,另一头还被前边的人死死拽住,婶子倾刻间滚成了泥蛋,好不容易把人送到医院,晚了,人早断了气。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生产队里有了小推车,架子车,人们劳作省了不少气力,但道路就显得窄了。为拓宽村道,生产队组织社员修路,本家姐夫干活时不幸被路边突发的蹋方掩埋。人挖出来了,命是保住了,但折了一条腿。在家休养了半年下炕走路时成了瘸子,拄着一根棍子,一条腿弓一样弯曲着,残腿拖地,身体上下闪动前行,如菜青虫般一纵一纵。不几年人也疯了,在村子里胡嚎乱吼,动作十分怪异,小娃见了都害怕,离得远远的。

从九十年代开始,村里的拖拉机、摩托车开始现身到如今的面包车、小桥车普及,村里先是扩宽了村道,与外界公路相连接,并铺上了石子、沙子,雨天行路难有所缓解。

进入新世纪,惠民春风,吹遍山乡塬地,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国家对贫困山区实施帮扶脱贫,逐年投入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为村里铺设了水泥路面。这条路上接国道,下连村组各家各户门口,天晴下雨出行都不受影响。去年,后窑表姨突发脑溢血摔倒,表弟连夜开车把她送到县医院做手术。由于救治及时,表姨保住了命,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竟然变成了现实,农村和城市的距离在越来越近。感慨之余,蓦然间想到了那段饱含泥土芳香的歌词:

星星咋不是那颗星星,

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

山也不是那座山哟,

梁也不是那道梁。

骡子下了个,小马驹哟,

乌鸡变成了彩凤凰!

麻油灯,断了油啊!

山村的夜晚,咋就这么亮……

如今,郑卢高速从村边通过,三淅高速在镇上设有服务站,就连山里人梦中的铁路也即将通车。铁路贴村而过,修铁路时村民欢呼雀跃,笑靥如花。我想起了村里已故去的老人们,一生没有走出过大山,一生没有进过县城,一生没有坐过汽车,临死之前能看看火车,成了他们最奢侈的愿望。

几十年黄土遮面,好光景一夜到来。如今家乡的黄土塬,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让山里人泥里滚、土里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晴雨无阻,自由出入,小汽车,摩托车早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原来灰头土脸的村人,如今变得跟城里人一样干净光鲜亮丽……环境的改变,生活的富足,结束了祖祖辈辈雨天穿草鞋着泥屐的传统习惯。制做草鞋、泥屐的技艺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载入史册。早先的“水泥路”,变成了如今挂在塬上的银“丝带”。这条“丝带”一头连着村里人的幸福,一头牵着他们的希望和未来。


作者简介  马卫民,男,1955年生,河南省卢氏县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协会员,卢氏县作家协会理事,小说散文散见于《奔流》刊物及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