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家长们请注意 开学临近,小心“假老师” 最近,阳澄湖半岛派出所 接到一起报案 有人冒充老师收取资料费的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案件详情 日前,市民张女士报警称 有人冒充老师 在孩子的班级群发布消息收取资料费 她儿子和多名同学都被骗了 接警后 值班民警立即赶往现场 了解情况 ↓ 张女士的儿子小浩今年读高二,为方便平时沟通学习,他们班物理老师建了个QQ群。 当天傍晚6点多,小浩看到“物理老师”在群里@全体成员连续发了三个通知,内容为“通知剩余需要缴纳的费用,提前收取下学期学习资料费用190元...”并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学生扫码进入微信群缴费。 见发布通知的QQ头像、名称与物理老师一样,加上写明提前收取资料费,小浩没多想便扫码进群,通过红包发了190元,一起的还有另外几名学生,红包当场被“物理老师”一一领取。 冒充老师进群收费案件频发骗子为何屡屡得手? 一、利用家长学生心理作案 很多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吝啬投入,诈骗分子正是利用大多数家长看到学校收费时,都会欣然同意,忽视了联系核实,提前通过网络支付学费。 二、利用了QQ群的特点 QQ群可以直接通过QQ搜索群名加入。而且绝大部分家长群为了沟通方便,成员们几乎都改了群昵称,骗子进群后马上就能知道群成员的角色,然后把自己的头像、昵称改为和老师一致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防范此类诈骗 老师和家长们可通过以下做法 ↓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账号,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账号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来源:园区公安微警务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