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宏旺 I 又见南北差

 白羊文艺 2020-08-21


又见南北差

       

       郭宏旺




2018年我写过一篇"行走南北间"的短文,讲述了出行期间所见所闻的南方与北方家乡的一些差异,也对北方家乡的一些粗陋现象表示遗憾,关于其中的差异谈的比较表象。前不久一次江浙之行归来后,让我对这一话题理解的又沉重、深切了一些。
并不是说咱山汉进了城,眼睛像"笼铃",看见一切大惊小怪。也不是多么想贬低北方自己的家乡而高赞南方异地,因为从骨子里我绝对是热爱家乡恋故土家园的。只是觉得好像淳朴美丽的母亲身上被人泼了几处污渍,我们爱自己的母亲,希望赶紧把有损于母亲的污渍擦干净,让母亲永远健康美丽。


这次出行是从县城出发,乘大巴去北京,再乘高铁去宁波。提前一日买好大巴票,车票显示早晨7:10分发车。次日早上我们早早赶到县城汽车站,却被告知:今日去北京旅客太少所以不值得发车,需要等右玉大巴下来路过将为数不多的的乘客接走,于是7:30左右才从站里出发,已经延误近20分钟,这两件事情是多么令人无奈。如果有乘客是到北京匆忙转车的话,这20分钟延误是很危险的事。


第二天从北京南站乘高铁达宁波。也许由于是坐高铁,服务较好。而且一路上车厢的旅客行为举止非常不错,没有拥挤与乱走动,也几乎没有人图自个儿凉快脱掉鞋子晾脚丫的,更没有围坐喝大酒、打扑克高声喧哗的现象。到达宁波,一切焕然一新。站内干净整洁,旅客安静秩序井然。上达下达电梯更方便带大箱包的旅客,出站后直接转地铁极为便利。


宁波属于新兴发展的一线城市。宁波较大的小区附近是没有小商小贩摆摊儿的,干净得很。大道上的汽车甚至公交车几乎都会主动为行人让路,令人肃然起敬。街头偶见零售车,但车上也没有挂电子喊话喇叭,即使在偏僻地方有小贩用电子喇叭在宣传喊话,音量也是极低,让人们的耳朵能听见这声音即可。说到这儿,我能想起家乡,不论市区、县区,这种连绵不绝的电子喇叭叫卖声音量有多高,气势有多嚣张,结果有多扰民。在宁波走了几处景点,发现在多数地方人们几乎不随便抽烟,其实景点各处也极少赫然张贴悬挂"严禁吸烟"的严肃禁令标志牌。没有设警示牌子,而人们不去吸烟,只能说明几点:可能这里吸烟的人数较少,或者人们这种文明意识已深入为习惯,无需再被刻意提醒。



印象最深的当属去乌镇时路过桐乡市所见。桐乡只是浙江嘉兴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它可是有通高铁的哟。车站虽不大,但设备良好,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入站出站电子检票,效率高,避免了旅客拥挤混乱现象。请注意,桐乡仅仅是一个县级市而已。


乌镇是国家5A级著名景区,这个地方说白了它本身也就是一个大的乡镇,是个水镇。可能是见过大世面的原因吧,当地市民热情大气,考虑周到,令人如沐春风,无论是的哥、商贩还是餐馆老板,或者是旅馆老板,几乎少见我们本地熟悉的凝滞而冷淡的消极面孔。乌镇的口气太大,能自信到什么程度?前些年路过乌镇,一巨型广告牌上竖行写着四个大字:中国乌镇,这一次我见到的宣传语是中国魅力名镇-乌镇,它把浙江两字儿扔一边儿去了。家乡的邻县右玉,常举办一些比较高规格的汽车赛,赛马活动,于是也信心倍增、极具气魄,宣传口号为:中国右玉。把山西两个字也扔掉了。为其魄力点赞!


返程途中的前一段很好,不必多说,仅说后一段吧,从北京站到大同站。乘高铁宁波发车,晚上21:40到达北京南站后,旅客整齐排长队按先后顺序等待,我们很快打到出租车转往北京站,去赶23:32分的K695列车回大同。上了出租车,年纪不算小的的叔只一句话便让我们听了倍加暖心:咱尽量走快点,能省钱儿就省点儿。京人有素质啊!



北京站应该是北京市最早的火车站,车站大楼顶上三个大红字"北京站",是标准毛体。站内候车厅布局陈设及穹顶是浓浓的六十年代左右的风格,挺有怀旧感。但大厅里的景象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一入厅门,一种复杂的奇怪的不良味道直刺鼻腔。已经坐了七八个小时车,累不行了,进去吧,先找个座位歇会儿。挺幸运座位是有的,坐下后定定神,左右一瞧,我马上便无语了。妻子捂住了鼻子,因为她的右侧一位汉子占了两个座位的地盘,躺着睡觉了,鼾声已发出,右脚还高翘着,不太干净的白色袜子散发的气味令人顶挡不住。我们的斜对面,一位中年女士,身着质地并不好的花衫花凉裤,形容稍显枯槁。女士赤脚盘坐在椅子上玩手机,玩的极专心。另一只手在各个脚趾空隙之间不停地抠来搓去,过一会儿换一只手、换一只脚继续抠,大仙般的惬意逍遥。终于抠够了,双手捧起手机在面前,不停翻页、点击着。我想,好在她不是在翻一本书册,那样的话,说不定还得沾点口水呢……
大厅的奇怪气味儿大概找到根源了。


还有一幕是比较令人费解。列车是23:32分发车,但在22:00左右检票口己自动起三列长龙等待检票。人们争先往前湊,似乎生怕别人抢在自己前面。三条长龙足足站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等到检票,是人工检票的,于是又是一片拥挤和慌乱。
到今天,我对那么多人争先恐后抢着,站在那里等待一个多小时百思不得其解。是怕坐不上车?是怕让别人坐了自己座位,还是其他的什么?


终于上车了,绿皮车。我们寻到自己的硬卧车厢,劳累一天,想尽快休息。妻子睡下铺,而对面的那位男士胳膊脖子上纹身刺青,让人心里忐忑不安,怎能放心入眠?稍后又一位男子进入,上了上铺,男子表情游荡迷离,一身酒气。脱鞋趴倒入睡,不到三分钟,鼾声如雷,酒气熏天,我也想睡觉了,这怎么办呀?
这时候列车广播说:尊敬的旅客,欢迎您乘坐K695次列车。您所在的是硬卧车厢,十分钟后将关灯,请您头朝过道休息,过道空气流通较好,空气新鲜。
我怎么就那么不相信这话呢。
只能熬吧,熬到天亮就好。不过这期间也不能消停,中铺那位同志也不知道怎么个肠胃憋曲,半夜响屁连声,不出大声似乎不畅快,隔时来一枚,闷雷一般。我真心服您了,你还是位大姐呢。



总算捱靠着到站了。
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同站,古老的设施,任你带百十斤的箱子也没辅助输送设备可帮你。老人也没辙,扛着下呗。陈旧的通道,水磨石地板两侧各种废弃物零散分布,是不是早上六点我们到站太早,还没有清理卫生呢?地面上的污渍有了陈年的痕迹,光用水估计是擦不干净的
持票出站,刚下台阶,眼前一片纷乱。
外面的出租车不像其他城市排队,这里没有任何顺序,司机们全拥挤在广场上喊着话。倒是一派繁华景象!


“打车,打车,打车咯,打车咯,大哥打车不?打个车哇。
“右玉的,右玉的,上车了,上车了。”真的假的?
“唉,岗正招呼住两人,可那个死B女的好赖要坐公交走,我cao。
光头的胖男子手中的香烟,飘过来一大绺蓝色烟圈。
类似这阵式,前年我在东北一个大车站也遇到过。
熟悉情况的本地旅客没什么,早已习惯了。可外地旅客下车看见这阵状,难免会不适的。
古老的大同站,我景仰你的历史厚重,我爱你端庄的建筑式样,我也爱你的那一份沧桑,但愿你可别成为428工厂展区的那最后一台蒸汽机车。
朋友们都说,今年年底大同高铁站要落成,我们是多么地期待。



作者  郭宏旺
山西省左云县人
中学教师



谢谢关注阅读,谢谢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