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

 雨花文集 2020-08-21

1949年2月1日,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庆祝大会会场盛况。

1949年2月1日,粤赣湘边纵队举行成立庆祝大会,与会的领导人合影。

位于安墩镇的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

粤赣湘边纵队臂章。

位于安墩镇大布村鹞子岭的粤赣湘边纵队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今天的惠东县安墩镇宣告成立,这支队伍是在粤赣湘边地区游击队的基础上成立的,这标志着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力量跨入正规化部队的行列。

组建后,粤赣湘边纵队迅速发起攻势,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敌军,解放了大片乡村,建立起大片根据地,先后取得了博罗公庄上坪伏击战、十二岭阻击战等战斗的胜利,先后解放横河、麻榨、石坝、芦洲、港口、多祝、淡水等地,步步剑指惠州城。

粤赣湘边纵队浴血奋战,与南下归来的两广纵队里应外合,东江重镇惠州的解放已如囊中探物。

粤赣湘边纵队 将人民武装力量变成正规化部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粤赣湘边纵队成立70周年,是惠东县安墩革命老区发展振兴的重要一年。数月来,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园都在进行工程建设改造。

工程人员介绍,纪念园将进行包括边纵首长雕塑、八大支队首长雕像、革命英雄纪念碑、浮雕墙、边纵史记图展廊、纪念公园门楼翻新、绿化、地面铺装、灯光亮化、配套厕所、河道护堤护栏等工程修复建设,预计年内完成全部工程。

而在粤赣湘边纵队黄沙司令部,修建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其中,司令部旧址涉及修复司令部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司令部原貌修复、图片展览廊、记事碑、指挥沙盘、边纵队雕像群、司令部布展等工程。

安墩还将建设安墩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革命历史陈列馆和党员培训基地,与惠东高潭一起,成为惠东的红色教育高地。70年硝烟已经散去了,这个粤赣湘边纵队成立的地方,再度焕发活力。

据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粤赣湘边纵队史》一书记载,1948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正式成立中共粤赣湘边区委员会,粤赣湘边区党委除管辖江南、九连、江北、滃江、五岭地委外,珠江三角洲的地方党委也划归粤赣湘边区党委领导。中共粤赣湘边区党委于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在惠东县安墩镇黄沙村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会议期间,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并任命尹林平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松坚为副司令员,梁威林任副政治委员,严尚民任参谋长,左洪涛为政治部主任。

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与闽粤赣边纵队、桂滇黔边纵队联合发表宣言,宣告粤赣湘边纵队在安墩镇正式成立。《宣言》明确宣布“本军作战目的,志在解放本地区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独裁统治,配合人民解放军为彻底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旋即对东江各地的部队进行改编,将江南、江北、九连、滃江、五岭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所属部队统一改编。江南支队编为东江第一支队;粤赣支队改编为东江第二支队;江北支队改编为东江第三支队;北江支队改编为北江第一支队;粤赣湘边解放总队(五岭支队)改编为北江第二支队;赣南支队、湘南支队也进行了改编;珠江三角洲部队待条件成熟后编为独立团。“边纵”司令部以及“东一支”司令部分别设在安墩镇黄沙小学和安墩镇大布村鹞子岭忠义堂。

1949年2月1日,安墩圩镇打蘸埔召开了一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的万人大会,这标志着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力量跨入了正规化部队的行列。

发起春季攻势

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敌军

为了迅速建立和巩固以东江、韩江为中心的战略基地,粤赣湘边纵队发动了强大的春季攻势。

春季攻势的战幕首先在包括惠州大部分地区的江南地区拉开。1949年1月1日,敌第一五四师、保安第八团共千余人分别从淡水、新圩、深圳三路袭击东江第一支队。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所部抢占白石洞高地,与敌激战一天,毙敌70余人,东江第一支队也伤亡30余人。其后,东江第一支队第二团在惠阳开辟潼湖新区,生俘敌宝安县县长陈仕英,威胁惠州之敌。第六团兵分两路,一路挺进陆丰东南部开辟新区;一路挥师北上,进逼河田,接收河田之敌联防队100余人投诚。2月下旬陆丰西北部重镇河田和平解放。第八团开辟惠阳河东及稔平半岛,打通了惠、东、宝与海、陆、惠、紫、五游击基地的走廊通道,为主力部队大规模进击海、陆、惠、紫、五腹地扫清障碍。

在开展春季攻势的同时,为了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江南地区部队进一步加强民运工作,从部队抽调力量充实民运队伍。以“南泥湾”为代号的民运队,活动于松坑、高潭、双金、禾多布、安墩一带。其主要任务是帮助根据地人民群众组织生产自救,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借粮救荒、度过春荒,进而组织农会建立自卫队。在高潭、安墩、松坑、石塘、洋潭、嶂梅、白沙等乡建立了农会,农会会员发展到10000余人,并建立各乡自卫队,为部队的发展壮大打下基础。

为加强民运工作,江南支队将政工队并入“南泥湾”民运队,其中一部分在惠阳宝溪合水坝一带老区活动,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先后在宝溪、大和、新民、安墩、高潭等乡发展一批党员,恢复一批党员的组织生活,在发动群众组织农会、民兵、妇女会的基础上,又先后在高潭、新庵、安墩、宝溪、新民、大和等区建立了人民政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至此,惠东宝游击基地进一步巩固,惠阳河东区及稔平半岛开辟占领,陆丰西北部重镇河田解放,紫金、五华大部分乡村亦获得解放。江南与九连区之间的联系全面沟通,海、陆、惠、紫、五区战略基地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东江北线、江北、五岭平原等片区的春季攻势也在顺利推进,粤赣湘边纵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敌军,先后解放老隆、紫金、九连片区,逐步建立大片根据地。

公庄上坪大捷

对敌斗争从防御转为全面进攻

梳理历史可以发现,活跃于东江流域的部队有东江第一支队(由江南支队改编,蓝造为司令员)、东江第二支队(由粤赣边支队改编,郑群为司令员)和东江第三支队(由江北支队改编,黄柏为司令员),这3支队伍,掀开了解放东江流域的宏伟篇章,其中,博罗公庄上坪伏击战,是这宏伟篇章中强有力的序曲。此役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彻底打垮了敌人的围剿,是东江地区人民游击战争得以从防御转为全面进攻的开始,从根本上扭转了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从惠州出发沿着金龙大道一直到公庄桔子圩路口左转,再沿着村道一路南下,到下洞村再往西行,如果不找当地人问路,隐藏在深山之中的上坪很有可能就与行人擦肩而过。

上坪伏击战遗址所在地是一条郁郁葱葱的山谷,2008年,博罗县有关部门在此地竖起了遗址纪念碑,以纪念长眠于此的忠魂。望着纪念碑,听着当地人的讲述,人们仿佛看到了那场扭转战局的战斗。

1949年2月初,敌一五四师一部及国防部第二厅独立第二团先后向江北地区发动进攻。为寻找战机,东江第三支队加强了情报工作。不久,部队获悉敌将由博罗横河向公庄、平陵进犯的情报,遂决定由博罗红头岭向官山撤退,诱敌深入,然后设伏于博罗公庄的上坪歼击进犯之敌。

3月15日,东江第三支队两个独立大队分别进入上坪东西两面高山埋伏。16日,敌国防部第二厅独立第二团及地方反动武装由红头岭、柏塘、陈禾洞分三路向公庄进犯。由红头岭进犯的敌国防部第二厅独立第二团第三营一个加强连及地方反动武装共二百多人进入上坪,落入我军伏击圈套。这时,东江第三支队司令员黄柏一声令下,东西两面伏击部队集中火力向敌扫射,地雷、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敌乱作一团,抱头鼠窜。仅用40分钟就结束战斗,计毙敌39人,伤敌37人,俘敌营长以下180人,缴获枪炮及弹药物资一大批。

据《中国共产党博罗地方史》介绍,上坪大捷是江北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化被动为主动、扭转战局的首次歼灭战,是对“进剿”江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一次最为沉重的打击。上坪大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江北地区的“进剿”,从根本上扭转了江北地区的军事局面,从而改变了整个江北地区的局势。

黎明前的曙光

接应南下大军解放广东

1949年7月之后,粤赣湘边纵队各部队乘胜出击,迅速解放了江南、九连、江北和五岭的广大乡村和十余座县城,解放人口增至400余万,作战部队从初期的470多人发展到3.8多万人,建立了400多万人口、纵横千里的解放区,为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进军广州、解放广东铺平了道路。

9月初,叶剑英由北平抵达赣州,9月7日在赣州主持召开作战会议,与陈赓、方方等共同制定解放广东的作战计划。

原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向衡(阳)宝(庆)之敌发起进攻后,敌人纷纷退集广东,图作最后抵抗。为了迅速消灭残存广东之敌,广东战役联合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副司令员陈赓,于9月28日发布《广州外围作战命令》,决定: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为右路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为左路军;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和粤中纵队为南路军。

9月中旬,野战军主力部队奉命南下,以曲江为目标,采取钳形攻势,分两路挺进,正面逼近南雄。由北江西岸南下的第十四军,则神速南下,经浛光、清远,直插三水,于13日解放三水县城西南镇。至此,右路军形成了从北面和西面包围广州之态势。

左路军则分别由江西新喻地区和宜春地区向南推进,于9月集结于信丰、大庾一带,待命入粤作战。此时,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第五团奉命北上粤赣湘边境,接应野战军主力南下,9月上旬与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八军一四三师会师于大吉山;接着,配合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八军一四三师南下,先后解放佛冈、从化、花县、增城等县,最终解放广州。

10月9日,南路军两广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领导机关会师于龙川佗城。随即兵分三路向广州东南疾进。以两广纵队第一师和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六团为第一路,于13日抵河源,15日直取博罗。以两广纵队第二师和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二团为第二路,先后在东江第一、二、三支队配合下,由河源直进惠州。

为了配合南路军的战略行动,东江第一支队主力部队于9月下旬开始,从海陆丰转战惠阳平山、淡水一带,先后解放了多祝、平山、淡水等地。14日,敌第一○九军一九六师逃离惠州。同日,东江第一支队二团短枪队20余人进入惠州城,与维持会取得联系,为迎接主力部队入城做准备。

东江重镇惠州迎来黎明前的曙光。

相关链接

粤赣湘边纵队

在“江南大捷”的基础上,1949年1月,整合了东江流域多支人民民主武装力量的粤赣湘边纵队在安墩宣布成立。其后,粤赣湘边纵队闪电出击,痛击盘踞在东江流域的国民党反动派,取得博罗公庄上坪伏击战、十二岭阻击战等战斗的胜利,先后解放横河、麻榨、石坝、芦洲、港口、多祝、淡水等地,步步剑指惠州城。

历程:

●1949年1月17日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

●2月7日 边纵东江第一支队成立,其主要由江南支队改变而成。

●3月17日 边纵第三支队两个独立大队在博罗公庄上坪伏击国民党广州行营独立第二团第三营,歼敌280多人,随后解放横河、麻榨等地。

●4月13至25日 边纵第三支队分两路从博罗响水、横河出发,于25日在澜石塱头会师,举行庆祝百万大军南下及南京解放大会。会后向博罗长宁进发,国民党博罗县长吴舜农慌忙到广州请援。4月,博罗埔前、石坝、麻陂及显村、高布绝大部分解放,桂山周围通行无阻,象头山泰美、良田、小金、楼下、曲陂、东村、岭子头直至东江边及江南芦洲乡解放。

●8月26到27日 边纵东江第三支队独立营及第二团、第五团各一部,围攻龙门县城,困守城内之敌200余人被迫缴械投降。27日,龙门县全境解放。

●9月6日 边纵主力解放博罗观音阁。边纵队主力三团派第三营进驻博罗耀子潭,8日在邓堂山与驻泰美的国民党保安五师五团接火,毙敌15人,伤22人,俘11人。

●9月11日 边纵队主力一、二、三团以优势兵力围歼国民党驻柏塘的一个营。国民党保安五师命令保八团、保五团共3000余人,从惠州、泰美增援,在罗村十二岭被边纵一团痛击,战至天晚,全线溃退。是役,毙敌团长以下官兵100多人,伤300多人,俘1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和步枪500多支。

●9月 粤赣湘边纵队主力和东江第二、三、四支队部分团共1万多人,在博罗石坝三角岭拦截从河源溃退的国民党军一九六师1万多人,从9月22日至24日,毙伤该师营长以下官兵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挺,步枪100余支。

《粤赣湘边纵队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