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死,到底有多可怕。 01 近日,安徽有户居民楼传来了异样的敲击声。 邻居走近一看,一名老人竟全身赤裸,倒在阳台,吃力地敲打着脸盆。 ![]() 原来,这位老人独自一人生活。 前些天准备拿脸盆洗澡时,不小心摔倒在地,整个人动弹不得。 等待了许久,家人都没有联系自己。 只好就近摸到了一只盆,不停地敲地板求救。 就这样,整整熬过了4个昼夜。 好在邻居刚好在家,敲盆的声响引起了他们注意。 ![]() 消防人员赶来时,只见老人光着身子躺在地上,身体非常虚弱。 屋子里散发出一阵臭味,桌子上的饭菜已经发霉长虫。 被救后,四天滴水未进的老人一口气喝下了满满一瓶矿泉水,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 等到缓和得差不多,老人的子女才姗姗来迟…… 他们也承认,自己已经二十多天没有来探望过老人了。 不敢想象,如果邻居没有听到敲盆声,会是怎样一个后果。 看到这个新闻,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生活中,像洗澡这样的小事在年轻人看来是举手之劳。 但对年迈的老人来说,可能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都说养儿防老,可当老人命悬一线时,救命的却不是最亲的儿女。 而是手边的一只胶盆,和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 实在让人痛心。 ![]() 02 老人这一遭遇,反映出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 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意外时,他们真的没有招架之力。 新华社曾经报道过一组数据:“在中国,老年人每年跌倒2500万次,60%的老年人意外跌倒发生在家中。”一旦未被及时发现,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 在长沙某小区,年近六旬、热衷收垃圾的彭老头“失踪”了好几天。 附近居民隐隐约约闻到一股恶臭味。 当大家纷纷猜测“会不会是死老鼠”时,住在彭老头对面楼的刘大姐不由得心里一惊。 赶紧往彭老头家赶,却发现房门紧闭。 彭老头就趴在了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楼梯上,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迹象。 ![]() 武汉市新洲区,68岁孤寡老人程大爷平时靠捡垃圾和到建筑工地看门谋生。 两年前曾轻微中风,恢复后身体也算健康。 可到春节时,有亲戚来给他拜年,却始终没有回应。 撬开房门,发现程大爷早已死在床上。 根据警察推断,老人死了已有3个多月。 更悲凉的是,由始至终,程大爷的儿女们都没有出现。 他的身后事也由生前感情较好的柯师傅包办。 ![]() 在安徽蚌埠,60多岁的退休职工王师傅,独自住在一幢居民楼的顶楼。 他早年离婚,独自将两个女儿抚养大,如今一人在外地,一人在蚌埠本地生活。 王师傅平时深居简出、寡言少语。 就连楼下住了30多年的陈奶奶也和他没说过几句话。 大家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喜欢养狗,家里养了十几条狗。 直到有一天,邻居发现不对劲,王师傅家的灯已经亮了好几天。 家里的狗也没了声响,也没见他出来遛狗,于是报警。 门一打开,迎面扑来一股异味,王师傅死了。 而且死了有一周左右时间。 由于无人喂狗,尸体还遭到饿急了的群狗啃咬分食…… ![]() 多少独居老人,死去的时候悄无声息,孑然一身。 正如《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那样:“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相信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自己老后竟会以“孤独死”的可悲方式离开。 连仅有的尊严也消失殆尽,让人无比心酸。 ![]() 03 除了无人照料,独居老人的孤独,更多体现在精神上。 不热衷社交,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平时在家洗衣服、看电视,每天早早上床睡觉,却又无法入眠。 年纪大了,不再被人需要,也不愿开口麻烦别人。 生命进入一种社会性死亡的停滞状态。 这,就是千万独居老人的真实写照。 ![]() 也许在外人眼里,退休生活还算不错,有房子住,有养老金,生活无忧。 但空虚和孤独,正在一点点地蚕食着他们。 家住河南开封的79岁张女士,有一儿一女。 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一家在市区南边居住,距离较远。 自老伴去世后,张女士就开始了独居生活。 “以前身体好,不觉得有啥,现在年纪大了,一身的毛病,真怕哪一天死在屋里都没人知道。” 如今,张女士依然坚持每天买菜煮饭,但和几年前相比,动作明显有些迟缓。 她害怕身体上的退化,同时,她更害怕孤独。 ![]()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家里,要么发呆,要么看电视。 或是搬张凳子到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感受一下生气。 张女士以前关系好的几个老姐妹,现在也基本是一个老人一个家。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老姐妹们离世的离世、重病的重病,能出来唠家常的越来越少。 家里一天到晚开着电视,这样不至于太安静。 然而张女士没有和儿女抱怨过这些,她不想给孩子们找麻烦,也不想他们担惊受怕, “只要他们过得好,就没啥遗憾了。” ![]()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会让独居老人倍感失落。 这世上,没有父母不想儿女,谁都希望儿孙绕膝,能够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他们喜欢热闹,最害怕家里冷清。 哪怕只是打个电话嘘寒问暖,也能给他们阴暗的生活带来光明。 ![]() 04 在中国,每天有2万余人步入老年,60岁以上老人近2.5亿。 老年人数量庞大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独居老人、困难老人。 据全国老龄委公布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城市老人独居率已经接近50%,农村老人独居率也达到了38.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对老人群体的不友好。 他们总是容易被忽视,被消费市场抛弃,被排除到大潮之外。 ![]() 世界的精彩似乎不再属于老人,孤独也无人理会。 各种新兴科技的发展,更无异于一道无形的墙,横贯在老人生活和主流社会之间。 加上退休后社交圈缩小,行动不便,生活半径随着年龄增长递减。 最后几乎和社会脱节。 作为年轻人,作为儿女,作为独居老人与社会仅有的纽带,我们不能抛下他们。 无论再忙,也要抽空打个电话,回家看看,还要提前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 即使不能经常前往照顾,也要与老人保持密切的沟通,避免老人发生危险时尚不知情的情况出现。 ![]() 人生在世,父母子女一场,我们年幼时,他们拼尽全力给我们温暖。 当我们飞得又高又远,请不要让他们老无所依。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 希望每一个老人都能过上温馨又从容的晚年生活。 ![]() 资料来源:1. 三湘都市报:《长沙一位独居老人死在楼梯间好几天 竟无人知》;2. 楚天都市报:《2独居老人死亡多日被发现 武汉39万独居老人盼关爱》;3. 人民网:《空巢老人去世一周无人知 尸体遭家中十条狗啃咬》。 今日作者 ![]()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