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柳生魁作品 | 红尘情歌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家乡夏天的晚上八点钟左右,太阳才准备落山。

初次见到李奶奶轮椅上推着李大爷,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

那天,吃过晚饭,太阳还离西山有两三丈高。家里呆了一天,感觉有点闷的我便下了楼,向公园走去。

公园里早已来了很多人,或散步,或闲聊,或跳广场舞,或带孩子玩,很是热闹。看着往来的人们,我慢慢走动,感受着凉爽的微风带来的惬意。

坐在银杏树下的长椅上,清风送来的凉意让人心旷神怡。这时,耳边忽然响起了非常熟悉的《红尘情歌》的旋律,声音不大。我循声望去,只见邻座前一位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大妈,把那音乐播放器放在了坐在轮椅上的大爷腿上,从轮椅后面取出一个保温杯。她拧开杯盖,抿了一口,然后拿着杯子服侍大爷一口一口地喝水。听到她问大爷,不烫嘴吧,音乐能听见吗?大爷没有说话,只是半张着嘴,发出“嗯嗯”的声音。等大爷喝了几口水后,她把杯子又装进去,然后坐下来笑着对大爷说:“再听听音乐,再看看,我们就回家,好吗?”大爷还是用“嗯嗯”声回答着大妈。

大妈和大爷穿的衣服朴素整洁,精神很好。这时,播放器里的《红尘情歌》又在单曲循环。我看见老两口互相对望着,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音乐。从她们身边走过的人,都会时不时地看上几眼。人们的注视丝毫没有影响她们,尤其是大妈,仍然镇定自若,偶尔用纸巾给大爷擦擦口水,继续听歌。

大妈看上去不到七十岁,大爷可能是生病的原因,似乎比大妈年龄大些。看到他们,我不禁想起了已经过世的父亲和母亲。要是他们健在,抑或是像大妈大爷一样,那也是让我满足快乐的啊!这样想着的时候,轻风拂过,感觉鼻翼两侧有些清凉,原来我流泪了!

太阳缓缓地移向西山,向山的那边走去,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西边的天空。大妈推着大爷,离开了银杏树下的长椅,离开了公园,只留下那《红尘情歌》优美的旋律在我耳边回响。

我不禁好奇起来,上了年纪的一对老夫妻,听的还是网络歌曲,而且还是情歌,真时尚啊!

以后,只要天晴的日子,我就会去公园。每次走到那棵银杏树下,我都会看见这老两口也在那个地方。

可能是今天我来得稍早些,刚坐到长椅上,就看见大妈好像要扶大爷站起来的样子。

看到大妈很吃力,我赶紧走过去,帮大妈扶住了大爷。大爷颤巍巍地站起来后,大妈把轮椅往后挪动了一下,向我微微点头笑着说:“谢谢你,老李能掌握好平衡,他能走动,只不过就是慢些,麻烦你了!”她说完话,被她称为老李的大爷已经挪出了两步远。“你慢慢走,不要急”,大妈叮嘱着,李大爷“嗯嗯”着。大妈走上去,陪着他边走边说话。

轮椅上的播放器里一直循环着那首歌。

大约二十分钟后,她们回到了轮椅前,我帮大妈又扶着让大爷坐下。大妈给大爷擦了汗水,又拿出水瓶给水喝。当这些做完之后,大妈边休息边跟我聊了起来。

闲谈中,我得知大爷已经75岁,大妈也已经73 岁了,他们跟我父母年龄相仿,我便称他们李爷爷、李奶奶。

“李爷爷这是脑梗的结果吧?”我问道。

“是啊,老李高血压多年了,两年前突然得了脑梗,右半身不听使唤了,住院治疗后不能走动。两年多来,我没有放松对他的锻炼,就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我每天给他按摩,抬他的腿给他锻炼,时间长了,他慢慢地有知觉了。再后来,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今年过年,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老头子能慢慢地移动脚步走路了。”李奶奶说着,脸上露出了微笑。

“也是老李坚强”,李奶奶说,“刚开始时,他怕疼、怕摔,脚都不敢挪。在孩子们的鼓励下,他慢慢走开了。自从走开之后,他就不偷懒,有空就哼哼着要走路锻炼,眼见有长进,我们高兴,老李更高兴。”李奶奶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李爷爷也冲着我们点头。

我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能有这样的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啊!”

“谁说不是呢?孩子们夸他爸爸呢,我也轻松多了。”

“那你家孩子们在不在你们身边啊?”我问李奶奶。

“三个孩子都在上班。儿子在省城上班,大姑娘在新区当老师,小姑娘在广州当记,都不在身边,家里就我们老两口。”

“老李刚生病的时候,孩子们争着要把我们接到他们家里去,我们才不去呢。他们本来就忙,再说我们去了也不方便,还不如在家里自由,乡里乡亲熟络,能互相照顾上。给你说句实话,我是舍不得我的那些邻居们。”

“原来我们在农村,儿子要我们跟他们一起去省城住,我们不去。孩子们没办法,就在县城给我们买了电梯房,让我们住着,他们时常回来看看我们”,李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谁想到,老李竟然得了这样的病”,李奶奶叹了一口气,还流下了眼泪。

我赶紧从衣兜里拿出纸巾,递给了李奶奶。

李奶奶也是性情中人,擦了眼泪后,说:“你看我这老婆子,说着说着就淌眼泪了,让你笑话了”。她老人家微微一笑,接着说:“我的邻居们也是好人,我出门进门,他们都会帮衬着,从来就没嫌过麻烦。我给孩子们说,回家来要多感谢他们,可你猜邻居们怎么说?”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那样就见外了,让我们以后帮不帮你们?”

我说:“那是你们人缘好,邻居们也是好人!”

“嗯,这是实话,都是好人!”

李爷爷听着我们的话,他点着头,伸出左手,竖起了拇指。

播放器里,《红尘情歌》还在播放着,优美的旋律在我们身边环绕。

天色还早,太阳离西山头还有一丈多高。

李奶奶是个健谈的人,看着她打开了话匣子,我就问她:“李奶奶,你们每天听着这一首流行歌,是播放器里只下载了这一首,还是你们就爱听这首歌?如果仅仅就这一首歌,我可以帮你们下载好多的。”

“孩子们为了让我们开心,给我们下载了好多的歌呢。可是老李他就爱听这一首,说这歌就是唱给我们俩的。为了方便,我们就把别的都删掉了,所以你也就听到这一首歌了”。

“这首歌我们听了好几年了,老李好的时候我们就听,现在还听”,李奶奶笑着说”。

“是不是我神经病啊,哈哈”,李奶奶爽朗的笑起来,她接着说:“很多人路过看着我们,眼神怪怪的,可是我们就爱听。对我们这些即将进入黄土的人来说,开心就好。再说了,我们又没把音量开得像跳广场舞音乐那么大,也没影响到谁,我们能听到就行了”。

“是啊,你们开心就好”,我稍微停顿了一下,“李奶奶,听你说话,好像你的文化程度不低啊?您是……”

“我们都是高中毕业,那时,劳动多,也没学多少东西。可是当时在农村就已经算是文化程度很高了。”李奶奶说着,抬头看了看天。我也随着她的目光向天空望去,太阳接近西山顶了,红红的,像一个火球。

“李奶奶,不早了,你和李爷爷该回家了。”

“是啊,该回家了,邻居们还要帮忙操心老头子进屋呢”,李奶奶站起来,抓住了轮椅把手,“看你也天天来这里,我们还能接着说话的,我们走了。”我站起来,挥挥手跟她们作别。李爷爷点点头,慢慢地举起左手,也跟我挥别。

那首歌也跟着她们回家了,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听不见。

后来几天,老家有事,我回去忙了一周。可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李奶奶推着李爷爷的画面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耳边仿佛回响着《红尘情歌》那动听优美的旋律。

回来的那个傍晚,我们还是在银杏树下的老地方相见了。李奶奶问我这几天怎么没来,我都回答了她。

“几天不见,还有些想了”,李奶奶说道。

“是啊,我们能聊得来,我也有些想你们了。上次你还没说完呢,咱们今天再起头吧。”我说着,“李奶奶,这首歌是唱爱情的,是不是你跟李爷爷以前有故事啊?”提出这个问题后,我狡黠地笑了。

“是有一些”,李奶奶也不掩饰,“但不是轰轰烈烈的”,她淡定的说道。

“我们两个是高中同学,那时候,我们都是宣传队的演员,他唱歌,我跳舞,我们都互相喜欢着”,李奶奶说,“高中毕业了,都务农了。队里让我当村上的民办教师,那是一个人命运转变的好机会啊!我当老师了,他在他们村里当农民。在这期间,我们一直联系着。两年后,他来我家上门提亲,我们家里人不同意,嫌他家人口多,老的老小的小。可我态度坚决,家里人没办法。我爹当时叹着气给我说,这就是命。后来,我嫁给他了,民办老师也没当成,就做了一辈子的农民。当农民苦是苦点,可是在一起生活,那是很幸福的啊!我们帮衬着姊妹们成家立业,把三个儿女抓养成人,这是最让我们骄傲的。老头子时常跟我说,他这一辈子最爱的人是我,最对不起的人也是我,因为他,让我丢了后来转正成为公办教师的饭碗,让我一辈子跟黄土打交道,让我原来清秀的脸变得沟沟洼洼了,哈哈……”,李奶奶说这些的时候,我看到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我也时常跟他说,再不要说对不起谁了,要想过得幸福,谁不吃苦受累啊!能这样风里雨里走下来,那是我们的福分。孩子们有他们的事业,我们就好好的活着”,李奶奶有些兴奋了,“真是享福了,正好前几年《红尘情歌》唱红了,我们也爱听、爱唱。两个人的时候,就互相唱,也合唱,总觉得这歌就是写给我们的。后来,老头子生病了,我也心烦不想这歌了。可老头子他要听歌,还非是这首歌不行,所以就一直听着这首歌,好听吧!”

“嗯嗯,好听,我也喜欢。你们喜欢,不要管别的,就一直听下去!”

“我也这样想,我想老头子也肯定这样想着呢,是不是呀,老头子?”

李爷爷点点头,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

“其实,我们的一辈子也没什么故事。也就是一起过日子,但我们的日子过得滋润,有滋味。人这一辈子,挺不容易的,我们都过来了。我还想,你可别笑话”,李奶奶停顿了一下,笑着说:“有下辈子的话,我们还会做两口子”。

我对着李爷爷说:“您听见了吗,你们一定会的”!

李爷爷竖起了左手拇指,使劲地晃动着。

又到她们该回家的时间了,我帮大妈推着轮椅,出了公园。然后目送着她们披着太阳的余晖,伴着优美动听的《红尘情歌》的旋律,缓缓地走向家里……


作者简介:柳生魁,甘肃省永登县人,任教于永登县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会员,《齐鲁文学》签约作者。散文、诗歌发表于《西散原创》《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南国文学》《东方散文》《天府散文》《读者美刊》《南国红豆诗刊》《祁连文学杂志》等纸刊和公众平台。散文《永驻灵魂深处的板胡声》入选《鸿烈—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