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锅盔作者 张进发佳作《香烟那点事儿》

 白羊文艺 2020-08-21


勤俭   大港   牧笛   三环    辽叶    官厅   迎宾   烟斗   古陶   牡丹   金钟   墨菊      白皮  乙级   三门峡   宝石花    大天鹅   白兰    云冈     五台山    大生产   大重九  你都记得吗? 
   
香烟那点事儿  
 文/张进发



        二十年前一次酒桌上,朋友醉醺醺地给众人边撒烟边说:“酒有酒文化,烟有烟文化。”我笑他真是喝多了,他一个代课教师,连盒上档次香烟都没买过,咋把烟与文化扯到一起。印象中烟与文化是毫不沾边的,倘若生搬硬套,也只能联想到近代史的鸦片战争。鸦片俗名大烟,可香烟不是大烟呀,听起来温文尔雅的,没有“福寿膏"霸气。似乎历史一直在悄悄证明,霸气的东西往往少有善终。


        有烟民自嘲:"饭后一支烟,赛如活神仙。”凡夫是羡慕神仙的,常把幸福与神仙联系起来,可见烟民吐云吞雾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而享受是一切生命的天性。那次和几个“烟鬼”打牌,中途集体断货,某位实在烟瘾难忍,满地的找烟屁股。偶然找到半截眉飞色舞,高兴的不得了,也不在乎是从谁嘴上掉落的,更不考虑会不会染上性病,迫不急待地抽上了。本人出门屡屡丢三落四,即使把钥匙落下,四四方方的烟盒子也能安然地躺在兜里。家人奚落:“把自个儿丢了,也不会把烟丢了。”享受一旦成为习惯,的确容易把自个儿丢了。


和香烟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烟龄越来长,竟觉得那个教书匠说的“烟有烟文化”似乎有点道理,就算算不上“烟文化",称“烟学问”还是可以的。在煤矿上一起干活的那个工友,兜里经常装两盒烟,一盒20块左右的,一盒六七块左右的。见了队长组长掏出20的,工友间互抽就六七块的。用当下时髦话说:这后生有点套路。


香烟是最能摆上桌面的东西。熟人见面要掏烟,感谢人帮忙要敬烟,办席面要上烟,孝敬老人要买烟,找人办事要送烟,到女同学家串个门儿,女同学不抽烟也要递上盒烟。香烟成了与人交往的首选物品。不过因为一支香烟闹出矛盾的也有。那次叔叔在大街上遇到个远亲,俩人闲聊没几句,远亲的领导刚好过来,远亲连忙掏出烟给领导敬上,回头再给叔叔时,叔叔摆摆手,劣着性子说:“谁稀球罕你根烟。"这事叔叔一直耿耿于怀,他说:“他见了我没掏烟,见了领导像见了亲爹。”我觉得叔叔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把自己太当回事儿的人,整个世界都不顺眼了。


   吸烟有害健康,毋庸置疑。抽50元一盒和5元一盒的人,打心眼都想戒烟。戒烟是件折磨人的事。我曾尝试戒烟,把烟和烟灰缸,打火机都藏起来,拿出了壮士断腕的豪情。“风萧萧兮易水寒”,也够悲壮的。然而没等两天,情不自禁了,先是把藏好的烟翻出来,嗅一嗅,又藏了。实在忍不住,又翻出来,拔出一支,点燃安慰自己:“就一支。”再往后就不好意思累赘了,用老婆的话说:“你那点骨头,我把饭戒了,你也戒不了烟。”戒烟是需要“骨头"的,那些能戒掉烟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我一朋友屡次戒烟不成,最后总结出一句很豁达的话:“人生不过三万天,想抽就抽吧,何苦和自己过不去。”人若自己和自己过得去,哪佛该放在何处呢?!
  平素见到的香烟,无论那个档次,盒子上都会印这么几个字——“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在禁烟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烟草公司不生产烟,还用得着写这些废话吗?真有点儿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