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颍州文学.解语花】凤台.张红卫||颍州四月雨

 颍州文学 2020-08-21
点 击 “ 颍 州 文 学 ” 关 注 我 们 吧!
202044期      总第44期


颍州四月雨


文张红卫

对于我这样的一个人到中年的颍漂者来说,尤其关心天气,比当年乡下的父辈们更甚。每天用手机查天气预报,已成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

时令正值四月。晚上因顶替平儿卖面,回到家时已过零点。她还未睡,说是等我,等我查天气。且云:“听说明天有雨。”我苦笑。但还是查了查。

比起先前,都说而今的天气预报精准了许多。预报说有雨,果然就下了。在我们还未吃晌午饭的时候。确切地说,平儿还未回来,而我正利用做饭的间隙刚翻了几页《圣经》。

是小雨。细细的,如发丝;沙沙的,若蚕食。但只一会儿,廊外露天地上已湿漉漉的,一股子尘土的味道弥漫开来。但平儿回来时,雨已止,烟灰色的天空,像一张重症病人的脸。可也只是一顿饭的功夫,雨又下了起来,而我正骑着电瓶车在上班的路上。雨,依然轻柔。落在我的头脸上,钻进我的心里头。似曾相识的感觉。说实话,很是舒爽。可我日渐麻木了的末梢神经,只一味的感到点点凉意罢了。但这并未妨碍它闯进我视线里的美:洒进柳林,柳更翠了;落入水面,水就笑了;可当它给了路人,人就急了,愈发匆匆。

四月的雨,就是这样,下下停停,来来去去,若即若离。忽然想到,这是年轻的雨么?是为吸引另一颗年轻的心么?如果我问一万遍,哪怕只有一遍回答“是”,我也欣喜。是的,一年四季,春天的一切仿佛都是新生的,而这四月的雨,大约是个少男或者少女吧?呵,这情窦初开的年纪!如花似玉的季节!

倘果真如此,你再看这四月的雨,就自是另一种感觉了。无论你看哪里,无论你在哪里看,这雨都是美的。比如说吧,你看那街心,白色护栏就像新画的,黑色的柏油路面仿佛新漆的,甚至连过往的每一辆车都是崭新的。还有,街边每根电线绳上,都挂着一串串珍珠般的小水珠,它可能随时会掉下,但随时又会重新凝结。而如此般的小珠子,又几乎遍地都是。杏的、桃的青果上,松的、杨的叶片上,每一棵草上,每一朵花上……

至于郊外,更是一幅难得的天然之画。远远望去,碧绿的麦田接向天边,点缀其间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而所有这些,都展现出一种烟雨朦胧的盛况。是烟笼罩着雨,还是雨漫生出烟,怕是无人能说清道明。站着、站着,望着、望着,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你还不被这功利的生活磨铁了心,只要你还心存一点原始的柔软,自会有种古今交替的穿越之感。至少,你也会想起去年今日,或者你的童年,你的青年,你的中年……。是的,这烟雨朦朦之景象,如梦似幻;这清新出奇的场景,如诗若画。只是,倘若呆久了,当那遥远的孤独来你面前,怕是难免的。而再往下去,那同样遥远的伤感也会钻到你的心眼里去。所以这郊外的景色再好,也不适宜久留。

四月的雨,并非都是如此温柔缠绵。有的时候,她也有非常大的脾气!那年四月,我还在城西一所大学门口摆夜摊。突然的一声炸雷,我赶紧收摊,手忙脚乱的忙活一阵子,那倾盆大雨就来了。幸好我已将所有货物装上三轮车且盖在防雨布里了。即便如此,就在我找雨披穿上的瞬间,还是被淋成落汤鸡。而地上的雨一时又淌不出去,已漫过脚踝了,在风中滚来滚去,感觉自己就是飘在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稍感欣慰的是,这四月的颍州暴雨毕竟还是少的。但也正因其有,才愈发让人觉得这细雨淅沥的可爱,这城市,也就愈发得可爱起来。

作者简介:张红卫,网名东方,东方笑笑笑,安徽凤台人。曾当过兵,开过书店,摆过小摊,供职于政府单位又辞职,现居阜阳,靠卖饭为生。1996年开始散文写作,作品散见于《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当代青年》、《渤海早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等各类报刊杂志,至今已发表散文一百多篇,十余万字。2013年开始尝试诗歌和小说写作,诗歌曾入选《清颍》杂志2016年阜阳市现代诗歌精品创作大赛作品专号,曾获第三届阜阳市中篇小说大赛优秀奖和首届阜阳市散文精品大赛优秀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