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滋阴润肺防秋燥 充足睡眠解秋乏

 泰茗医讲堂 2020-08-21

泰茗中医——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处暑 / 2020.8.22-9.5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

处暑,即为“出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人有“处暑寒来”一说,正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午后炎热亦不亚于夏季。那么在这夏秋交替的特殊季节,我们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穿衣丨春捂秋冻

天气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早晚适当添衣,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宜。适当秋冻可以提高人体肌肉关节的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可提高人体御寒能力,增强抵抗力。

当然,这也不是盲目的冻,大家看好两条标准:

  •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8℃时,早晚就要增加一件衣物;

  • 温度<15℃时,要注意多穿衣;

所以,“秋冻”还要因人而异。

饮食丨养阴润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时天气较为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此时节宜多食蜂蜜、银耳、梨、百合等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

蜂蜜:养阴润肺、润肺补虚、润肠通便,是理想的营养佳品。

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清热、养胃生津的功效,可防治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

同时,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要说立秋后还有点热,那处暑后算是夏天的正式终结,一些美味的瓜类(如西瓜)多属阴寒性质,尤其是对于一些肠胃疲弱的中老年人,会给秋季的胃病埋下祸根。因此瓜类要适可而止。



起居丨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此时早晚已经非常凉快了,加上人体出汗减少,水盐代谢开始由夏天的不平衡进入另一个平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肠道功能日渐正常…人体机能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而这些转换都是需要耗能量的,此时人体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秋乏”。

所以,处暑之后人的起居应也要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增加睡眠一小时,比如:以前10点上床的,可以依旧保持上床时间不变,而推迟一小时再起床。

  • 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睡足6~7小时,

  • 40~60岁的中年朋友睡足7小时,

  • 生长期的小孩、工作族睡足8小时,

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减少或不开空调,处暑过后,我们应该停止开空调了,至少早晚可以不用开了。

不开空调的好处有:

第一:保护脾胃。处暑早晚温度已经不高,此时还吹着空调,就好像在冬天还开风扇一样,让人脾胃不知不觉受伤;

第二:保护肺部。一个夏天室内通风都相对闭塞,处暑后应该抓紧时间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而不是继续关门闭户,让自己的肺脏受伤害。



运动丨倒行行走

倒行行走是处暑时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健身佳法。

其一,倒行是一种反序运动,能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平衡能力。

其二,倒行是人体的一种不自然活动方式,迫使人们在锻炼时精神集中,以训练神经的自律性,对预防和改善秋季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胃病以及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有良好的效果。

倒行行走时,老年人和初学者可用双手按于腰部两侧,拇指向后,四指在前,保持身体平衡,向后倒走。对于较熟练的人,配合摆臂甩手的动作,可以保持整体的协调与平衡。不过,倒行行走要选择平底鞋,选择宽敞、平坦的场地。

10个处暑养生小妙招

1、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2、初秋防晒也重要

3、多饮少言防秋燥

4、多吃白色食物多喝粥汤

5、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6、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

7、洗澡后尽快擦润肤霜

8、倒着走也可强体魄

9、养成腹式呼吸方法

10、护理好脐部膝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