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向上,行侠仗义,为国为民、劝人求真求善的,歌颂人间真善美的。 但是《连城诀》在金庸的作品中是个异数,这本小说中不仅没有“真善美”,几乎全都是“假恶丑”。是一部坏人集中,丧尽天良,禽兽不如,恶事做尽的小说。 就连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到了连城诀中,都会变得可爱了。 古龙的“十大恶人”来了,看到他们的恶行,估计也会自愧不如,不敢擅自称“恶人”了。 师父教徒弟武功,故意弄错武功的口诀,坏! 为了争夺女人,设置周密的陷阱,陷害乡下少年,坏! 师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坏! 徒弟杀师,坏! 师兄杀死师弟,把师弟尸体砌在房间的墙中,坏! 师父看着女儿与徒弟,受尽苦难,却冷眼旁观,坏! 做父亲的狠心杀自己的女儿,将女儿活葬在棺材中,坏到不能再坏! 将女儿的情人陷在黑狱中,百般折磨,坏! 生吃结义兄弟的人肉,坏! 整部《连城诀》中,充满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恶行。 人性的丑恶在《连城诀》,被描写得如此之彻底,令人看了不寒而栗,茶饭不思。有心想反驳一下,人真是那么坏?可是都想不出反驳的词句来。只好在极不愿意的情形下,接受了这个事实:人真是那么坏! 刚开始看到时,都怀疑这真是金庸所写的吗? 但是确实是。 而所有的恶行,为的是一大批宝藏,结果,人人都为宝藏癫狂。金庸在写尽了人的恶行之后,放了一把火,将这些恶行放在火里。但人的这种恶行实实在在的存在,火也烧不尽。 这是一本完全令人绝望的书,在这本书中,金庸对人类几乎完全失去信心,因此读《连城诀》殊无欢乐可言。但是,在金庸的作品榜单上,《连城诀》占有重要的位置。 男主狄云,傻丑憨的人设,第一次失去了光环,不再像虚竹、石破天、段誉等人那般傻人有傻福,集各种幸运于一身,武功、美女、地位、兄弟拦都拦不住。 金庸大多数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成人的童话,许多男主的奇遇只能发生在梦幻之中,好看但是不切实际。 但是《连城诀》,却是赤裸裸的现实,很像后来古龙与温瑞安的小说,江湖险恶,尔虞我诈,一错就是地狱,难以翻身。 人性的丑恶与贪婪,表现的淋漓尽致。 《连城诀》不仅写出人物“坏、恶”,也是写出人物的“苦和无奈”。书中人物遭遇之苦,简直有令人掩书不忍卒读者。 狄云为了怕被人发现,躲起来,将自己的头发,一把一把,拨个精光,够苦了吧。 丁典为了能见到爱人,每天甘愿忍受毒打。 凌霜天为了不出嫁,宁愿自毁容颜。 但那还只不过是肉体上的痛苦。 精神上的苦,有比这更甚于十倍的。 不但是正面人物的精神痛苦,连一直在做坏事的人,精神也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万震山杀人毁尸灭迹之后,每天半夜,梦游起来砌砖,是陷在何等的苦痛之中。 ………… 在《连城诀》中,惟有丁典和凌霜华的悲惨爱情故事,显现了人性的光辉,是这本如同暗夜一般的书中惟一耀眼的星光。 丁典为了凌霜华心甘情愿身陷囹圄,不论受到怎样的拷打,只要看到窗口的花,脸上总有温柔的神情。凌霜华为了守护住与丁典的爱情,宁愿把自己爱护的生命的容貌毁掉,爱是如此伟大! 但是这样一点点的善良,在大恶行道的环境下,却也没有得到好下场,两人最终同赴黄泉,并且死得很是悲惨。 一个中毒死后,尸骨也要受折磨。一个被父亲活活闷死在棺材中。 可谓是好人也不得善终。 男主狄云更是个大悲剧人物,是所以有阴谋的牺牲品,最后给他一个水笙做安慰。并且两人只能躲到雪山中隐居。 这是爱情吗?恐怕只能说是无奈的选择。 两人隐居,也说明好人已不容于外面的江湖。 江湖也只适合像凌退思、戚长发、万震山、言达平、花铁干这样的人去闯荡。 他们虽是坏人,但却标榜着名门正派,正义化身。 真正的好人,却无立足之地。 而大恶的血刀老祖,却也是格格不入。这估计就是伪君子与真恶人的区别吧! 金庸在《连城诀》的后记中,谴责了冤狱,这篇后记极动人,用淡淡的感触记述了童年时所听到的一件事,没有激烈的言词,但是却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这可能也是金庸创作《连城诀》的初衷。但是所表现的现实意义,我认为绝对大于金庸其他的武侠小说。 若说武侠小说,《连城诀》可能排名靠后。 但若是现实小说,《连城诀》绝对排名第一。 以上只是闲暇之余自娱自乐,有喜欢的朋友可以讨论。 文章构思均是自创,谢绝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