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根本无法探寻的真理是没有前途的!(德里达)

 置身于宁静 2020-08-21

雅克·德里达

现代哲学界最强的真理批判者

解构主义

(1930-2004) 阿尔及利亚人  主要著作《写作与差异》

曾与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等众多哲学家展开激烈辩论,支持过捷克的反政府运动,社会活动广泛。

追求根本无法探寻的真理是没有前途的

                     ----德里达

德里达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生于阿尔及利亚。是现代哲学中“后结构主义”的先驱。德里达哲学归纳起来就是“批判西方”和“批判真理”。

 德里达主要批判的是西方文明中的“语音中心主义”

所谓“语音中心主义”,简单概括就是“重视说话一方的文化”。为了更易理解,我们将使用“说者中心主义”这个说法。

所谓会话,是由“说者”“听者”同时存在才得以成立。二者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

(1)“说者”脑中浮现“想要表达的事物(意图)”

(2)为将自己的意图传递给对方,“说者”将意图转变为语言。

(3)“听者”听到传递来的语言。

(4)“听者”对听到的语言进行解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从图中可以看出,说者想要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将脑中的意图转化为语言。

听者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对听到的语言进行解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因为会话的目的是“听者听到对方的语言,理解说者意图。”,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所谓会话,是说者为了将自己的意图传递给听者的一种游戏,或者听者理解说者意图的一种游戏。

所以如果说者为了传递“意图A”而讲话,接收到信息的听者理解成了“意图B”,如果意图A与意图B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那么上述的会话(游戏)就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说者的表达方式有错误”,也可能是“听者的理解有问题”,只要是听者没有将说者的意图正确理解,那么会话就是不成立的。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听者尽多大努力去理解说者的意图,如听者的理解与说者的意图不符是不行的。在这个会话游戏中,看起来“说者的意图”对听者来讲是“正确的”,是应该探寻的“真理”

希望大家能够想象一下,有一本书,可以是文学的也可以是哲学的,不限制它的题材,但书的内容十分难懂,不仔细阅读就无法理解其内容的含义。如果你正在读这本书,对书的内容可能会产生一知半解的印象“嗯…书中可能是这个意思…”。此时,衡量你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你的理解是否与书作者的意图相符。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你可能会直接找到作者去询问书中内容的含义,作者肯定了你的理解那么你就是正确的,否定了你的理解那么你就是错误的。如此一来,你的理解是否正确一目了然。

如果书作者已经去世了该怎么办?此时可能无法再直接听取作者的意图。虽然可以询问作者的生前挚友,或者查阅作者的日记进行揣测,但对于一些部分我们不可能完全正确揣测作者的本来意图。

如此一来,你就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所以大家会围绕书籍的“真理”进行断言----“作者的意图一定是这样的!”,大家都在天方夜谭。

其实我们会经常进行这样的争论。如果你打开网络的哲学类论坛会发现,有很多这种争论的话题。

A:“你完全没有理解,其实康德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B:“怎么会?!你才没有理解真正的含义呢,康德真正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在论坛上,大家在围绕已故的康德所著文章,争论康德的“绝对无法探寻到的真理”。

听者中心主义

对于绝不可能探寻到的如梦如幻的真理,互相争辩毫无意义。德里达认为,至今为止的西方世界中对于真理的探寻基本都是这种形式。在此,德里达提议与其重视“说者的意图”,倒不如更加重视“听者的理解”,他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

“不明白的事情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不去管作者(说者)的意图是什么,让读者(听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理解诠释,让这些各式各样的理解诠释成为真理(正确答案)”。

德里达推崇听者中心主义,认为不应注重作者的意图,人们可以对文章(或语言)进行各自的理解。

举个例子,比如你想某个人“说了”件事情。

如果对方的理解与你原本的意图相违背,那么你保证要否定对方。因为我们拥有一种固有观念,认为听者应该知道“说者意图”的正确答案。所以说者完全将自己的意图当成了“绝对真理”,强制对方探寻真理。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知道“对方已经正确理解了自己的意图”?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可以直接去询问听者,但是这种做法也有问题。因为对方会说“我是这么理解你的意图的…”,会问“你的意图是这样那样的吗... ?”----对方是通过语言与说者交流的。也就是说,为了确认语言A的意图而使用了语言B,为了确认语言B的意图而使用了语言C……无限循环,没有终点。我们不是在确认意图,而是在玩语言游戏。

请大家想想一下英语翻译工作。某个外国人说了一个单词“Apple”,他的意图很明确,是想传达“苹果”这个词语……这么想你是大错特错。为什么“Apple”是“苹果”?确实,我们可以在中英词典中查到相关的解释,但是如何保证字典的解释就是正确的?

第一本中英词典是怎么制作的?也就是说,如何将一门完全未知的语言翻译成中文母语的?

那么,想象一下你在乘船旅行,却不幸遭难(我呸呸呸~~),最终漂流到国家,这个国家人民的语言完全听不懂。一开始你完全搞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是随着同当地人一起生活,逐渐听懂他们的语言。比如,他们指着苹果说“Apple”,那么你就会认为,原来他们说的“Apple”是苹果的意思。为了不会忘记,你把这个单词记录在本子上。类似这样的事情重复不断地发生,终有一日你所记录的本子会成为未知语言与中文相对照的词典。但是这本词典的内容真的是正确的吗?比如当外国人说“Apple”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确认他的真正意图?

实际上我们无法确认这个语言的意图。因为你现实中接收到的并非意图,而是谜一样的语言。所以,外国人口中的“Apple”或许并非苹果,而是“红红的、圆圆的东西”的意思。所以此时“Apple”应该翻译为“红的圆的”。

但是即使这样的翻译,我们也不知道对错。再次强调一遍,我们交换的是语言信息,并非意图。所以翻译(意图理解)的正确性无人知晓。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绝对正确的中英词典中也会存在误译的情况。

不知你是否发觉到,其实在同样说中文的中国人之间也会发生上述事情。乘船不幸遭遇海难,苏醒后发现这个地方的语言完全没见过,随着与当地人一起生活不断学习当地的语言,对当地语言进行着自己的理解并进行运用----这与我们作为婴儿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我们会惯性地认为只要按照词典上的意思正确使用中文,那么自己的意图保证会传递给听者,实际并非如此。你所理解的中文意思只不过是你自己随便推测出的意思,所以你不知道在某处你就存在错误理解。或许你理解的中文意思就像系纽扣一样,错一个后面的就全错了,可能只有你对中文的理解与其他人不一样,但是恰巧逻辑相符,所以你和别人可以对话,你可能只是没有注意到。我们无法从原理上否定这种可能性。

但是语言原本就是这样的,交流也是如此。

所谓会话,就是听者从对方语言进行推测说者的意图,进行个人的理解

德里达更注重“接收(理解)方”的行为,因为这更切合实际。我们一般认为听者理所当然地可以探寻到说者的“意图”这一所谓的真理,去责备那些无法正确传达意图的说者或者无法正确理解意图的听者。但是在现实中,“意图”是我们无法探寻到的真理,是我们想象的、努力诠释的不确定事物。

德里达批判了西方世界围绕真理(意图)毫无意义的争辩,而容许他人进行再次解释。为人类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待续)

图:德里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