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新教材)

 沐沐阅览室 2020-08-20

一、导入新课

风力发电场

风的形成

二、讲授新课

1、形成风的作用力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气压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地面冷热不均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

答案:1D 2A

为何海洋的风速比陆地的大?

陆地上摩擦力大

                          海洋上摩擦力小

    

判断以下四地在哪个半球的高空

答案:A北半球;B南半球;C南半球;D南半球。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答案:D

图解风的形成

2.等压线图中风力的判定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重点提醒:要注意不同图幅上的气压梯度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如下图,ABCD处风力的大小是A>B>C>D

  1.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来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是:“伸出右()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单位:hPa)

4、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近地面的风

高空风:

注意:高空风不考虑摩擦力,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风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北半球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此时甲地的风向为______风,乙地的风向为______风。

提示:西北;东南

5、风级与风向

1)指出下图中吹的什么风

提示:西风

2)判断下列箭头所表示方向的名称。

提示:①西南风②西风③西北风④北风⑤偏北风⑥偏北风

3)读图填空

提示:七 西北  十  西南

6、等压线图中的天气判断

低压槽——上升气流——阴雨天气;

高压脊——下沉气流——晴朗天气;

高压中心——下沉气流——晴朗天气;

低压中心——上升气流——阴雨天气。

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气压场中风向的应用

(1)比较气压的大小: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

(2)确定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

        展   延  伸  

(1)“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地球上一些山地风口和一些地方出现的地形雨也与气流经过狭窄地形有关。

(2)“焚风效应”:暖湿气流沿迎风坡上升,形成地形雨,气温随高度降低较为缓慢;在背风坡,空气干燥,气流下沉增温快,形成干热风,称为“焚风效应”。

以阿尔卑斯山,落基山,高加索最为有名。

焚风的害处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

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但也会带来水源。

强劲的焚风又可造成局部风灾,对房屋、树木、造成影响,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只发生事故。

三、课堂练习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此风是在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4、图中a与等压线关系:________,并且由________压指向________压;c与风向关系:________,并且北半球向__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__偏。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          ________

【答案】 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4、垂直 高 低 垂直 右 左

5B 等压线较A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A处大

四、本课小结

五、巩固练习

1.读“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图中箭头①~④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风向、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

2.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低纬度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示意图,ab为等压线。读图,回答3-4问题。

  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a>Pb,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③   

  C.④或⑧    D.③或④

  4.若此图表示高空,Pa<Pb,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③   

C.③或⑦    D.⑥或⑦

5.下图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

答案:1.C 2.B 3.B  4.C  5.B 6.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