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老虫子,本名岳峰,独立诗人。祖籍山西,现居无锡。已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星星诗刊》《雨花》《萌芽》《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林》《洛城诗刊》《世界日报》等纸媒及《当代汉诗》《甲鼎文化》《海诗刊》《一线诗人样本》《中微诗刊》《太湖诗刊》等网媒发表了大量诗作。有作品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中国当代乡土作家作品选》《2017诗歌精品选集》《中国太湖风诗歌精品集》等数十种文本。著有诗集《野吟》和《野风》。 老虫子诗五首
古龙窑
搭一乘凉爽的金风 飞驰那片泥土与火焰交织的神奇之地 来到陶都前墅村这座古龙窑面前 虽不见“十里窑烟” 但仍能领略600多年的薪火相传 这是一个活着的标本 一枚江南文脉的硕果
那一长溜灰褐色的土石窑床相连并卧 窑工们围绕着,忙碌着 一旁堆满了松枝、竹梢和杂柴 师傅几句精短的话语温暖贴心 我趴在“鳞眼洞”前 细听近观窑火的歌唱和欢舞
一位金发碧眼的大叔傲立于窑膛边 一手拎锹,一手抹汗 时不时向膛内投入燃料 红彤彤的窑口像一轮旭阳 映照着他一脸的幸福
古龙窑在烈火中绽放艺术的光辉 陶艺文化的结晶在淬火里烈炼 融汇中外,贯通古今 我掂量起一份份装窑时的祈求和期许 黙守着,也想沾点出窑时的光彩夺目 秋夜的歌舞
黄昏,开启层层夜幕 这座城的每处每地 皆在存储虫儿们的怀念或思过
以蟋蟀领衔的秋歌 从背街小巷、湖畔野径、林间草地 从古今所感慨的意境里 徐徐飘飞,如期而至
领受了金铃子、马铃、油葫芦的交响喧鸣 还有晚蝉的殷殷切切,不肯消停 以及夜空中星辰神奇玄妙的魔音
一盏盏路灯下,飞虫抱团成阵 飞蛾、蚱蜢、飞蟀,甚至来蹭热度的蝼蛄 像一蓬蓬烟雾,飘飘忽忽,颇美的情性
最炫目的是豆娘姿态婀娜的华尔兹 小青虫轻盈灵巧的集体舞 它们用一宿的生命,最后的能量 彻夜斗舞,挥别黎明
旋转木马
摩天轮一副悠哉游哉的样子 过山车从半空中翻腾划过 海盗船空荡着风帆刀剑 倒是那间金灿灿的棚屋 人气冲天,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匹匹五颜六色的木马 恭候各位年少气盛的骑手
身穿花衣欢叫雀跃的孩子们 蜂涌上偌大的转盘 爬上马背,踩好镫子,抓住缰绳 脸上洋溢起简单纯粹的快乐 音乐响起,人马合心发力奔逐
循着一阵阵咯咯的笑声 我发现一匹马儿与众不同 它的铠甲格外艳亮 它的奔姿特有神采 抖露出血肉质感和不俗风范 而驾驭它的那个玩童 更是意气飞扬,活力四射 一圈接着一圈,向我们挥手呼号 像匹头马,不停地奋蹄扬鬃
故址
跨上一辆海蓝色的共享单车 骑行一条年久失修的荒路 阳光穿透云霭,镀遍了深秋的周身 也在我肩头布下五彩的光氲
那栋老旧僻静的教学楼 过道里隐约飘着一股怪味 那间光线昏暗的课堂 墙上的油漆已斑驳脱落 隔窗扫望,只有野花的笑靥 依然那么鲜亮活泼
那时这个地方,氛围很是迷人 空气中满满的青春荷尔蒙 每个人都是无邪纯洁的兄弟姐妹 江湖的浊浪翻扑不上我们的岸头
四十多年了,时空转换 这座城在一轮轮的狂欢中膨胀 也让我们的气息变得错综复杂 甚至物非人非,于是许些过客 只剩下欲念的饥饿,一味自我放纵
我呼喊起几个意趣相投的老同窗 试图抵御深深的孤独 但竟然如一处墓地般静穆 我仍不甘心飚响了《同桌的你》 歌声却越不过岁月的铮铮锋刃 跌落成一地的粉尘
这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痛念啊 深陷于微信和陌陌时代 我终究能不能在故址中 把蒙蔽了的情思一一打捞出来
书码头
天明时分,绕着古运河的马蹄道遛个弯儿 落座巷头热气腾腾的早点铺子 一碗豆腐花,两朵梅花糕 再捎上几副香喷喷的大饼油条 听大爷大妈们亮起嗓子的吴侬软语 和不停舔吻水岸台阶的浪花声……
日移午后,伴着慵懒的蝉鸣 叩开虚掩的古朴木门 三三两两的行人蹩进店堂 问上一句:下午有书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 他们满意地踱进书场 在艺人的清脆演绎中 消磨掉烈日炎炎的半个下午
夜幕降临,老书迷们又不约而来 手捧一壶凉茶,揣上几样茶食 有的还牵着抱着扛着孩童,拖家带口 摇起大蒲扇,驱赶溽热和蚊虫 随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弹唱 感受金戈铁马,体会儿女情长
这个“运河绝版地”的书码头 就是块磁铁,吸满人间烟火 你看那―― 搪瓷桶、老吊扇、汽油灯、铜台钟…… 哪一样物件没留下岁月的痕迹 你听那―― 丝弦清韵,软滑濡湿,抑扬顿挫…… 哪一篇词曲不唱得心潮涌动 一河江南文脉悠远厚重 说书的听书的一波接着一波
特 聘 文 学 顾 问: 成都 环球博纳传媒 创作总监:孙建军 【中外散 文诗 学 会】 主 席:海 梦 中法文化传播交流基金会会长:孙山山 《中国风》杂志创始人总编辑: 云 子 《华语诗典藏》文艺诗社社长: 李 霖 《华语诗典藏》策划发行部长: 雪 野 编 辑 团 队 : 人人喜喜 赵计明 后续人员 添加中 总 编 审 : 浮 城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