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很快,他们很慢。 而是陌生的二维码,复杂的家电,怎么招手都不停的网约车......别人让他戴好口罩,他照做了,说话掉下来又自觉提了上去。只是真搞不懂,到底什么是健康码,为什么别人可以搭地铁,自己却不可以。老人很生气,自己没偷没抢没犯法,凭什么就不能坐公交。
还有一次,因为没有健康码,老人被阻止进入。 不知所以的他多次试图闯入,以至于惹恼了防控员,遭到了毒打。习以为常的东西说变就变,冷不防就被智能时代甩在身后。最新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有一项数据震撼了我。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5388万人。上周末,我在一家医院咨询台前排队,排我前面的是位老大爷。他站在一旁,拿着手机研究了好几分钟都不知道怎么扫。虽说用的是智能机,但多数只会打电话,微信都不会用。64岁的王大爷学习能力不赖,可还是在智能手机面前败下阵来。每次有类似的新闻出现,底下评论都会出现许许多多相似的经历。年纪一大,记性就差,学习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是每个老人的通病。我奶奶,上过学识过字,在她们那个年代,她什么都会。学了一个星期,她干脆不学了,像个作业不及格的小学生一样和我说:这些年来,我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听过老人因为不懂智能操作被骗钱的消息。到最后,所有产品对他们而言都成了破铜烂铁,百无一用。一遍又一遍后,林见清不耐烦了,扔下遥控器冲父亲嚷嚷:故事的最后,父亲去世了,林见清回到没有父亲的老房子,看着那台新买的电视,黯然神伤。近八成老人愿意学,而九成以上年轻人不愿耐心教老人。65岁的李大妈不懂家里智能产品,又怕被子女嫌烦,便将和女儿的聊天记录打印贴满家里。老人们对子女变得小心翼翼, 孤独对抗智能时代之殇。没多久,麻雀飞到其他地方,父亲又问:“那是什么?”麻雀!爸,那是麻雀! 你为啥老是问问问? 都告诉你几百遍是麻雀了。 你怎么就是不知道呢? 父亲被气得回去屋子,随后拿出一本日记,让儿子读上面一段:今天儿子3岁了。 今天和我在公园,我们面前有只麻雀。 儿子问了我21次那是什么。 我回答了21次。 他每次问同样问题时,我都拥抱了他。 一次又一次。 而是一遍又一遍教着我们走路、说话、吃饭......只有我们这一批人给予老人们足够的耐心和关怀,下一代才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善待我们这批人。帮着老人消除智能时代所带来的障碍,他们才可以和我们一样享受便利。《不会扫码支付租轮椅,扬州一位大爷只好背着老伴去看病》扬州日报《老人欲骑共享单车 扫码开车未果守5小时》江苏公共《哈尔滨老人无法扫码乘车被拒 乘客谴责老人耽误大家时间为老不尊》凤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