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的这一天

 昵称71229748 2020-08-21

词曲:喇嘛哥

演唱:哈达

编曲:雷子


腊月二十三,对于蒙古民族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鄂尔多斯居住的蒙古人,一般在这一天先去成陵祭拜。然后再回家祭火。

蒙古民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古代蒙古族萨满教巫师认为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由此也可以说蒙古民族的祭火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遗俗。 


因为对火的敬畏,腊月二十三要隆重祭火神。这一天把入冬时准备祭火神的手扒肉煮一大锅,尤其羊胸叉必不可少,然后在煮肉的汤里放入各种奶食品、红枣和葡萄干,再放入大米煮,类似奶油八宝粥,蒙语为阿木斯。


一切食物成熟后,将手扒肉的各个部位的肉割下几块放入大勺内并放入好多好吃的吉祥食品,最重要的是把胸脯的骨头完好无损的用五颜六色的绸丝线缠绕好,蓝代表蓝天,白代表白云,黄代表大地,红代表红火,绿代表草原。用这五彩丝绸线备好后,先在外面礼炮三响,告知天魂地灵我们要祭火神了。这时把准备好的各种吉祥食品放入炉灶前备用,一家人在炉灶前向火神磕三个响头后将各种吉祥食品放入火中燃烧了,开始念祭祠。(资料搜集于网络,略有修改

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把火奉为神明,忌讳对火神不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禁忌习俗。如不能用锐器去刺火,不能往火里吐唾沫,不准焚烧污秽的东西,忌讳在炉灶上烤脚,不许脚踩火灶等等。


鄂尔多斯祭火节,祭火习俗流传已久,是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俗之一。祭火仪式隆重热烈,对广大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祭祠都是优美的韵文,比如其中的一篇说: 


燧石为母,镰铁为父,
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 
奉上满杯的美酒,奉上丰盛的祭品。
祈求人丁兴旺,祈求五畜昌盛…… 
福来!福来!福来!福来!

下面是我写的一首关于这一天的歌曲。


每年的这一天总感到庄严
每年的这一天总觉得想念
每年的这一天一定要相见
每年的这一天彼此要祝愿


每年的这一天要敬献祖先
每年的这一天要互诉心愿
每年的这一天要记住草原
每年的这一天要学会微笑


亲爱的你啊  别忘记呀
我们都是草原来的啊
歌声不断酒不断
天涯海角情还在


亲爱的你呀,难忘记呀
我们都是草原来的啊
这杯美酒献给你呀
祝福草原吉祥平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